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胃肠病>胃病>正文

牛兴东基于“肝胃同治”治疗脾胃病经验

牛兴东,教授,第4、5、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其从医50余年,衷中参西,广求博采,在学术上既继承前人,又不囿于成说,对脾胃病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
 
脾胃疾病的病因常杂合致病,且互为因果,相互转化,易形成虚实夹杂之证。牛兴东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根本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则以郁、瘀、毒为要。脾胃病发病过程虽为复杂,但其病机总纲不离气机失调与瘀血阻络,且气机失调与瘀血阻络贯穿脾胃病之始终。与气血关系密切的脏腑为肝胆、脾胃,牛兴东教授深研经典,不断创新,应用叶天士“肝胃同治”法治疗脾胃病,临床屡获良效,并提出“调气活血”理论,在脾胃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探析牛兴东教授应用“肝胃同治”理论治疗脾胃病经验,以飨其道。
 
1“肝胃同治”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肝胆与脾胃位于人体中焦,在五脏六腑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首先,二者在经络上相互关联。《灵枢经》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1]其次,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2]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乃气血生化之源。肝喜条达,主疏泄,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五行中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土得木而达”,肝木疏泄对脾胃运化功能有促进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协调脾胃升清降浊,同时疏利胆汁,布于肠道;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肝得以濡养。肝藏血,调节血量;脾生血,统摄血液。脾气健旺,血液生化有源,统摄血液功能正常,从而使得肝血充足,血量得以正常调节。肝气主升、主动,司一身气机之升降出入;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者相结合,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3]。再次,肝胆与脾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难经·七十七难》言:“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也。”若情志刺激太过,肝气过盛,横逆犯胃,肝木乘土,可致胃失和降,临床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胁痛、呕恶、纳呆。《景岳全书》言:“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使然。”[4]肝气太过与不及皆可为病。肝木偏弱,肝气郁结,可致“肝木过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5],此即木不疏土,亦为肝胆对脾胃的病理影响。肝病可以传脾,脾胃患病可及肝。脾胃湿热太多,即脾胃壅滞,土壅木郁,郁蒸胆汁,影响肝胆疏泄,可致黄疸。脾胃亏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可致肝失濡养,进而影响肝藏血的功能,有肝风内动之患。肝胆病与脾胃之病,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故临床常见“肝胃同病”病证。
 
2“肝胃同治”六法
肝胆与脾胃不仅在生理上紧密依存,在病理上亦息息相关,正如刘渡舟言:“肝胃之气,本又相通,一脏不和,则两脏皆病。”牛兴东教授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认为脾胃疾病常见肝胃同病,临床诊病需重视整体观念和脏腑辨证,并总结出“肝胃同治”六法。
 
2.1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七情内伤,肝气郁滞,肝的疏泄失职,则易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症见胃灼热、反酸、嗳气频频、胸胁胀痛等。正如《中医临证备要·吞酸》曰:“胃中反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牛兴东教授认为反酸、嗳气、胃灼热、嘈杂的病理机制为肝胃不和,胃气上逆,阻于咽喉胸膈,而生诸证。治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以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左金丸加减。若胸胁痛者加川楝子郁金;反酸明显者加海螵蛸、浙贝母、白及;大便干燥者加黄芩大黄
 
2.2疏肝清热,和胃通降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热化火,郁火犯胃,胃气不降,症见反酸、嘈杂、嗳气、呃逆、胸骨后灼痛、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等。治疗当以疏肝清热、和胃通降为主,方用左金丸合化肝煎、旋覆代赭汤加减,药用黄连、吴茱萸、丹皮栀子、青皮、陈皮白芍、旋覆花、赭石疏肝泄热,和胃降逆,海螵蛸、浙贝母、白及制酸。
 
2.3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失调,瘀血内停,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胃脘痛多痛如针刺且有定处,疼痛拒按,伴大便色黑,严重时甚至吐血,遇情志刺激可加重,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细涩。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桔梗延胡索柴胡枳壳半夏陈皮等。
 
2.4疏肝和胃,健脾养血
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肝木克土,脾气受损,气血生化无源,导致肝脾失和,临床多表现为胃脘隐痛,痛连两胁,情志抑郁,神疲纳差,失眠心烦,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质淡或有齿痕,脉弦而弱。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养血为主,方选逍遥散加减,药用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黄芪党参、山药、薏苡仁甘草等。
 
2.5暖肝温胃,理气止痛
肝胃受寒,寒凝气滞,导致胃气不和,不通则痛,临床多表现为胃脘疼痛,喜温喜按,干呕或口吐涎沫,遇寒可加重,或伴颠顶冷痛、头晕等,舌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弦。治以暖肝温胃、理气止痛,方选吴茱萸汤加减,药用吴茱萸、高良姜、草豆蔻、砂仁、香附生姜等。
 
