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气血与水的辨证关系

“血不利则为水”宜“气血水”同
 
“血不利则为水”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人体血与水关系密切,血液运行不畅则出现水病。本文基于此理论,详细分析了“血不利则为水”的产生源流、发生病机及临床治疗,提出“气血水”同治的治疗原则,并列举临床验案2则。
 
1“血不利则为水”源流及病机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1]其意为妇女月经失调经行不畅,继而出现水肿病,这种病证的根本原因是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血瘀,其病之本在血分。《金匮要略心典》注解此段:“此合诊寸口、趺阳,而知为寒水胜而胃阳不行也。胃阳不行,则水谷不化,水谷不化,则脾胃俱衰。脾气主里,故衰则鹜溏,胃气主表,故衰则身肿也。少阳者,生气也,少阴者,地道也,而俱受气于脾胃,脾胃衰则少阳脉卑,而生气不荣,少阴脉细,而地道不通,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血不通,而其所以然者,则皆阳气不行,阴气乃结之故,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出于血也。”[2]这段注解指出“血不利则为水”的基本病机为脾胃阳气虚弱,血行不畅,按五行生克规律,脾胃属土,脾胃功能正常则土可克水。脾胃虚一方面使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血滞,血行不畅,不利而为水;另一方面土不制水,水反侮之,水邪泛溢肌肤而为水肿。《金匮悬解·水气》曰:“妇人得此,则经水不通。经水为血,血原于肾而藏于肝,水暖木荣,则血流而水利,水寒木郁,则血瘀而水凝。”“水气之病,阳衰土湿,气郁而水泛者也。或内停于脏腑,或外溢于经络,内则有气血之分。外则有风湿之辨。”[3]指出“血不利则为水”产生的病机为“血不利”,而血不利除与脾胃阳气不足有关外,与肾阳不足、肝气疏泄不畅亦相关。故“血不利则为水”其病为水,其因为“血不利”,涉及脾胃、肾、肝等脏腑。气为血帅,故“血不利”必因于气,下面详述气、血、水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2 气、血与水的辨证关系
2.1 气与水的关系
气与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肺、脾、肾中气与水液代谢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指出人体津液代谢的正常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4]水饮入胃后,经过脾胃的运化、肺的输布、肾的气化,使水精布散于周身,流注于五脏经脉,并随四时气候、五脏阴阳的变化作相应的调节。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脾、肾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肺、脾、肾三脏之气功能正常,则水液代谢正常;其脏腑功能异常则出现气化失常,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停而为痰,留而为饮,聚而为水。
 
2.2 血与水的关系
《灵枢·痈疽》中言:“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即血与水同化生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在脉中相伴而行,故水血同源。血与水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灵枢·百病始生》云:“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指出血病可及于水,且津液与血可相兼为病。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妊娠胎间水气子满体肿候》言:“妊娠之人,经血壅闭,以养于胎。若夹有水气,则水血相搏。”[5]唐·孙思邈虽未对血与水的辨证关系明确立论,但从其所创的千金苇茎汤[6]可以看出其对血与水的辨证论治有一定认识。清·唐容川在《血证论》指出“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化水,亦发水肿”“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7],明确提出瘀血、痰水相互胶结为害的病理机制,并且提出了血水同治的具体方药。
 
2.3 气与血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灵枢·决气》言:“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难经·二十二难》中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8]《仁斋直指方·血荣气卫论》曰:“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达,病原于气,区区调血,又何加焉,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9]指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即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生气、载气。气机升降异常导致血行障碍,进而出现血瘀、积聚等证,临床治疗瘀血之证常以活血药配合益气、理气之品,或止血药配合降气、升提之品。
 
2.4 气、血、水的关系
血水同源,气为血之帅,故气推动血水在脉中正常循行,若气的功能出现异常,则血和水的代谢亦出现异常。清·何梦瑶在《医碥·肿胀》中言:“气水血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10]清·吴澄在《不居上集·痰证扼要经旨》中言:“唯不善调摄,脏、腑不和平,阴阳多乖错,则气血凝滞为痰为饮。”[11]若气机不畅,则血行不畅,津液不布,致使瘀血内停,脉络瘀滞,水积脉中而外渗,水气停聚或泛溢为患,即“血不利则为水”。
 
唐容川《血证论》言“水病可以累血,血病可以累水”“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7],故气虚或气滞引起气机不畅,产生的血郁或瘀滞而致水停。究其实质,是因脏腑气机失调,致蓄水与瘀血相互影响,形成水肿病中水与血互为因果的恶性病理循环,从而更加重肿势。故此,将补气、行气、活血、化瘀法运用于水气病的治疗,可恢复脏腑功能,调节水液代谢,还可改善水液代谢。
 
