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在不饿肚子的时候,都是美食家。所以我们的大厨在美食制作中争奇斗艳,穷尽了所有食材资源,并把“酸甜苦辣咸”排列组合了个遍,当把臭味成功纳入“美味”后,烹饪界算是道统圆满了。但“美食家”们并不甘心:有人把啤酒烧开了喝,有人用板蓝根泡方便面……此举就是试图找到新的味蕾感觉。也有成功的例子——姜汁可乐。
解剖一条舌头,就是主人一生的饮食史。
我们北方人的饮食史,就是各种面食加各种肉菜史,杂以黍米番薯,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在这种饮食文化体系具有包容性的饺子,是唯一在制作和进食中充盈着庄严元素的一顿饭,也是唯一需要择时食之的一顿饭——年夜饭。如果你家平时吃了饺子,会成为整个街坊的新闻。
我们冬至吃饺子是近10年的事,开始是个时尚,后来才知道是正根。发明饺子的那个时代,冬至这一天才是“过年”。时尚有了理论支持,就非常有影响力了,所到之处势如卷席。冬至这天,饭馆不卖饺子就什么都卖不了了,搞的火锅店都在灰头土脸的卖饺子。而正规饺子店如临大敌,员工不准请假,都在神情紧张地迎候如潮水般的食客。某年冬至,德发长饺子馆就几乎失控,一个女经理急的跳到饭桌上来疏导扑面而来的客人……整个场面就像是一锅翻滚的饺子。
北方人吃大米饭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随时能吃上饺子与此同时。当梦想照进现实,梦想本身就成了现实。饺子的包容性再次得到验证,烧麦应运而生了。我一直认为:馄饨是饺子的堂妹,烧麦是饺子的表妹,而锅贴是饺子的亲妹子。
今天日常生活中的三顿饭,“吃什么”颇费脑筋,我的经验是:当你不知道吃什么时,就去吃饺子,其可行性非常之高。但在冬至这天,是没人讨嫌问“吃什么”了,不言而喻,千人同心——什么都不能阻挡,冬至这天对饺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