2.6柔肝滋阴,益胃生津
情志不遂,日久气郁化火而伤肝阴,火热内盛而伤及胃阴,导致胃失津液润养,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临床多表现为胃脘隐痛,灼热心烦,饥不欲食,口干,形瘦乏力,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柔肝滋阴、益胃生津。方选一贯煎加减,药用生地黄枸杞子、知母麦冬沙参、玉竹、当归白芍川楝子、石斛、乌梅百合、香橼、佛手等。有胃脘胀痛者加厚朴花、玫瑰花;胃脘嘈杂、反酸者加黄连、吴茱萸;血瘀者加丹参莪术;大便干燥难解者加火麻仁、苦杏仁;纳食不佳者加谷麦芽等;阴津已伤者,当慎用燥烈、芳香理气药。
 
牛兴东教授认为基于“肝胃同治”治疗脾胃病,关键环节是“调气活血”。所谓“调气”,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6]脾胃同居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可维持人体气机升降的动态平衡,而这种平衡有赖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牛兴东教授临床应用“调气”法包括健脾气、疏肝气、和胃气、消滞气、升清气、降浊气,临床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柴胡枳壳莪术疏肝气、升清气、消滞气,半夏和胃气、降浊气。另外,牛兴东教授治疗脾胃病,重视活血法,如《脾胃论》言:“脾胃不足,皆为血病。”阳明胃腑为多气多血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为藏血之脏。“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以血行,血以载气”,脾虚则血无以化,则血虚;肝气郁滞则气机不畅,则血瘀。《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也。”“胃病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临床应用活血法,包括养血、活血、化瘀,常选用当归白芍丹参三七莪术、九香虫、土鳖虫等药物。
 
牛兴东教授擅长应用肝胃同治法治疗脾胃病,重视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同时在临证过程中注重与患者交流,加强心理疏导,屡治收效,值得临床推广。
 
3验案举隅
(1)患者,女,41岁,2015年4月13日初诊。主诉:反酸、胃灼热5年。现病史:患者因饮食不规律、冷热不均、进食过快、喜食辛辣而出现反酸、胃灼热、胃痛症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以缓解症状。近10d上诉症状明显加重,遂就诊。刻下症:反酸,胃灼热,伴胃脘胀,气上冲但无嗳气,口干口苦,饮水尚可,纳差,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大便正常,小便黄少,眠差(常因夜间胃灼热而醒),舌质红,舌体略胖,舌苔薄黄,脉沉细。既往史:胆囊炎,下肢静脉曲张。胃镜检查显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阴性。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B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吞酸(肝胃郁热证)。治法:疏肝和胃,解郁清热。处方:化肝煎合乌贝散、乌及散加减。处方:丹皮15g,炒栀子10g,醋青皮15g,陈皮15g,柴胡10g,白芍15g,海螵蛸20g(冲服),黄芩片12g,浙贝母10g(冲服),白及12g(冲服),马勃6g(冲服),滑石12g(冲服)。水煎,7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15年4月23日二诊:诸症明显减轻,仅食后胃脘有胀感,余无明显不适,舌体略胖,苔薄黄,脉沉细。于上方加炒鸡内金15g(冲服),白术15g。7剂,煎服法如上。
 
2015年4月27日三诊:诸症消失,仅有大便略稀,每日1次,舌质正常,舌苔薄白黄,脉沉弦。调整方药巩固疗效。处方:海螵蛸、白及、浙贝母、滑石、马勃各12g(均为颗粒剂,冲服),柴胡10g,焦栀子10g,丹皮10g,麸炒枳壳12g,醋青皮12g,陈皮15g,山药30g。7剂,煎服法如前。
 
按语:“吞酸”“吐酸”为脾胃病常见病证。“酸水”由胃中上泛,随即咽下,称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则称为“吐酸”。该症可单独出现,也可与胃痛、嗳气等症状兼见。该病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如“诸呕吐酸,暴注下迫,兼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均提示胃经有热,可酝酿成酸。本证多由肝火内郁,胃气失和而发,或因脾胃虚寒,不能运化而成。化肝煎为明·张景岳所创,由青皮、陈皮栀子丹皮、泽泻、白芍川贝母7味药组成,载于《景岳全书·新方八陈·寒阵》中,可治疗“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火,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言:“本方重在治肝,用白芍护肝阴,青、陈皮疏肝气,丹、栀清肝火,宜于肝脏气火内郁所致的胸胁满痛,或气火上逆犯肺的咳吐痰血等症。因气火能使湿痰阻滞,故加川贝、泽泻,川贝兼有解郁作用。”牛兴东教授常用该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嗳气、呃逆、反酸等。本案患者长期饮食不节,喜食辛辣,肝胃郁热,胃气失和而上逆,故见反酸、胃灼热;热灼津液,故见口干口苦;木火刑金,则见咽痛,咳嗽,胸闷。舌质红,苔薄黄,为肝胃郁热之象。方用化肝煎清肝火、疏肝气、柔肝阴,乌贝散、乌及散化痰散结,制酸止痛,黄芩清肺热及肝火,马勃清肺利咽解毒,滑石清热利湿,导热下行。全方共奏疏肝和胃、解郁清热之功。二诊患者诸症明显减轻,仅有食后胃脘胀感,余无明显不适,舌体略胖,舌苔薄黄,脉沉细。肝胃郁热减轻,脾虚健运失司,加白术、鸡内金以健脾消食。三诊时患者诸症消失,仅有大便略稀,舌苔薄白黄,脉沉弦,原方去黄芩之苦寒以免伤脾,加山药以健脾涩肠止泻,并防止理气药耗气伤阴。
 