3“血不利则为水”常见病及治疗
“血不利则为水”中的“水”为结果,其原因为脏腑功能失常,气化不利,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代谢失常的病理状态,常可见多种水肿性疾病,如心源性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淋巴水肿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浅静脉炎、胸腹腔积液、特发性水肿等,以及骨折、血管炎、脑血管病、浆膜腔积液等各科疾病引发的水肿病[12]。
 
临床治疗“血不利则为水”,其因为“血不利”,其果为“水”,其本为脏腑气机失调。《温病条辨·论治血》云:“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见其能治也。盖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13]即是此意。综合脉证,临床治疗血瘀引起的水肿性疾病,采用“治气利血利水”论治,是治疗水气病的基本方法。“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中的治气包括行气和补气,故在选方用药时视患者具体情况适当选用补气行气、活血利水的药物。用药时注意“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因此临证慎用寒凉药物。治气为本,活血利水为标,也是笔者强调的治水之法。
 
4 临床验案
临床多种水肿性疾病均可应用“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采用“气血水同治”的治疗原则,治气利血利水,临床亦取得较好疗效。兹列医案2则。
 
4.1 心衰病水肿医案
患者,男,60岁,2019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胸闷憋气1年,不能平卧1周。患者自诉1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外院治疗,未行介入,出院后间断胸闷憋气、气短、体倦乏力,多次治疗后效果不佳,故前来求诊。现症见:胸闷憋气、心悸气短,乏力、夜间平卧位容易憋醒,双下肢水肿,无心前区疼痛,偶有头晕,纳可,寐差,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弱无力。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中医诊断:心衰病;辨证:阳虚水泛,血瘀水停。治疗原则:温阳化气,活血利水。处方:党参片30g,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炮附片5g(先煎),桂枝15g,白术15g,葶苈子15g,丹参30g,枳壳10g,牛膝10g,桑白皮15g,泽兰15g,茯苓20g,赤芍10g,生姜6g,大枣6g。7剂,每日l剂,早晚分服。二诊:服药7剂后,患者自诉胸闷气短明显缓解,下肢水肿减轻,夜间平卧未再憋醒,仍寐差,故上方加柏子仁15g以养心安神。7剂,每日l剂,早晚分服。三诊:服药7剂后,胸闷、气短及乏力明显好转,下肢水肿消退,睡眠较前好转,效不更方,原方7剂,每日l剂,早晚分服。
 
按语:本病例证辨为心衰病,证属阳虚水泛,血瘀水停。心衰病又称心水,《金匮要略·水气病》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患者确诊为心衰病,血瘀证明显,合于“血不利则为水”,常因心气不足而为瘀为水,故治疗以补气行气、温阳化气、活血利水为主。本方采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温阳化气、泻肺平喘。方中党参黄芪补气枳壳行气,丹参当归川芎活血,泽兰活血利水,桑白皮泻肺行水。笔者临床运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各型心系病证血瘀水停型,效果良好。
 
4.2 妇科术后下肢水肿医案
患者,女,68岁,2019年7月25日初诊。主诉:双下肢肿胀10年,加重1个月。现症见:患者双下肢水肿,左下肢明显,每日下午、夜间加重,晨起减轻,皮色暗,无胸闷、憋气,夜间可平卧入睡,纳可,眠可,二便调,舌质紫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查体:双下肢水肿,浅静脉扩张,胫前呈凹陷性水肿,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26pg/mL。既往史:双侧卵巢囊肿摘除术史10年。静脉彩超示:左侧股静脉、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西医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卵巢囊肿摘除术后。中医诊断:水肿;辨证:血瘀水停证。治则:益气活血,化瘀利水。处方:补阳还五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10g,生地黄10g,桃仁6g,红花6g,赤芍12g,甘草片6g,川芎10g,怀牛膝9g,防己6g,麸炒白术10g,茯苓30g,泽兰15g,鸡血藤20g。7剂,水煎服,每日l剂,早晚分服。二诊:服药7剂后,患者自诉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同前方7剂。回访后,续服7剂水肿基本消失。
 
按语:本案是手术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致淋巴水肿,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故水肿加重。辨证为瘀血阻络、营血回流受阻之候。患者下肢粗肿、肿胀为血行不畅,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泛溢肌肤之征。病在血分,病机关键为“血不利则为水”,而其宗为“气行则血行”。故给予补阳还五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药以补气行气、活血化瘀利水之品。方中桃红四物、牛膝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引药下行;黄芪补气川芎行气活血,气行则血行;茯苓健脾除湿,脾健则湿化。诸药合用则血利、脉通、水化,诸症消退。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宋红莉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上一篇:六经的结构观之阳明与太阴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