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坤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65年
自叙
序
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脉
痈疽之源
痈疽之别
痈疽生死法
察形色顺逆法
内消内托法
虚实症治法
经络大略
十二经补泻药品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 针
• 砭
• 灸
• 烙
卷一\论症治
次第
虚实
顺逆
标本
论治
药忌
辨症
论溃疡
论脓血
论疮口
生肌
验膜
症变
卷一\主治方
肿疡主治方
肿疡主治方附余
肿疡敷贴类方
洗涤类方
膏药类方
麻药类方
去腐类方
生肌类方
溃疡外治附余
家传西圣膏方
卷一\附余
调理须知
杂忌须知
试知百病死生法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头部
面部
颈项部
• 瘰
• 石疽
• 失荣
背部
• 疽
腰部
胸博
腹部
腋部
肋部
下部后
• 风疳
• 肛门肿痛
• 痔漏
• 脱肛
下部前
• 便痈
• 疳疮
• 阴湿疮
• 阴疮
• 阴挺
• 阴蕈
• 阴肿
• 阴蚀
• 阴脱
• 子宫脱出
• 囊痈
• 肾囊风
• 肾脏风疮
肩部
部(自肩至肘曰)
臂部
手部
股部
膝部
胫部
足部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 头痛头疯
• 油风
• 白屑风
• 秃疮
• 头
• 蝼蛄疖
• 发际疮
• 眉
• 酒刺
• 黧黑斑
• 雀斑
• 黑子痣
• 鼻慝疮
• 羊胡子疮
眼部
• 眼丹
• 针眼
• 痰核
• 椒疮粟疮
• 脾番
• 漏睛
• 眼 出脓
耳部
• 黑疔
• 耳疳
• 耳痔耳挺耳蕈
• 月蚀疮
• 耳痒
• 虫入耳
• 冻耳
鼻部
• 鼻渊
• 鼻聋
• 鼻衄
• 鼻痔
• 鼻疔
• 鼻疮
• 酒 鼻
唇部
• 反唇疔
• 唇疽
• 茧唇
• 唇风
口部
舌部
• 紫舌
• 痰包生于舌下
• 舌衄
• 重舌
• 弄舌
牙齿部
• 牙衄
• 攒齿疳
• 牙疔
• 牙痈
• 走马牙疳
咽喉部
• 紧喉
• 慢喉
• 喉痹
• 哑瘴喉风
• 弄舌喉风
• 喉疖
• 喉瘤
• 锁喉
• 婴儿咽喉痛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肺痈
小肠痈、大肠痈
• 小肠痈
• 大肠痈
胃痈、脾痈、肝痈、
• 胃痈
• 脾痈
• 肝痈
心痈、肾痈
• 心痈
• 肾痈
大疔
多骨疽
流注
瘿瘤
结核
梅疮
杨梅倒发
疽
痼
瘭疽
疣
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丹毒
游风
瘾疹
诸疮痛痒
大麻疯疠疯
癞疯
疡疯
白驳疯
癜疯
诸疮
翻花疮
疥
癣
痤
痱
状如麻豆.搔之成疮
浸淫疮
天 疮
火赤疮
寒疮
鱼脊疮、骨痿疮、红丝疮、天蛇疮
• 鱼脊疮
• 骨痿疮
• 红丝疮
• 天蛇疮
风疳
白 (蛇风)
漆疮
血箭
血痣
颠扑胀满
金疮
杖伤
夹伤
破伤风
类破伤风
发痉
汤泼火伤
冻疮
哽喉
诸刺入肉
齿
犬之风
咬伤
卷四\小儿部
赤游丹毒
胎毒疮疡
热毒疮疡
垂痈(附重舌重重齿)
胎风、胎赤、胎瘤
• 胎风
• 胎赤
• 胎瘤
脐疮、脐突
阴肿
脱肛、肛门作痒
• 肛门作痒
遗毒
葡萄疫
痘里疮疡
痘后痈、痘风疮、痘后便脓
• 痘后痈
• 痘风疮
• 痘后便脓
炼取诸药法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