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时,我就痴迷上了古典诗词,特别是送别诗。凝练的文字里,揉入了古人离别时,朋友间无法割舍的深情厚谊……读的多了,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无论是在“思无邪”的《诗经》里、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还是在脍炙人口的唐人绝句里……有一个词汇会经常出现,那就是“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乐府诗集.折杨柳歌辞》)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唐代高适《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特别是大诗人王维的这首饯别诗——绵绵不绝的细雨,把渭桥两旁的柳枝洗得格外葱翠。更有馆驿内寂寥愁郁的氛围,一并描绘出了朋友间临行时的惆怅与无奈: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西出阳关,故人不再。唯有此时频频劝酒,方能化解百转愁肠……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被演绎成十大名曲之一——《阳关三叠》。
以“柳”寓“留”,折柳相送,表达了朋友间临行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据考证,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有汉代《折杨柳》曲牌为证)。当时都城长安东有灞桥,西有渭桥,灞桥两岸广植垂柳。送别的人,送到灞桥或渭桥就要留步了。“绿杨陌上多别离”(温庭筠),借柳伤别、折枝相赠的意象在古诗里不胜枚举。
在文人的笔下,袅娜的柳枝被寄寓了无尽的离愁别绪。难怪它们要垂下那纤弱的枝条,方能承载如此之重的“别情”呢!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唐.韩愈《晚春》)。其实,柳树是再也普通不过的植物了。据百度百科数据显示,全球柳树“约520多种,主产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带次之,热带和南半球极少,大洋洲无野生种。我国有257种,122变种,33变型,各省区均产”。
可以入药的有:柳杉、垂柳、柽柳等。古诗词里的“柳”,一般指的就是风情万种的垂柳。
垂柳全身都是宝:柳枝、柳叶、柳花、柳絮、柳白皮、柳根。甚至被害虫蛀食过的碎木屑——柳屑也是药!让我们来逐一认识一下它们吧!
【柳叶】
性味苦、寒,归心、肺、肾经。含水杨甙、黄酮等。有抑制伤寒、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热镇痛等作用。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熬膏涂。主治咳嗽,热淋、石淋,白浊,高血压病,痈疽肿痛,烫火伤,关节肿痛,牙痛,痧疹,皮肤瘙痒。(《中药大辞典》)
*《本草再新》曰:柳头(才长出的带叶芽儿的嫩梢)味苦、性凉,入心、脾二经。
*《名医别录》曰:(柳叶)气味苦寒无毒,主治恶疥痂疮马疥,煎汁洗之立愈。又疗心腹内血止痛。
*《集简方》曰:治小便白浊,用清明或以后新出来的嫰柳叶泡茶,至愈为度。
【柳花】
即垂柳细小的花,俗称“杨花”。质轻,性味苦、寒。
内服:煎汤6-12g;研末:3-6g。
具有祛风利湿的功效,主治黄疸、咳血、吐血、便血等一切血症。
*《药性论》曰:主止血,治湿痹四肢挛急,膝痛。
*《品汇精要》曰:主齿痛。
【柳枝】
即垂柳的嫰枝条,含水杨苷。性味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抗过敏。主治热淋,小便浑浊,黄疸初起。
*《唐本草》曰: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痰热淋疾,可为浴汤,洗风肿瘙痒,煮酒漱齿痛。
*《民俗集验方》曰:煎汤饮,治小便淋浊痛,通利水道。
【柳絮】
即垂柳的带毛种子。清热解毒,止血。内服:研末。外用:直接贴敷,或烧灰存性。
*《本草别说》曰:性凉。
*《本草纲目》曰:可贴疮止血裹痹之用。
*《本经》曰:主溃疡,逐脓血。
【柳白皮】
即垂柳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釆,除去外层糙皮,剥取白皮,切碎晒干或阴干。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尿。用柳白皮制成的注射液具有降血压、延长睡眠的作用。
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洗。
*《新修本草》曰:枝皮味苦,寒,无毒。
*《本草纲目》曰:煎服,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祛风,止痛消肿。
【验方荟萃】
*治尿闭:垂柳枝条30–50g,水煎浓汁内服。
*治肾盂肾炎、膀胱炎:垂柳根白皮32g,鸭跖草、白茅根各65g,煎服。
*油漆过敏性皮炎:垂柳叶煎水外洗。
*治疔疮初起:垂柳叶35-65g,煎浓汁服,每日2次。
*预防肝炎:垂柳嫩芽3-5g,代茶饮。
(以上验方摘自《安徽中草药–植物药部分》)
*治黄疸初起:用柳枝煮浓汁半升,顿服。(《外台秘要》)
*急慢性肝炎:一寸内嫰柳枝60g,加水1000ml,煎至200ml,每日1剂,分2次服。(《新疆中草药单验方选编》)
*治面上恶疮:用柳叶或柳皮煮汁,入盐少许,频洗之,以愈为度。(《肘后方》)
*治脚汗多湿:杨花不拘多少,制成鞋垫,效果不错。
*治热淋:柳花,煎汤饮之。(《本草汇言》)
*治痔疮:水柳须(垂柳须根)60-90g,水煎滚,加入皮硝9g,再煎数滚,倒入罐或盆内。另用圆桶1只,将罐放入桶中,坐桶上,使药气熏入肛内,水冷为止,渣再煎,日熏2次。(《中医药实验研究》)
*治哮喘:垂柳根30g,放入羊肚内炖服。(《福建药物志》)
*治吐血:柳絮不拘多少,焙干,碾为细末。温米(汤)饮下。(《经效良方》柳絮散)
*治眉毛脱落:柳叶30g研极细末,用生姜汁30g调和,涂抹患处。(《肘后方》)
*治中耳炎:柳树皮(烧灰存性)6g,枯矾、冰片各3g。共研细面,吹耳。(《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治风火牙痛:垂柳根须15-21g,猪精肉60-90g。以汤煎药服。(《中药大辞典》)
*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鲜垂柳叶、鲜栗叶、鲜侧柏叶各60g。水煎服(煎1h以上),10天为1个疗程,间隔2-3天,再服一个疗程。(《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高血压:新鲜柳树叶250g。水煎浓缩成100ml,分两次服,6天为一个疗程。(同上)
【临证配伍指南】
1.柳叶、侧柏叶、桂皮:主治关节炎。
2.柳叶、大枣、栀子、白糖:治风火牙痛。
3.柳叶、枫杨叶:治急性肝炎。
4.垂柳根须、血余炭:治急性膀胱炎。
5.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尿潴留、黄疸性肝炎等症,可单用本品煎水代茶饮。(以上内容选自《中国中草药配伍大全》)
6.配牛马藤、樟树根泡酒服,治风湿痛;配莲米、臭牡丹根、昏鸡头炖鸡炖肉服用,治白带;配黄柏、地瓜藤治牙龈肿痛;单用垂柳须根熬米酒糟服,治热淋。(《常用中草药单验方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