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朱氏妇科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已历百年。朱氏三代传承,名家辈出,医术精湛,救人无数,尤其热心医学团体教育事业,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其声望之隆,饮誉全国,称道海外。朱氏妇科由朱南山先生在20世纪初始创,又由其传人朱小南和朱南孙不断融入新说而发扬光大。
创始人:朱南山
创始人朱南山(1871—1938),名庆松,又名永康,江苏南通人,家贫好学,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宗张子和学派,以治时疫重症成名于乡里。1916年应旅沪同乡会之邀来沪行医,因其辨证确切,用药富有魄力,往往一帖见效,人称“朱一贴”。1933年另辟诊所,名“南山小筑”,每日诊治200~300号,门庭若市。在诊疗之余,朱南山热心医学团体及教育事业,中国医学院创办于1928年,朱南山捐出8000块银圆,作为办学和建苗药圃费用。一·二八抗战爆发,地处老靶子路的学院建筑被毁,朱南山执意将这座学院办好,迁址到重庆路,其间,董事会决定由朱南山次子朱鹤皋担任院长。一·二八抗战结束后,朱鹤皋建议将中国医学院私自改为公立,由上海国医公会主办,增聘当时上海的一些著名中医为院董,学校的学生也增至400余人,还增设了中医进修班,开夜校。1935年又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并附设新中国医院,延聘西医,培养学员490余名,遍及全国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
朱南山崇医德,精医术,审证用药,务求其当,善用大方峻剂,挽救危疾,疗效立竿见影。治宗张子和学派,善用汗下祛邪法。晚年求治者以妇人居多,遂以擅长妇科著称,对妇科的论治注重调气血、疏肝气、健脾气、益胃气。他仿仲景十问之意制定了《妇科十问口诀》:“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症;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弄清楚,十全诊治方得准。”
继承者:朱小南
第二代传人朱小南(1901—1974),为朱南山长子,原名鹤鸣,成为朱氏妇科继承人后改名小南。18岁即随父临诊,秉承家学,尽得父传。二十岁即在沪应诊,早年统通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年以后尤擅妇科。1938年,朱小南继任新中国医学院院长,并兼中医妇科教授。朱小南继承其父“治外感务以祛邪为急,利在速哉;治内伤杂病,注重调解脏腑气机,以脾肾为先;对妇科重在肝经脏器”的观点。此外,张从正之“攻邪论”、李东垣之“脾胃论”、张景岳之“阳常不足论”、叶天士之“重视调肝补奇经”以及徐灵胎之“命门元气论”等对他学术思想形成都有较大影响。他的学术论文有《妇人癥瘕证治》《冲任探讨》《阴维阳维探讨》《带脉探讨》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妇产科史》《朱小南医案、医话、医论》等。
朱小南临证尤重切脉触诊,诊乳以审肝气之舒郁,按腹以辨胎孕癥瘕,颇具特色。善治崩漏、痛经、不孕、带下病、产后病等。他指出,脏象、经络、气血与冲任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对于复杂病症,制定了具体治则和方药,如用辛苦芳香法温通瘕聚;用食血虫类药治经脉气滞瘀;以腥臭脂膏之润治秽带精枯;以奇经膏冬季进补治崩漏连绵奇经虚惫等症。
创新者:朱南孙
朱南孙(1921—),原名荣年,为朱小南长女,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她从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深得祖父朱南山先生钟爱,取名“南孙”自是寄望她继承家学、弘扬祖业之意。18岁进入新中国医学院开始习医生涯。大学里,朱南孙孜孜以求,学贯中西。临床实习,她跟随儿科徐小圃、内科丁仲英、妇科唐吉父等名医,侍诊左右,耳提面授,获益匪浅。同时,父亲作为朱南孙的医学启蒙老师,潜移默化,谆谆教诲。1952年,她随父同入上海中医门诊部。自此,她就一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事中医妇科工作。
朱南孙是第三批国医大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攻关、“863” 项目课题及部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多个奖项。她研发的“加味没竭片”于2006年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朱南孙作为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身负前两代名医的学术积淀,再加上七十余年的从医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故有专家认为她“临诊圆机活法在握,辨证论治进退有序,至晚年医术更为精湛”。在学术上古今借鉴,扬长避短,衷中参西,追求创新,提出“审动静之偏向而使之复于平衡”的临床治疗原则,临诊治疗注重“乙癸同源,肝肾为纲”“冲任以通为盛”“阴阳既济,以平为期”,主张以动静观指导临床,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从、合、守、变”的中医妇科临证四法。朱南行医七十余载,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十余部,主要著作有《中医妇科临床手册》《妇科病的中西医治疗》《女科调经要旨》《朱小南妇科经验选》《朱南孙膏方选》等。(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