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草药>正文

大黄的“通、补”之道

古语就有云: “人参杀人无过, 大黄救人无功” , 人们对大黄的偏见自古就有, 其中的由来无外乎大 黄是一味让人泄泻的猛药, 让人望药生畏! 然其中的 喜恶与人们的本性有关, 也与当时的人们普遍的认识 程度有很大关系。 当然, 也有一些卓尔不群的名医, 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张从正就有 “通即是补” 的经典论述, 说出了其中的真谛。

我国最早记载大黄的文献是成书于公元1-2世 纪的《神农本草经》 , 书中记载大黄: “主下淤血, 血 闭, 寒热, 破症瘕积聚, 留饮, 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 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 [1] 。 东汉张仲 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89处应用了大黄, 占全书方 剂用药的1/4左右。 他创立了34首大黄复方, 占他所创 立方剂 (323首) 的10.5% [2] , 其应用范围广泛, 涉及到 治疗导滞、 攻积泻火、 清热、 血症、 解毒及通宣气机 等多个方面。

大黄“通”之道

1. “通”字溯源 东汉许慎《说文》中记载: “通, 达也” [3]3845-3846 ; 《易· 系辞》中记载: “往来不 穷谓之通” [4] 。 由此可知, “通” 在古代就多表示 “畅 通旁达” 之意。 而在中医学里, “通” 更多的是指气血 津液在人体的经络脉道中正常的运行, 也常包括肠 道、 胆道等空腔系统的通畅。

2. “通” 与人体的关系 中医对 “通” 有着深刻 的见解, 认为人体气血依赖经络运行, 如果经络气血 不通, 就会出现各种痛。 《素问·举痛论》指出: “经 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寒气入经则稽迟, 泣而不 行; 客于脉外则血少,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 [5] 。 《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记载: “近世治疗有 以诸痛属实, 痛无补法者; 有以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者; 有心痛随利减者, 互相传授, 以为不易之法” [6] 。 由此可见, “通” 在人体正常的代谢环节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随之也出现了以 “通” 为主的治法, 故临床 应用通腑泻实、 攻逐邪实以畅其塞, 从而达到 “通则 不痛” 的目的。

3. 大黄的通下作用 大黄, 历来被医家认为是 通下的要药,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大黄有荡涤 肠胃、 推陈致新、通利水谷的功效; 《本草正义》 也指出大黄“无坚不破, 荡涤积垢, 有犁庭扫穴之 功” [7]158 , 由此可见一斑。 现代研究表明, 不同的大黄制剂具有不同的药 理作用, 其可概括为 “生泻熟缓、 生熟异治” [8] , 生大 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 久煎后其泻下成分会被破坏。 大黄致泻作用的有效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和番泻叶 苷, 主要通过增强大肠蠕动并使水分滞留在肠腔而 促进排便 [9] 。 胃肠道是大黄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大黄 经吸收后, 结合状态的蒽醌类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接 到达大肠, 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 还原成蒽酮或蒽 酚, 刺激肠黏膜, 使大肠内水分增加, 肠蠕动亢进而 致泻, 部分蒽苷由小肠吸收, 在体内还原成蒽酮, 再 经大肠或胆囊, 分泌入肠腔, 并发挥作用。 大黄尚能 使中、 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 蠕动加快, 并对小肠吸 收营养物质的功能无影响 [10] 。 大黄“补”之道

1. “补” 字溯源 《说文解字》 中记载: “补, 完 衣也” [3]3093 ;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中解释道: “既袒 则宜补之, 故次之以补, 引申为凡相益之称” [11] 。 由此 我们知道, “补” 字本意为使破损的衣服完整, 即补 住漏洞, 后世引申 “添加、 补充” 之意。 比如成语 “女 娲补天” “亡羊补牢” , 其中的 “补” 是指 “补漏洞” 的意思, 并非 “补虚” 之意。 由此可见, “补” 的最初 含义偏于 “补漏洞” 。 所以, 基于此并结合现代临床 药理学来理解大黄, 笔者也就有了新的体会。

2. 传统中医对“补”的认识 《罗氏会约医 镜 ·论补》 中说: “补者, 济其虚也” [12] 。 补药是可以对 人体阴阳气血不足起到补益效果的中药, 补法是指 通过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 治疗各种虚 证的方法总称。 一般人们把 “补” 与 “虚” 相联系, 中 医讲究 “无虚不补” , 认为只有当虚的时候才能运用 补法。

3. 传统意义下大黄的 “补” 之道 大黄既然有 “通” 的功效, 为何又有 “补” 的效果呢? 虽从传统意 义上讲, 大黄不具备 “补” 的直接功效, 但历代医家 中不乏有从 “通” 所达到的效果来论述其 “补” 的作 用, 谓其为 “通补” 之功。

