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有不少与中医药结缘的,这对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神农氏为普济众生,曾翻山越岭寻找草药,最后掌握了多种本草的药性,成为本草学的奠基人。“五帝”之一黄帝也热心医药,曾经与臣子岐伯、伯高等研讨中医药。
南北朝时简文帝(梁)萧纲对中医学精通,曾撰写《劝医论》,提示为医者要敢于吃苦才能做良医。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无治国之策却富有文学才华,而且兼通医药。在其倡导下,翰林学士韩保升挂衔兼职对《新修本草》校正增删,著成《重广英公本草》,对后世影响颇大。蜀亡降宋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每遇群臣有病,他都亲自为其诊治。
宋代多个皇帝都懂医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得病,十分痛苦。太祖去探望他并亲自为他灼艾治病。赵光义感到很疼痛,叫了出来。太祖于是将热艾往自己身上灼烧,的确很痛,这样做可以分担弟弟的痛苦,赵光义感到十分感动。由此还形成一个成语“灼艾分痛”。宋太宗赵炅在登基称帝之前,在自己的封地里便非常留心医术方药。当时潭州人释洪蕴以医鸣人,赵炅闻讯,以皇太子身份拜释洪蕴为师,请他为己讲解方药知识。宋真宗赵恒在位24年,受到了宋太宗的直接教导,也有一定的医术。当时龙图阁大学士杜镐突得重病,宋真宗亲自“调药饮之”,说明了他对药物调制的熟悉程度。《宋史》记载:大臣王旦患病,他曾“御手调药,并以薯蓣粥为赐”,以调养身体,以利康复。宋仁宗赵祯也专研方剂,他在古方“甘桔汤”中加了荆芥、防风、连翘三味药,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宋徽宗赵佶主编了《圣济总录》一书,此书理法方药皆备,展现了他不同一般的医学水平,是我国唯一一部由帝王亲自执笔编撰的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