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又称湿疮,属于癣疮范畴,是一种呈多形性皮疹倾向、湿润、剧烈瘙痒、易于复发和慢性化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病情的长短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枫教授在长期临床中以针药并用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
由于该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中医中药尤显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对湿疹早有认识和记载,最早记载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明确提出了皮肤疮疡发生的病因。湿疹的病位主要在心、脾、肝,湿疹的发生与风、湿、热、瘀都有关系,特别是“湿邪”尤为突出,湿邪贯穿于本病的整个过程。湿为阴邪,湿性黏滞,具有缠绵难愈的致病特点,因此湿疹易发展为慢性疾病。
病例:王某,女,66岁。2018年3月13日就诊于望京医院针灸科。诉湿疹8年余,近2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引起右下肢外侧湿疹发作,患处皮肤粗糙,局部发红,有轻微渗液,伴抓痕,患者因湿疹日久曾反复就诊于北京多家三甲西医院,病情时轻时重,近期湿疹复发,为求进一步治疗遂到我处治疗。患者形体偏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湿疮(湿热脾虚)。
患者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据“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急性期湿热症状明显,方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疖为君药;连翘清热解毒,增强蒲公英的清热解毒作用;茯苓健脾益气祛湿,使湿热之邪得以清利;苍术燥湿健脾,共为臣药。白术补气健脾,顾护脾胃。因脾主运化,脾喜燥恶湿,脾虚则运化水液失司,引起水湿停滞,风湿热毒蕴阻肌肤发为湿疹。桂枝通阳化气,使湿热之邪得阳气的温煦得以运通,同时可以制约连翘、蒲公英的寒凉之性。患者病史较长,伤气伤血伤阴,当归、白芍养血滋阴润燥;桑白皮宣肺止痒,共为佐药;生甘草补益脾胃,缓急止痛,为使药。通观全方,清热之中有补益,清热而不寒凉,治标而兼顾治本。
针灸治疗:风池,完骨穴,中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上、下巨虚,太白,内庭。诸穴常规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风池、完骨疏风通络;中脘穴为腑会交会穴,为胃之募穴,其位处中焦,沟通上下焦;阳陵泉理气健脾,调理气机;太白为脾经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补脾健脾功效;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合治内腑,二穴配伍增强健脾祛湿的功效,患者病程较长,兼虚兼瘀;血海活血通络养血止痒;上、下巨虚、内庭等穴,清热通腑,泻火通络。诸穴合用,健脾祛湿,调理气机,活血养血,通络止痒。
患者针药并用治疗6天后,右下肢湿疹处瘙痒明显减轻,7天后瘙痒感消失,局部皮损渗液减轻,2个疗程后,患者明显好转,3个疗程后基本痊愈。(朱琳琳 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