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草药>正文

春耕春种中草药好时节

    据了解,今年关面乡木香再获丰收,产量突破2500吨,占据全国木香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再次见证了“中国木香之乡、秦巴药材宝库”的实力。事实上,木香种植只是关面乡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道剪影。大面积极种植的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产业。
 
    目前,关面全乡有木香万亩,覆盖村村社社,年产1000多万公斤。黄连2000亩,杂药3000亩,山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300万株。
 
    致富
 
    木香万亩,布局“一村一品”
 
    关面乡地处开县北部,海拔在670米——2500米,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全乡辖区面积146.5平方公里,人口1万余人,地广人稀,山高沟深,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千百年来,这片土地都在闭塞与孤寂中苦守贫困。
 
    “过去我们的日子确实过得很苦,一家比一家穷。关键是土质薄,主要靠种玉米、洋芋、红苕为生,但收益都不好。不过,自从开始种植中药材,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村里人一天天有钱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关面乡泉秀村3组村民唐绍权喜滋滋地告诉笔者,去年他家种植了350亩木香、黄连,纯收入有14万多元。
 
    他指着散落在山间的一座座小洋楼说,这些小洋楼都是村民种药发财后盖起来的。“这得感谢政府引路引得好,得感谢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资金帮扶。”唐绍权很是感慨地说,现在政府又投入850万元资金,正在组织修建木香基地13.2公里村道以及启动药材基地便道建设,竭力为当地中药材种植户产品运出加工、远销外地提供便利。
 
    近年来,关面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路子,力求做到宜养则养、宜育则育、宜林则林、宜搬则搬等举措,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做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指标,想方设法为贫困村农民增收探索一条新路子。
 
    “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是我们的劣势,但良好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山地气候特别适中药材生长,这却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面乡相关领导表示,该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的布局,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逐渐形成了以中药材为特色的乡域经济格局。
 
    该乡通过创新“龙头企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互助扶贫协会+产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3+5”中药材发展示范片区,即七里坪万亩木香、姚程黄连、小园厚朴和其余5个村高山林地“三木”药材种植片,仅去年就新增木香、黄连、天麻等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余亩。
 
    目前,关面全乡有木香万亩,覆盖村村社社,年产1000多万公斤。黄连2000亩,杂药3000亩,山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300万株。大面积极种植的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产业。
 
    谋路
 
    提升加工水平,B2C助走出山
 
    中药材种在地里收不回来,等同于杂草;中药材收回来卖不出去,同样与杂草无异;中药材卖出去价格低,就跟普通庄稼没有区别。如何让中药材能种、能收、能卖还能卖上好价钱?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关面乡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为推动中药材转型升级,当地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例如通过不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中药材产业发展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中药材产品附加值低,受市场周期影响大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企业和药农发展,也成为我们政府的一块心病,叫人倍感头疼。”关面乡相关领介绍。
 
    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关面乡更加积极地面向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形势,致力开辟产业上升通道。最近,该乡将目光聚焦在“互联网+”发展战略上,力图借助电子商务B2C商业模式,通过建平台、树品牌、拓渠道,彻底打破阻碍中药材发展瓶颈,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该乡依托现有中药材原材料生产、供给、初加工要素集聚和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开(县)城(口)巫(溪)板块中药材原材料集散中心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招引有精深加工技术、科技研发团队、市场销售渠道、资金实力雄厚的医药企业入驻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由卖原材料向卖药产品转变,提升中药材产品附加值。
 
    积极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打造自主品牌高地,鼓励引导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目前“巴乡春”品牌已成为开县知名商标,“开县木香”品牌已成功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荣获开县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产品商标。这些自主品牌频频亮相国内大型展示交易会,提升了关面乡中药材产业的品牌形象和发展印象,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该乡紧跟电子商务新兴业态,积极建立网络销售渠道,培养成熟的营销团队,在国内大城市建立直销网点,开展B2C电子并对接中药材交易信息平台,加强与国内各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信息互换,帮助药农、生产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有效规避市场周期性风险,助力开启中药材产业增效、药农增收的双赢局面。
 
    从种植、加工到销售,通过不断转型升级,关面乡已逐渐形成清晰、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条,中药材产业呈现迅速发展之势,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
 
