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伤寒论》把太阳病解释为太阳经证 腑证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之太阳病分三篇意义
 
现在的《伤寒论》教材都把太阳病解释为太阳经证、腑证、或本证、兼证、变证等, 目前笔者未见注家或经方家论及太阳病为何分三篇, 田合禄老师认为, 只有明白了五运六气和张仲景的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才能解读好太阳病三篇, 明白其中的意义[1]。
 
伤寒论》第9条:“太阳病, 欲解时, 从巳至未上”;第193条:“阳明病, 欲解时, 从申至戌上”;第272条:“少阳病, 欲解时, 从寅至辰上”;第275条:“太阴病, 欲解时, 从亥至丑上”;第291条:“少阴病, 欲解时, 从子至寅上”;第328条:“厥阴病, 欲解时, 从丑至卯上”。根据《伤寒论》的这些叙述, 可以绘制出图1。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 属于“人中之阴阳”, 用于阐述人体发病及发病部位、疾病发展趋势, 其中有阳仪系统、阴仪系统、病发于阳、病发于阴之别[2], 见图2-图3。
 
太阳病上篇
太阳病上篇多数讲桂枝汤方加减。如《伤寒论》第12、13、15、24、25条讲桂枝汤, 第14条讲桂枝葛根汤, 第18条讲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 第20条讲桂枝附子汤, 第21条讲桂枝芍药汤, 第22条讲桂枝芍药附子汤, 第28条讲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 所以太阳病上篇主要是讲中风。张仲景主要阐述太阳阳虚和中风证, 用小阳旦汤——桂枝汤加减补太阳阳气而卫外。

 图1 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
 
注:此图引自参考文献[2]。下图同。

 图2 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示意图

 图3 阳仪阴仪示意图
 
1.桂枝汤又称阳旦汤
太阳病上篇共30条, 用方14首, 其中11首是桂枝汤加减, 而桂枝汤又称阳旦汤[1]。《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曰:“小阳旦汤, 治天行发热, 自汗出而恶风, 鼻鸣干呕者方。桂枝 (三两) , 芍药 (三两) , 生姜 (二两, 切) 甘草 (炙, 二两) , 大枣 (十二枚) 上方,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服已, 即啜热粥饭一器, 以助药力。稍稍令汗出, 不可大汗流漓, 汗出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日三服。若加饴一升, 为正阳旦汤”。桂枝汤即所论之小阳旦汤。
 
2.太阳病需扶阳
首先必须明白太阳病的病位在哪里?因为《素问·刺禁论篇》说:“心部于表”, 而《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说“心为阳中之太阳”, 《灵枢·九针十二原》也说:“阳中之太阳, 心也”。《黄帝内经》说得很清楚, 阳中之太阳心有卫外功能, 而膀胱是寒水之腑, 不可能有卫外的功能, 足太阳膀胱经那也只是几条经络, 也不可能将卫气充斥全身, 而“心部于表”, 具有卫外功能。太阳表阳虚不能卫外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 扶阳固表可以驱表邪外出。《素问·刺法论篇》说:“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素问·评热论篇》说:“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正气虚在这里就是指卫阳虚。
 
