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肛肠科>便秘>正文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浊毒论治便秘验案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素问·举痛论篇》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张仲景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诸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脾虚传送无力,糟粕内停,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胃与肠相连,导致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等,可成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燥热下移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肝主疏泄气机,若肝气郁滞,则气滞不行,腑气不能畅通;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传送无力,于是大便不通,导致便秘。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内蕴、传导失司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浊毒内蕴、腑气郁滞、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等,以化浊解毒、疏肝和胃,为治疗大法,获得良效。
 
临床验案
 
李某,女性,72岁。2012年5月13日初诊。诉排便不畅2年。患者缘于2年前因饮食不节后,出现排便不畅,质干,量少,3~4日1行,伴腹部胀满,甚则腹部隐痛、纳少,间断口服芦荟胶囊、便通胶囊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2个月前于外院查电子结肠镜示:结肠黑变病、慢性肠炎。现症见:排便不畅、质干、量少,3~4日1行,腹胀满、时有腹部隐痛、排便后症状好转、口干口苦、纳差、夜寐欠安等,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左侧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肝区无叩痛,麦氏点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诊断:(浊毒内蕴型)便秘(西医称为结肠黑变病、慢性肠炎)。
 
治法:化浊解毒,通腑理气。
 
方药:厚朴15g,枳实15g,生大黄9g(后下),紫豆蔻15g,黄连15g,乌药15g,槟榔15g,柴胡15g,香附15g,木香9g,佛手15g,香橼15g,内金12g,炒莱菔子20g,焦三仙各10g。7剂,1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二诊:患者大便2日1行,仍质干,矢气多,腹胀满明显减轻,仍有口干苦,纳稍增,夜寐安。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治宜化浊解毒,疏肝和胃。处方:厚朴15g,枳实15g,生大黄9g(后下),紫豆蔻15g,黄连15g,郁金15g,青皮9g,柴胡15g,香附15g,木香9g,佛手15g,香橼15g,内金12g,炒莱菔子20g,火麻仁15g。14剂,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三诊:患者大便1~2日1行,质可,腹胀满症状基本消失,口干口苦明显好转,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浊毒之邪黏滞,病程缠绵,故守方加减,继服2月后停药。
 
按语:历代医家多从肾阳不足、阴液亏虚论治老年习惯性便秘,虽有疗效,但不尽然。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内蕴是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本病患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日久,化浊成毒,浊毒内蕴,腑气郁滞,大肠传导失职,以致糟粕内停,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舌苔黄腻,脉弦滑,亦为浊毒内蕴之象。李佃贵以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组方,方中厚朴、枳实、大黄化浊和胃,行气除胀,取小承气汤之意;紫豆蔻有化浊理气、消食开胃之功,《本草求真》载:“豆蔻,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服之最为有效。”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景岳全书》:“黄连,味大苦,气大寒。味厚气薄,沉也,降也,降中微升,阴中微阳。专治诸火,同枳实用,可消火胀。”槟榔、乌药味辛行散下气,《药品化义》云:“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香附木香行气消胀,兼以疏肝,《本草求真》载:“凡一切病之属于气逆,而见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柴胡佛手、香橼疏肝理气,和胃安中,肝胃同治;内金、焦三仙健脾消食导滞;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诸药合用,共奏化浊解毒之功效。(孙润雪 李刚)

上一篇:防治便秘有法循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