李士材曰: “古人用大黄治虚劳……其意甚微, 谓之浊阴不降, 则清阳不升; 瘀血不去, 则新血不 生” [13] 。 清朝医家张山雷在《本经》的基础上也极为 推崇大黄, 其在 《本草正义》明言: “盖肠胃之消化, 血脉之周流, 在以通为补……迈时西国医家, 亦谓此 物是补胃妙品, 其旨正同” [7]156-157 ; 甚至在吴普的 《吴 普本草》 中更记载了大黄有 “黄良、 火参” 的别称, 以 此来明确大黄 “通补” 的功效。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攻邪派创始人张从正, 在 《黄 帝内经》思想影响下, 提出 “血气贵流不贵滞” 的观 点, 《儒门事亲·卷二》记载: “ 《内经》一书, 惟以气 血通流为贵。 世俗庸工, 惟以闭塞为贵。 又止知下之 为泻, 又岂知 《内经》 之所谓下者, 乃所谓补也。 陈菀 去而肠胃洁, 瘕尽而荣卫昌。 不补之中, 有真补者存 焉” [14]367 。 张从正在治疗肠胃方面的大积大聚, 大实 大秘的疾病时, 更是明言 “下药乃补药也” 。 当胃肠 存在痰饮、 宿食、 热毒等实邪时, 无疑会影响正常的 消化、 转运、 传导功能, 且可累及其它脏腑经络, 惟 有运用攻下药祛除实邪积滞, 才能恢复脏腑功能, 从而真正起到补益的作用。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张从正将大黄的 “通补” 之 效发挥到极致! 《儒门事亲·卷一》记载: “阴虚, 则 补以大黄、 硝石” [14]324 , 《儒门事亲· 补论》记载: “大 抵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是则补之义也。 阳有余 而阴不足, 则当损阳而补阴; 阴有余而阳不足, 则当 损阴而补阳。 热则芒硝、 大黄, 损阳而补阴也……岂 可以热药而云补哉? 而寒药亦有补也” [14]417 。 这些观 点不仅反映张从正 “攻邪即是补虚” 的辨证思想, 而 且其对大黄 “补阴” “损阳” 的评价, 也很好的从另 一个角度阐释了大黄 “通” 与 “补” 之间的关系。 4. 大黄 “补” 道新解 研究显示, 全身性毛细 血管渗漏综合征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早期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在SAP 大鼠模型早期, 胰腺、 肠壁组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 显著升高, 病理检测也显示胰腺及肠壁间质水肿, 有 大量腹水形成。 以大黄为君药的大承气汤可以通过 调控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而降低胰腺毛细血管的 通透性、 减轻胰腺病理损伤 [15] ; 另外, 以大黄为主药 的大柴胡汤, 也可有效减轻SAP模型大鼠的胰腺、 肠 壁组织毛细血管渗漏 [16] 。 现在实验也表明, 大黄中的 主要成分大黄素, 可以通过提高HSP70的表达保护肠黏膜上皮之间的紧密连接, 从而起到保护肠黏膜 屏障的作用 [17] 。 在临床方面, SAP患者在经大黄治疗 后, 血管内皮细胞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其紧密连接处 恢复正常 [18] 。 另外, 陈德昌等 [19] 证明大黄对危重症患 者胃肠黏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能促进胃肠蠕动和 胃肠营养的恢复, 并且能保护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 胃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联结。

基于以上临床或实验研究, 若从 “补” 的本意 (补 漏洞)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认为大黄或者以大黄为主 药的复方可以将处于 “渗漏” 状态下的毛细血管、 细 胞 “补” (修复) 好, 以减少其渗漏, 这种 “补” (修复) 虽与传统意义下的 “补” (补益)相去较远, 但毕竟 让我们可以从宏观之外的微观角度来认识大黄。 另外, 大黄经炒炭后所含主要的致泻成分会明 显下降, 其功效偏凉血止血, 主要用于火热亢盛、 迫 血妄行所致的吐血、 衄血等证。 古人之所以将此种 功效论为 “止血” , 是因为 “止” 有停止向前运动的意 思, 主要是从流动的血液角度得出的判断。 动物实 验证实, 口服或外用大黄都可缩短动物的出血及凝 血时间,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改善血管脆性, 能使 纤维蛋白原增加, 血管的收缩活动增强; 促进血液 凝固, 而对正常人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20] 。 由此可 见, 如果同样换个角度, 从 “补” 的本意出发, 把 “出 血” 看作为血液从血管中漏出来的话, 我们可以认为 大黄有将血管漏洞 “补” 住的特点, 这会启发我们从 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出血症状。

小结

大黄在中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经过历代 医家发挥及现代医学研究, 其更多的功效也日渐为 人们所识。 有实验研究认识到了大黄有 “修复” 毛细 血管等作用, 其 “修复” 作用与 “补” 的本意接近, 为 全面认识大黄提供了更多层面的思考。 另外, 在临床 应用中, 不可因大黄有 “通补” 之功, 代替 “补益” 之 药, 过用 “以通为补” 造成真虚, 如果要真正达到 “通 补” 的目的, 还应把握时机, 若使用不当, 就无法发 挥 “通补” 的功效。 总之, 我们应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大黄, 不能单 纯地认为大黄是一个有 “通” 无 “补” 的烈药, 对于 大黄的偏性, 莫枚士在《研经言 ·用药论二》中说的 最好, “凡药能逐邪者, 皆能伤正; 能补虚者, 皆能留 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 黄哉” [21] 。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孙文杰 陈亚峰 李红昌 奉典旭

上一篇:覆盆子常见方剂

下一篇:何首乌是我国特有的一味中药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