3.张仲景开篇即讲中风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人禀五常, 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 亦能覆舟”。“风”既是病理概念, 也是生理概念。风气首先是生万物的, 风气就是春生少阳之气, 就是人体的正气, 只有当人体正气虚弱的时候, 六淫邪气才能侵犯人体而致病。由于风邪可以夹杂其它邪气侵犯人体, 所以说“风为百病之长”。《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风者, 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篇》亦说:“风者, 百病之长也”。注家往往从六淫风邪及内风解释, 不全对。因为风是阳气的代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阳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而阳气的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者, 卫外而为固也”, “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 可知阳气有保卫外部体表的功能, 固密肌腠而抵御外邪, 即“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意思。一旦阳气“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所以应该说阳气虚才是“百病之始”。阳气为什么会“失所”受伤呢?一是不能顺时养生而伤阳,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 肝气内变”, “逆之则伤肝, 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二是外感六淫,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因于寒”“因于暑”“因于湿”或“因于气”而“阳气乃竭”;三是“阳气者, 烦劳则张”, 任何过度的劳倦都会伤损阳气;四是七情损伤阳气,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五是内伤于饮食;六是房事竭精。既然阳气以“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所以风为阳邪, 其性疏泄, 受风既伤阳气不能卫外, 也伤阴气营血, 名曰中风中风者伤风也, 即伤阳气也, 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太阳病中篇
太阳病上篇是解决阳气卫外而为固的, 如阳气虚不能卫外, 则邪气侵犯人体而发病, 就是太阳病中篇要解决的问题了。外邪进入人体要有侵入部位, 故首先要明确发病部位, 是“病发于阳”呢?还是“病发于阴”呢?“病发于阳”在表部太阳阳明, “病发于阴”在里部太阴少阳。太阳病中篇开首即言“太阳阳明合病”, 显然是“病发于阳”在表部。谁主表部呢?一是太阳“心部于表”, 二是阳明肺主皮毛, 可知是太阳阳明共同主表, 故云太阳阳明合病。
 
太阳病中篇共97条 (第31~127条) 是讲太阳阳明“病发于阳”的病。包括太阳阳明合病、并病、脾约三证[1]。《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背为阳, 阳中之阳, 心也;背为阳, 阳中之阴, 肺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病在心, 俞在胸肋……病在肺, 俞在肩背”。病发于阳的病位在太阳心和阳明肺, 太阳心和阳明肺感受外邪后首先反应在肩背和胸肋部。此外还讲了误治后的变证。
 
1.太阳阳明合病
为什么会有太阳阳明合病呢?因为太阳心主阳气卫外而固表, 阳明肺主皮毛于表, 《素问·皮部论篇》说:“百病之始生也, 必先于皮毛”。《灵枢·百病始生》说:“邪之中人也, 始于皮肤, 皮肤缓则腠理开, 开则邪从毛发入”。而守卫体表的卫士是阳气, 隶属于太阳心, 皮毛属于阳明肺, 故外感病必从太阳阳明始, 而有麻黄葛根汤。太阳阳明合病, 不可能只伤太阳不伤阳明, 或只伤阳明不伤太阳。《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汗, 恶风, 葛根汤主之”。太阳病中篇第1条葛根汤证的首要症状就是“项背强几几”。紧接着几条就是讲太阳阳明合病、并病, 多涉及阳明肺金系统的病变[1]。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 不下利但呕者, 葛根半夏汤主之”。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不可下, 宜麻黄”。此3条讲述了太阳阳明合病证的治疗, 一用葛根汤, 一用麻黄。此处的太阳阳明合病是指病位而言, 也就是太阳心和阳明肺受邪。症状表现在项背 (葛根汤证) 或胸部 (麻黄证) ,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病在肺, 俞在肩背”, “病在心, 俞在胸肋”。虽然病位都在上焦心肺, 但是病因不同。葛根汤证是感受了温热之邪, 除了项背部不适、无汗、恶风之外, 还可以出现发热、咽痛之症状。为什么说葛根汤是治疗温病的方子呢?首先葛根汤是以葛根为君药, 《神农本草经》说:“葛根主消渴, 身大热, 呕吐, 诸痹, 起阴气, 解诸毒”, 其作用是清热生津。其次温病初期也有无汗的, 因此需要发汗,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论温病卫分证治法时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论断, 葛根汤就是如此。葛根汤证也可以出现下利的症状, 此下利的原因是外感热邪后肺肃降太过所致, 而非寒中。除此之外, 阳明肺胃一家, 感受温热之邪后肺失宣降导致胃失和降而出现呕吐的症状, 可以用葛根半夏汤治疗。而与之相反, 麻黄证的病因为寒 (太阳寒水) 燥 (阳明燥金) 合邪为病, 人体感受寒燥 (燥为小寒) 之邪后肺失肃降而出现喘而胸满之症状, 所以用麻黄杏仁辛苦温治燥 (《黄帝内经》曰:“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 佐以甘辛”) , 桂枝、炙甘草辛甘温祛寒 (《黄帝内经》曰:“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 。
 
