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其发明者是东汉名医华佗。
麻沸散为何物
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华佗最早将麻沸散运用于外科手术中。因《后汉书》中没有详细说明麻沸散的配方,使其成为千古之谜。
民国初期,一本名为《华佗神医秘传》的书籍出版,记载了“麻沸散方”配方:“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水煎服一碗。”此书一出就在中医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难道“麻沸散”的谜团真的被破解了?经考证,学界认为这本《华佗神医秘传》是伪书,该书在清以前历代书志中均不见著录,且其所载“麻沸散方”的配方经核实明显出自清代赵学敏的《串雅内外编》。虽然目前麻沸散的配方仍然是个谜,但通过对古文献中具有麻醉作用药物的了解,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其组成药物主要包括乌头、附子、莨菪子、闹羊花、曼陀罗花等。
这些药物在文献记载中均属于有毒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的剂量,其副作用就是使人致幻、昏迷,乃至抑制呼吸中枢,如过量服用还会导致昏迷死亡。由此推测,华佗发现止痛药与麻醉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利用了这些药物的“毒性”,恰到好处地起到了麻醉作用。
毒药即是麻药
尽管史料对麻沸散的配方没有直接记载,但后世古文献中的描述却颇为详细,麻醉药物在历史上并不神秘。
麻沸散产生于东汉时期,彼时人们已经对如何使用麻醉药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早在《尚书·说命》中就曾说过:“若药弗眩眩, 厥疾弗廖。”说明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发现吃了某些药物以后能令人头晕眼花或者昏昏欲睡。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也记载有“令金伤毋痛”方,即“已饮,有顷不痛。复痛,饮药如数。不痛,毋饮药。”药方中用于止痛的药物是“毒堇”,即乌头,这是医学书籍中用乌头麻醉止痛的最早记载。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及麻醉药的使用剂量,认识到出现麻醉效果后,就不能再多服用了,多服则令人死。历史事实也能证明这一点,如西汉宣帝时,宫廷女医淳于衍与大将军霍光的夫人合谋,曾用乌头、附子等药毒杀了许皇后。
现存最早的药物著作《神农本草经》也曾记载“莨菪子”,有“多食令人见鬼狂走”或“多食令人狂走”的效果,说明莨菪具有致幻和麻醉作用。由此可见,麻沸散并不是当时记载的唯一的麻醉术。麻沸散产生的年代,人们已初步摸索出麻醉药的使用方法和禁忌。麻沸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建立在人们对毒性药物使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晋唐以后,麻醉药种类越来越多,麻醉术得到了提高。唐代蔺道人著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该书是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书中记载了整骨用麻醉药:“用大乌头……温酒服下。如未觉,再添二分药,酒下。”蔺氏的“接骨药”“定痛丸”配方中也都有乌头的成分。
宋代窦材撰《扁鹊心书》,其中有“睡圣散方”,此方由山茄花(曼陀罗花)、火麻花组成,共为末,每次服3钱,小儿只服1钱,用于艾灸时,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从这时开始,曼陀罗花作为口服麻醉剂,也被后世临床医家所重视。
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又提及 “草乌散,治损伤骨节不归案者,用此麻之,然后用手整顿。”此方所用药物主要有猪牙皂角、木瞥子、紫金皮、川乌、草乌等,并指出如果伤重刺痛手近不得者,可以追加服用曼陀罗花,服法是:“诸骨碎骨折出自者,每服三钱,好红酒调下。麻到不识痛处……”术后“用盐汤或盐水与服,立醒。”这时,医生已能根据患者体质强弱和耐受性的不同进行追加麻醉,并且意识到术后催促清醒的重要性,使临床麻醉剂的使用进一步完善。
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首次使用了局部麻醉术:“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为末,用酒调擦。”清代政府刊行的《医宗金鉴》中也记载了以蟾酥为主药的“琼酥散”和以乌头为主药的“整骨麻药”等。这些古文献对麻醉药的记载,展示了我国古代口服麻醉药的发展状况。
中医外科鼻祖
作为麻沸散的发明者,华佗也是我国外科医学的鼻祖。华佗字元化,又名旉,东汉谯郡亳(今安徽亳州市)人。他精通临床各科,尤擅长外科、针灸及养生之术。《后汉书》《三国志》均曾为其列传,详叙华佗的故事与医案。历史上能被史书列传的医家人数极少,由此可见,当时华佗的医术已经令其名声大噪。
从目前有限的史料中来看,华佗的学术思想非常丰富和广泛:他“晓养性之术”,创造出五禽戏,对后世导引术影响深远;他对脉诊、望诊的娴熟运用令人赞叹;华佗被誉为“中医外科的鼻祖”,有着精湛的外科手术技艺,能“刳破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华佗是个全面发展的“全科医生”,他在针灸学方面功不可没,用其名字命名的“华佗夹脊穴”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腧穴。
华佗被后世敬重的原因还包括他的高尚医德和铮铮傲骨。据说,曹操有头痛中风之疾,发作起来十分痛苦,华佗用针灸为其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曹操的头疼痼疾。曹操想将华佗留在身边,可华佗有自己的抱负,不愿成为曹操的私人医生。于是,华佗谎称妻子染疾,曹操便批准其回家探望,可是华佗去后却迟迟不归,曹操多次催促后大怒,派人前去核实其妻子是否身患疾病。他发现华佗欺骗了自己,一怒之下便将华佗处死。华佗被害同年,曹操最喜爱的小儿子曹冲因不治之症去世,曹操后悔万分,说了一句:“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华佗因拒绝留在曹操身边做侍医而被杀,临终前他将毕生所著文字装在青囊中交予狱吏,希望流传后世,但狱吏不敢接受,华佗无奈便将医书焚毁。因此“青囊”也是中医的另一个代名词。(甄雪燕 梁永宣 李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