    复方中药受到广泛关注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中药新药开发的基础和重要来源。有统计表明:我国已批准上市的中成药有90%以上的品种是在中药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如大家熟知的三九胃泰、壮骨关节丸、复方丹参滴丸、胃苏颗粒、通心络等,其中不少药物在市场上表现优异,最后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大品种。
 
    但是研究团队也应该看到,在众多的中成药中,临床应用广泛、市场份额巨大、研究水平较高的品种凤毛麟角,这直接导致我国在国际中药品种市场竞争力不足,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国的“洋中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抢滩中国市场即是明证。
 
    究其原因,最大的技术瓶颈是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的问题,由于药效物质不清导致中药复方难以实现去粗取精,造成质量控制困难、制剂工艺难以优化,严重影响疗效发挥和患者依从性,极大地制约了中药复方的开发应用。
 
    仔细分析临床疗效得到国际公认的中药复方,其药效物质研究都十分透彻,如2013年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的扶正化瘀片,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教授课题组经过40余年的研究,共发现23种不同极性的扶正化瘀方入血成分,并确认了扶正化瘀主要效应物质九大成分,同时也明确了其抗肝纤维化的三大机制:减轻肝细胞损伤,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重塑肝脏基质结构。正是这些研究结果得到了号称全球最严格药监机构美国FDA的认可,扶正化瘀片才能在美国开展国际规范的临床试验,最终取得世界公认的临床试验结果。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张卫东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樊台平教授合作,共同确认了麝香保心丸中的70个非挥发性成分和40个挥发性成分,以及22个原型入血成分、8个代谢产物,并进一步揭示麝香保心丸的作用通路和靶点,这为揭示麝香保心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不仅表明了麝香保心丸的科技创新已走在世界前沿,更证明了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的复方中药正在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开展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有利于解决中药复方药效成分不清,作用机制不明的难题,对于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等科学内涵、推动源于临床的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型为药效筛选指标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长期以来受制于以下技术难点:(1)缺乏能够反映中药复方整体调节以及多成分、多靶点特点的动物模型,是造成药效物质研究结果难以反映复方特点的首要原因;(2)中药复方处方大、药味多,导致其药效物质研究极其困难;(3)药物发挥作用的根本在于成分与机体内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药效物质研究的本质是寻找并确定与药效相关的活性成分,然而中药复方中含有成百上千种成分,如何快速高效筛选出与药效相关的活性成分一直是困扰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药效物质研究方法无论是药效导向还是成分导向,最后都需要大量的单体逐一进行药效的筛选研究,时间长,花费高,效率低,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方法将药效与成分割裂开来,违背了中医整体观念,难于揭示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也不能揭示复方君臣佐使的内在关系,其结果自然也难以体现中医药的效果,特别是难于揭示其科学内涵。因此基于中医药理论指导,构建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及中药复方特点的研究策略及技术方法,是解决中药复方现代化开发难题的关键。
 
    带着这些难点问题,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团队经过多方调研,创新性提出“以临床疗效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科学内涵”的研究策略。以中医药理论是指导临床行为的准则,研究团队首先拟定了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原则;为了逐个破解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的难点,研究团队引进了临床表型的概念作为中药药效模型筛选的指标;为了解决复方处方筛选的难点,研究团队引进化学计量学方法;为了解决有效成分研究的难点,研究团队引进了网络药理学技术、前沿亲和色谱技术、分子印迹技术、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以及痕量成分分析技术;为了解决作用靶点研究的难点,研究团队引进了计算化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以临床疗效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科学内涵”的研究策略的引领下,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团队开展了多项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18篇,总引用率达300多次(其中SCI引用37次,被分析类权威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引用);获得2项国家著作权授权,申报发明专利12项并获得专利授权4项,前期研究结果还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研究团队还将该研究策略用于新药研发工作,紫花温肺止嗽制剂、莪棱胶囊、前列宝颗粒、消痞颗粒、参橘胶囊、培土清心颗粒6个中药复方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总转让总金额达2260万元。与此同时,通过与同行交流,该研究策略和相关技术也被同行认同和应用推广。
 