2.太阳阳明并病
伤寒论》第48条:“二阳并病, 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先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 续自微汗出, 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 不可下, 下之为逆, 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 阳气怫郁在表, 当解之熏之”。二阳并病指的是太阳病证未罢, 又出现阳明病。“设面色缘缘正赤者, 阳气怫郁在表, 当解之熏之”。说明仍有太阳伤寒在表, 阳气怫郁, 故而可用熏蒸法或麻黄桂枝各半汤等发散表邪而清除郁热。第34条讲太阳病桂枝证误下后出现“利不止、喘而汗出”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此条也讲太阳阳明并病。太阳病未了又出现阳明温病之葛根黄芩黄连汤, 病位在心肺为主, 用苦寒之黄连黄芩清泻心肺之邪热, 葛根辛甘寒清热生津。第220条讲二阳 (太阳阳明) 并病, 太阳证罢出现“大便难而谵语”之大承气汤证。太阳证虽罢又出现燥热邪气犯阳明肺金, 肺失肃降而出现大便难、谵语, 可以用大承气汤下之。
 
3.太阳阳明病脾约麻子仁丸证
伤寒论》第179条:“太阳阳明者, 脾约是也”;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难, 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阳明从中气太阴”, 太阴脾不能散精于阳明肺, 肺不能通调水道, 导致“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出现太阳阳明病脾约——麻子仁丸证。所以太阳阳明病既可以出现下利, 又可以出现脾约、胃家实。偏于太阳者为开, 多下利;偏于阳明者为阖, 阳明肺胃一家, 胃失于和降则呕, 肺失于肃降则脾约、胃家实[1]。
 
4.误治后的变证
伤寒论》第61~82条讲发汗或吐下后损伤阳气而出现的变证。有下之后复发汗出现“昼日烦躁不得眠, 夜而安静”的干姜附子汤证;有发汗后出现“身疼痛, 脉沉迟”的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有发汗太过损伤心阳出现“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的桂枝甘草汤证;发汗后太阳阳虚“欲作奔豚”的苓桂草枣汤证;发汗后出现“腹胀满”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发汗后阳虚“反恶寒”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发汗又用下法出现“烦躁”的茯苓四逆汤证;发汗伤阳导致太阳蓄水的五苓散证;汗吐下后出现“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的栀子豉汤证等以及发汗后损伤心阳, 阳虚水饮内停而出现“心下悸、头眩、身瞤动”的真武汤证等。
 
太阳病下篇
太阳病下篇主要是讲“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误下后的变证, 包括结胸、脏结、痞证等, 以及太阳少阳合病、并病, 还有温病白虎汤证[1]。
 
1.“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误下变证——结胸、痞证
病发于阳就是病发于太阳心 (夏) 和阳明肺 (秋) , 病发于阴就是病发于太阴脾 (冬) 少阳三焦相火 (春) , 即脾胃系统, 见图2。从六经病欲解时系统可以清楚的看到, 少阴和厥阴也在脾胃系统当中。《伤寒论》此说来源于《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冬春病在阴, 夏秋病在阳。其实这是以横膈膜分天地上下阴阳的, 心肺在横膈膜以上为天为阳, 主胸背部, 肝脾肾在横膈膜以下为地为阴, 主腹部。心为阳中之太阳而卫外, 脾为阴中之至阴而守内[1]。
 
1.1病发于阳 (太阳阳明) 误用下法成结胸《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 而反下之, 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 而反下之, 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 项亦强, 如柔痉状, 下之则和, 宜大陷胸丸”。这里明确指出病发于阳 (太阳阳明) 误下成结胸证;病发于阴 (太阴少阳) 误下成痞证。第134~137条均论述大陷胸汤, 第138条论述小陷胸汤证。大陷胸丸病位在表之里肺部, 表现在项背部;病邪在心下用小陷胸汤;而大陷胸汤证水热互结的病位可以从胸胁部 (第136条) 、心下 (第134、135条) 、心下至少腹部 (第137条) 。大陷胸汤脉沉紧, 病位在里, 而小陷胸汤脉浮滑, 病位仍偏于表。病邪由表之里肺部逐渐深入到心下, 再到胃肠之里。病邪由表入里, 逐渐深入, 符合临床实际, 张仲景真实描述了疾病由浅入深的过程。
 
