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又称槟榔皮、大腹毛,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每年冬、春两季采收成熟果实,剥下果皮,打松,置水中浸泡,晒干,再打松除去外果皮即可入药。大腹皮性微温,味辛,具有下气宽中、行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痞胀、脚气、水肿等症,“为宽中利气之捷药也”(《本草汇言》)。市场上有以槟榔叶鞘冒充大腹皮,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大腹皮:通常纵剖为二,未打松时呈椭圆形瓢状,长5~7厘米,宽约3厘米,外果皮灰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己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为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闻之无臭,口尝味淡。
伪品槟榔的叶鞘:外观呈扁长条形,长3~8厘米,外表面黄棕色或棕黑色,有纵条纹,内表面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纵沟纹;质较硬,顺纵条纹易撕裂,鼻闻口尝与真品差别不大。但在外观上差异较大,很容易直观辨别。
《本草汇言》载:“大腹皮,宽中利气之捷药也。方龙潭曰,主一切冷热之气上攻心腹,消上下水肿之气四体虚浮,下大肠壅滞之气二便不利,开关格痰饮之气阻塞不通,能疏通下泄,为畅达脏腑之剂。”而大腹皮与槟榔的叶鞘虽为同一植物,但不同部位,叶鞘也不具有行气利水的功效,故不可代替大腹皮使用。(韩德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