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病”简称“痞”,是临床常见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虽然痞病在中医学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这一疾病中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研究“痞病”这一传统中医学疾病,对于发展中医学理论和指导临床诊疗也有一定的价值。
《中医内科学》教材论痞
早在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著的《简明中医内科学》中对73种内科疾病进行了论述,其中就有“痞满”一篇。1960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编写的《中医内科学简编》则称之为“痞闷”,俟后各地编写的《中医内科学》教材均未见痞病专篇论述,后一直到1986年方药中先生组织编写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一书中才又出现“痞满”专篇,1993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校九老之一的周次清在其主编的《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一章第二篇即为“痞满”,2003年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记载52个中医常见内科疾病,其中就有“痞满”专篇。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上历经或明或暗、时隐时现的遭遇后,“痞满”一病终于彻底登上《中医内科学》的舞台,自“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牢牢的占据脾胃系病证的一席之地,并在以后的《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中始终被关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即十版教材,又给了痞病新的命名~“胃痞”,更加明确了疾病的发病部位及隶属关系等内容。
自2003年《中医内科学》收录“痞满”以来,各版教材均延续其内容精神,书中均指出:“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下垂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各版教材虽有文字顺序、语言表述的改动,但内容大同小异。2018年唐旭东教授等编写的《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常见引起痞满的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胆囊炎等。并强调“胃肠本身病变引起的痞满,慢性胆囊炎、糖尿病胃轻瘫、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的痞满可部分参照本指南论治。”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传统中医病名囊括的西医疾病会日趋丰富,及时丰富“痞满”等中医疾病的内容范畴,也是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一部分。
痞与痹的关系
“痞”通“否”(pǐ),《广雅》载:“否,隔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则指出:“否者,蔽固不通之称。”痹阻不畅、隔断不通是痞的文字意义。《汉书·刘向传》载:“否者,闭而乱也。”则指出“否”是在痹阻不通的状态下,出现混乱,在“否”字的解释中多次出现“蔽”、“闭”等名词,《症因脉治·痹证论》记载:“痹者闭也。”单从文字释义来看“痞”“痹”二者存在一定联系,那么临床上二者是否有相关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历代医家对于“痞”、“痹”有着丰富的论述。《诸病源候论·诸痞候》载:“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故谓之否”,并指出其症状特点“其病之候……闭塞不通”,朱震亨《丹溪心法·痞》云:“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痞者,不通之意也。《华氏中藏经·论痹》载:“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痹通闭,亦有闭塞不通之意。
痹病的主要病机,概括论述是由于体质禀赋等因素,风、寒、湿、热、痰、瘀等病邪引起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痹证的发生。痞主要病机概而言之,外邪、积滞、痰湿、气滞、体虚等因素,致使邪气困阻,脾胃升降失和,中焦气机壅滞,发为痞病,叶天士指出“(痞)乃无形之病”,病在气分之郁。各种原因导致闭阻不通是二者发病共同的特点,所不同的是一为闭阻经络,气血不通;一为阻滞中焦,气机不畅。
广义的痹证与痞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在《临证指南医案·痞》中亦有肺痹、胃痹的记载,痞、痹都可以用来表示脏腑气机不畅的状态。尤其是肺痹、胸痹、肠痹、心痹、胃痹等上、中二焦的病变,均可在痞病中找到对应,甚至由于其病机的一致性,治法方药也具有一致性。痹未必不兼痞,痞亦可成为痹,这是二者的关系。其次痞病与胀病、满闷等亦有相关,此辨病所需识也。
痞病分类
痞病,是指以自觉痞塞,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痞病的病位特点,痞分为胸痞、脘痞。
胸痞,《症因脉治·胸痛论》:“若胸中满塞而不痛,又名胸痞。”以胸部痞塞为症状特点的疾病,胸痞常与结胸进行鉴别,《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记载:“大约胸满不痛者为痞,满而痛者为结胸。”《证治准绳》一书列有“胸痞”一节,指出:“忿怒胸痞,肝气滞也”、“倦怠胸痞,中气虚也”,论述不同类型胸痞,并详列方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胸痞证治》虽名曰胸痞,其论治亦兼有胃痞内容。《丹溪手镜·痞》记载的栝蒌丸以栝蒌、枳实、陈皮三药组方,治疗胸痞,其实《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的栝蒌类方均可用来治疗胸痞。
脘痞,又称胃脘痞、心下痞、胃痞等,指胃脘部出现痞塞胀闷不适的症状者。仲景条文所论之“心下”多指胃也,此读《伤寒》之常识也。《伤寒杂病论》一书于痞病有详论,其中泻心汤类方、大小柴胡汤等方俱可随证化裁用之。然痞病发展非一成不变,痞可发展为结胸、胸痹、胃痛、噎膈、积聚等病,此临床所需知者。
痞之一病,古即常有,今亦屡见,细论其理,详观古籍,知其意,明其法,则得一病之道也。(姚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