1.2病发于阴 (太阴少阳) 误用下法成痞证《伤寒论》第154、164条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第149条论半夏泻心汤, 第155条论附子泻心汤, 第157条论生姜泻心汤, 第158条论甘草泻心汤。五泻心汤就是病发于阴 (太阴、少阳脾胃系统) 误下出现变证的证治方药, 我们可以从李东垣《脾胃论》“阴火论”去思考。林亿按曰:“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 皆本于理中也”。此说道出了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的基本病机, 即脾胃阳虚为本, 心火 (阴火) 为标, 值得深思。而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从权治, 以治标为主, 附子泻心汤寒热并用, 标本兼顾。
 
2.太阳少阳合病、并病
伤寒论》第172条讲太阳与少阳合病黄芩汤证, 黄芩汤是治疗温病下利的方子, 即桂枝汤易桂枝黄芩, 从小阳旦汤转为小阴旦汤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黄芩汤即小阴旦汤) 。第142~171条讲太阳与少阳并病出现“头项强痛”“或眩冒”“颈项强而眩”“心下痞鞕”“心下鞕”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或刺期门。此“头项 (颈项) 强痛”病因也属于温病, 病位在肺肝,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病在肺, 俞在肩背”, “病在肝, 俞在颈项”, 针刺大椎、肺俞、肝俞或期门清热泻火。
 
3.温病白虎汤证
伤寒论》第168~170条论述白虎加人参汤均无争议, 有争议的是第176条:“伤寒脉浮滑, 此以表有热, 里有寒, 白虎汤主之”。火热克肺金, 肺主皮毛主表, 所以称为“表有热”, 故用辛甘寒的石膏、苦寒的知母清热泻火生津;上焦有热, 必有中寒, 所以说“里有寒”, 用甘温之炙甘草、粳米温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少阴所至, 为热生, 中为寒”, 少阳司天之政“民病寒中, 外发疮疡, 内为泄满”。《黄帝内经》讲得很明白, 少阳相火或少阴君火司天时, 火热克肺金必有“寒中”。故《伤寒论》太阳中暍 (热) 用白虎加人参汤。第176条的伤寒是广义伤寒, 实为温病, 白虎汤是少阳相火的主方, 病因是火热, 病位在肺而称白虎 (白虎为西方神兽) 。
 
小结
太阳病上篇主要讲太阳阳虚和中风证, 阳虚不能固守表, 受风邪后营卫俱伤, 用小阳旦汤——桂枝汤补太阳阳气而卫外, 具有调和营卫、驱邪外出的作用。太阳病中篇主要讲“病发于阳”, 包括太阳阳明合病 (有伤寒麻黄证和温病葛根汤证等) 、并病 (邪陷表部之里胸部, 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等) 、脾约 (麻子仁丸证) 三证, 以及误治后的变证。太阳病下篇主要讲“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误下导致结胸 (大陷胸丸、小陷胸汤、大陷胸汤证等) 、痞证 (五泻心汤证) 以及太阳少阳合病 (黄芩汤证等) 、并病 (刺大椎、肺俞、肝俞或期门等) 和温病白虎汤证等。
 
伤寒论》太阳病分三篇论述有其严格的思想构架, 源于《伤寒论》写作大纲——六经病欲解时系统, 这也是张仲景对《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重要补充和伟大创举。
 
参考文献
[1]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146-148
[2]田合禄.《伤寒论》两套三阴三阳体系探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40 (7) :507-512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李正富 田合禄

上一篇:挽救被本科教育边缘化的中医临床古籍文献

下一篇:青城医学流派学术特点 青城医学流派渊源与概念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