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杨宇飞,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西苑医院肿瘤诊疗部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都名中医”等称号。
在身体的消化道中有一个直接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它通常能够在体内潜伏5~10年,然后突然发病,并在3~5年内成为威胁生命的存在。这个杀手就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第3位。
早期症状及风险评估
结直肠癌的早期常见症状包括便血,黑便,排便习惯改变(如突然便秘或腹泻,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等),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细、变形),腹胀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减轻等。临床常伴有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常伴乏力、纳差、消瘦并进行性加重等症状。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因素,以及患病家族史、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依据这些因素,可将人群分为结直肠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平均风险人群。
高危人群包括具备以下1~3项中的任意一项或4~9项中的任意两项者。1.一级亲属大肠癌病史;2.结肠多发性息肉;3.本人癌症史;4.慢性腹泻;5.慢性便秘;6.黏液血便史;7/阑尾炎症或切除史;8.胆囊炎症或切除史;9.不良生活事件史。高危人群建议尽快到医院做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对整个家族的成员进行健康监控。
平均风险人群是排除高、低危险因素者。包括以下人群:1.年龄大于等于50岁;2.体检确诊肠息肉;3.年龄小于50岁且出现上述疑似症状且治疗后无明显改善者。平均风险人群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重视早期筛查
95%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腺瘤息肉发展而来,而从腺瘤发展到肠癌则需要5~10年时间,这段时间就是灭杀肠癌的黄金窗口期。如果能够尽早发现其早期症状,将它消灭在萌芽中,就能避免一场致命疾病的袭击。可通过风险自查、便潜血、粪便基因检测、肠镜等方式进行早期筛查。
首先应进行风险自查。风险自查可预测结直肠癌风险。强烈建议高危人群做肠镜及粪便潜血检测,鼓励平均风险、低危人群进行检测。
便潜血检测无创、方便、便宜,但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粪便DNA检测检出率高,无创、方便、特异性高,成本较便潜血高。肠镜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可在诊断同时进行切除治疗。如果有患者通过非肠镜手段检查发现了高危风险,下一步一定要尽快到医院预约肠镜检查。
人们应格外重视肠镜检查。建议肠癌患者的三代亲属包括其子女(40岁以上)及其兄弟姐妹(80岁以下)进行肠镜筛查,(如果有便秘、腹泻超过三个月的,无论年龄多大均应做肠镜)。伴侣因共同生活史,也建议做肠镜检查。对于每一位健康人也建议做一个胃肠镜作为基础,不要等出现症状了再去做,到那时候往往为时已晚。而5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和40岁以上的有症状人群则必须引起重视,马上做胃肠镜。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膳食应合理,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控制糖的摄入。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对肠道有一定刺激性的食物。不宜经常进食牛羊肉等红肉,建议每周主菜不能超过两份红肉。减少加工、油炸及腌制肉类如腊肉、培根等的摄入。
增加日常体质锻炼,可从每周从事2~3个小时的园艺劳动或散步开始,逐渐增加劳动或锻炼的强度和时间,达到每周不少于4小时。也可每天练习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功法。
建议戒烟戒酒,越早越好。生活起居应调适寒温。养成每天早晨按时排便的好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尤其不要熬夜。避免过度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