(2)患者,男,54岁,2014年4月29日初诊。主诉:频发呃逆1周。1周前,患者因突然的精神打击,情绪极度不稳,彻夜思虑难眠,随即出现呃逆频发,胃脘胸胁胀满,气窜全身不能按压,按之则呃逆加重,服镇静安眠药无明显效果。刻下症:呃逆频发,太阳穴及颠顶胀痛,自汗,以头部为主,纳呆,口干欲饮水,二便尚正常,睡眠很差,烦燥易怒,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沉弦。既往史:慢性胃炎。西医诊断:胃肠神经官能症。中医诊断:呃逆(肝气横逆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平冲止呃。处方: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处方:醋柴胡20g,麸炒枳实15g,赤芍白芍各15g,川芎15g,醋香附12g,赭石6g(先煎),旋覆花15g(包煎),姜半夏6g,柿蒂12g,沉香5g(后下),太子参15g,炒槟榔12g,威灵仙15g,甘草片6g。水煎,7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14年5月7日二诊:诸症减轻,但仍有口干欲饮水,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沉弦细。上方去姜半夏,加焦栀子10g。7剂,煎服法如前。
 
2014年5月14日三诊:症状同前,舌质略暗红,苔薄白微黄,脉沉弦细。处方:醋柴胡10g,麸炒枳实15g,赤芍白芍各15g,川芎15g,醋香附12g,薄荷12g(后下),焦栀子12g,旋覆花15g(包煎),赭石6g(先煎),炒槟榔12g,太子参15g。7剂,煎服法如前。
 
2014年5月21日四诊:诸症消失,呃逆止,情绪稳定,饮食、二便、睡眠恢复到正常状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三诊方加丹皮12g,继服7剂,煎服法如前。服7剂后停药1周,患者自述上述症状未再出现,精神状态也恢复正常,饮食、二便、睡眠正常,嘱其调整情绪,巩固疗效。
 
按语:呃逆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该病与西医学上因膈肌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及胃肠手术后、脑血管病引起的膈肌痉挛相似。中医认为,该病与饮食因素、情志因素、六淫因素、正气虚损、痰饮、血瘀等有关,一般发病急骤,亦有缓慢发病者;病位在膈,与肝、胃、脾、肺及肾关系密切;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初期以实证为主,日久则多见虚或虚实夹杂证。本例患者起病因受到巨大精神打击而抑郁恼怒骤发,因肝气过盛,疏泄太过,横逆乘脾犯胃,致脾胃气机逆乱,胃气上冲扰膈,故呃逆连作;肝气上犯清阳则见颠顶胀痛,头汗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抑郁恼怒致肝失条达,肝气横逆,肝胃不和,故胸脘胁肋胀满、嗳气;肝气窜经则全身不适,不能按压;舌苔、脉象均为肝气不舒之象。治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平冲止呃。选方为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方中君药柴胡苦平,入肝胆,疏泄气机,透泄肝胆之热;旋覆花下气降逆。臣药沉香行而不泄,能化气降气,解郁散结;麸炒枳实降气消积,除胃中痞满;赭石平肝潜阳,剂量宜小仅用6g则宜;槟榔破滞行气之力较强,如焦树德所言:“性如铁石之降,能把人体最高部位之滞气,降泄至极下之处。”臣药降逆行气,助君药柴胡、旋覆花疏泄气机,下气降逆。佐药香附长于疏肝理气,行气止痛;川芎行气活血,开郁止痛;赤芍白芍养血柔肝,活血缓急;太子参益气健脾,但补益之力小,适用于体虚、津乏、口干等症;半夏、柿蒂和胃降逆。使药威灵仙宣通五脏、十二经络,兼能除痰消积;甘草调和诸药。二、三诊时出现肝郁化热之象,故去半夏、柿蒂加栀子薄荷以清肝热。以上诸药配合,共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平冲止呃、益气健脾之功。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张瑞芬 任国华 牛兴东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上一篇:治胃寒有效的食疗方 丁蔻肉桂粥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