    康美药物研究院引进研究团队创立的病—证结合模型方法,评价不同醋制工艺对柴胡疏肝解郁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为其炮制方法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3年新创产值795万元。研究团队还和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对该院的温肺化纤汤和调脂1号胶囊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对于这2个院内制剂的提取生产工艺优化、剂型筛选和质量标准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部分结果发表国内核心期刊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
 
    研究团队和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合作,对该院治疗晚期肝癌的协定处方加味薯蓣丸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加味薯蓣丸的有效成分群和靶点群,为其进一步优化和新药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部分结果形成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1篇,发表研究论著2篇,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综合应用现代科技技术开展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将是未来中药复方研究的一个亮点,也是创新中药开发的一个主要途径,在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前景。(作者单位分别为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中药工业需要以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企业应成为引导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的主体是振东制药秉持的重要理念之一。
 
    为了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振东制药于2003年开始进行中药材种植。2009年,振东制药的苦参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2011年4月,20万亩振东连翘种植产业化项目在长治平顺破土奠基;2013年底,振东制药投资1.5亿元,在山西、贵州和新疆等省区的17个县(市)建设中药材基地。
 
    2013年5月,由云南白药、山西振东制药、河南宛西制药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联盟旨在把中药工业骨干企业的中药材资源需求,聚集到目前规范化、规模化、组织化基础较好、又有发展前景的道地产区药材生产企业,共建共享现代中药农业资源基地,推进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第一届、第二届中国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论坛已分别由云南白药、宛西制药承办,第三届联盟论坛今年将由山西振东制药承办。
 
    2014年4月14日,山西振东中药材公司主办山西连翘资源开发暨产业化高峰论坛,论坛云集产业界、学术界众多专家,产学研对接,着重探讨连翘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思路,明晰连翘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方向,建立以企业牵头的跨省大品种产区发展联盟,加快药材质量标准制定进程,建立行业规范,更好地促进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4年8月10日,山西振东集团协同全国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环太行山连翘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环太行山连翘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揭牌成立并落户太原,联盟首届会议围绕进一步做好连翘的发展和保护工作、加快连翘品种研发与创新应用、促进连翘产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联盟的成立在有效整合连翘资源,促进连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连翘产品质量,增强环太行山区域连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连翘进入大品种战略资源开发系列,促进连翘产业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8月14日,振东中药材公司参加工信部黄芪重大项目研讨会,研讨会落实了工信部黄芪重大项目实施的任务表和进度图,振东中药材公司将借承担项目契机,大力发展黄芪规范化种植基地,加速推动黄芪产业化发展。
 
    2015年2月,中国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主要领导成员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会议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工信部基地建设重大项目等发展课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沟通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推进中药材行业规范集约以及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
 
    经过多方努力,精心筹备,振东集团联合山西省中医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农业厅果业站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山西省中药材行业协会。
 
    在协会的建设发展和日常工作中,振东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紧密围绕协会宗旨,充分发挥平台功能,统一规划产业发展,提升药材产品质量,建立价格保障机制,全面整合优势资源,深入促进交流合作。
 
    发起成立山西省中药材行业协会振东集团总裁李安平的誓愿,他认为依托地理资源优势,共享双赢发展成果是推进山西省医药转型跨越发展所要重点聚焦的几个方面之一。
 
    山西省煤、电产业相对发达且价格较低,为化学原料药的发展提供了能源基础和成本优势,山西省气候干燥、温差大,十分有利于以发酵工艺为主的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中药材干物质有效成分的积累,省域地形南北狭长,是我国药材南药北移、北药南迁的重要中转站。苦参、党参、黄芪、远志、柴胡等30种大宗道地药材量大质优,在国内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山西省在化学原料药和中药材种植方面的比较优势是资源禀赋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依靠本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培育优势药材,发展带动一方经济,企业也因此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优质的生产原料和产品,可谓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战略。振东十万亩苦参GAP种植基地的兴建,不仅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保护了生态环境,还给振东拳头产品“岩舒”提供了优质的苦参原材料,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白及 主痈肿恶疮败疽 伤阴死肌

下一篇:马兜铃科植物 天仙藤和马兜铃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