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皮肤病>冻疮>正文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冻疮是临床常见病证,发生部位多在手、足、耳、面部,主要表现为局部红斑或硬疱,触之僵硬,感觉减退,有麻木、疼痛感,甚者破溃,损伤筋骨,轻者愈后不留瘢痕,重者可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中医治疗冻疮的方法较多,如有医者用经霜茄子秆煎汤外洗患处,取得较好的效果。然用针者亦有之,如贺普仁在《火针疗法图解》中说:“中脘……火针刺之,有温暖中阳、通达四肢之效,为冻疮要穴。”[2]本文主要探讨火针中脘治疗冻疮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运用此法提供更明确的依据。
 
1 病因病机及治则
冻疮是人体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为寒邪所侵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损伤,临床易复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冻疮触犯严寒伤,气血肌肉硬肿僵,凉水揉溻觉热散,大忌烘火立成疮。”说明冻疮的起因为外感寒邪,致气血凝滞,肌肉肿硬,如失治误治,还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针灸甲乙经》云:“(邪气)所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3]说明人体内在阳气不足,失于温养,易发手脚寒凉,再加外寒侵袭,人身之阳无力御寒于外,则脉中之血凝而留滞,发为冻疮。李凤芝等[4]研究发现,冻伤后大鼠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及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均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冻伤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坏死。临床表现为初起局限性红斑,自觉痒痛,遇热则重,继而皮肤肿硬、破溃,创损深重,甚者可损伤筋骨。冻疮治疗以温经散寒、补阳通脉为原则[5],临床又有兼气虚、阳衰者,分别以益气、回阳法治之[6]。禁止受冷后即进暖屋,或热水浸洗,或火烤。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2 中脘穴位考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针灸甲乙经》载中脘又名“太仓”“胃募”[3],《备急千金要方》多处以“中管”名之。《千金翼方》云:“主心腹诸病……灸百壮。”《针灸大成》云:“灸二七壮,止二百壮。”众多医学古籍皆言中脘可灸,且灸量较大,说明中脘穴宜灸且宜多灸。此穴解剖位置与胃相近,胃部的生理功能多依靠胃中阳火推动,故而灸之以温胃部,也是顺应人体生理特性而治之。现代医家亦认为此穴可灸或用火针刺之,治疗多种因阳气不足或气机不利导致的病证[2]。关于中脘的临床效用,《备急千金要方》载其可治:“心痛难以俯仰,目黄振寒之黄疸,胁下坚痛,腹胀不通大便硬,小肠有热尿黄,不能食病之寒中伤饱,食饮不化。”[7]《针灸大成》载其:“主五膈……心痛,身寒。”可见中脘治疗疾病范围广泛。关于穴位的治病机制,童晨光等[8]研究表明,背俞穴和腹募穴与内脏均通过脊神经节形成直接的神经通路,可治疗相应脏腑病。王桂玲[9]用中脘穴治疗胸腹疾病、经筋病、神志病等,疗效显著。
 
3 火针源流
火针,即焠针。针刺时,除了烧针令通红,针刺深度亦需随症变化,以适宜为度。《黄帝内经》中用火针治疗筋痹、骨痹等,治疗经筋病证较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用其治疗痈疡等外科疾病。至宋代及以后,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将火针疗法用于治疗内脏疾病,如火针刺肺俞治疗哮喘、火针微刺肾俞治疗腰痛等,使其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现代医家将火针应用于经筋病及皮肤、痈疡等外科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贺普仁先生善用火针治疗内科杂病及疑难病,如其用火针灼烙之功能治疗胬肉攀睛,用其散结之功能治疗妇科卵巢囊肿,用其温化之功能治疗冻疮等,贺普仁先生认为火针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的作用[10]。对于因寒所致痛证,可祛寒除湿,痛经止痛;对于麻木之症,可助阳益气,解除麻木。现代研究表明,火针可使血流速度加快,血流态势好转[10],火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并增强组织代谢,有利于病理物质的消散[11]。
 
4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机制
笔者认为火针中脘治疗冻疮的机制可从以下3个方面论述。一是火针中脘可补中阳而暖形骸。中阳得充,则上可温养手部及耳面,下可达双足,温化寒厥。二是激发交会四经经气。中脘为八会穴之腑会,又是手少阳、手太阳、足阳明和任脉交会穴。针刺中脘,以上经脉经气得以激发,经脉所过部位如面颊、耳部、手指、足趾之气血脉络得以激发疏通,通则不痛,通则不肿。三是畅腑健胃助生化。气血生化旺盛,内可荣养机体,外可遣散邪气。
 
4.1 补中阳而暖形骸
人身之气分阴阳,具有温煦与凉润的作用,而气的温煦作用是指阳气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12]。人身之阳对机体的生命活动有推动作用。经脉循行,气血涌动,皆赖阳气鼓动;四肢举步,掌指之摄握,靠阳气之通达;六淫之气,赖阳气以御;呼吸、食饮、寤寐之能,借阳气以行。通过火针刺激中脘穴可将一定热量送入体内,激发、鼓舞人身之阳气,进而温养人体脏腑、四肢、官窍,鼓动血行,祛散寒邪,使机体之生化收藏转复如常,如此则疾病可疗,冻疮得愈。
 
4.2 激发四经之气
中脘是4条经脉之交会穴。手太阳小肠经所过有小指、胃、面颊、耳部、目下眶骨、鼻部、颧部;手少阳三焦经所过有手小指、次指、耳部、面颊部;足阳明胃经所过有鼻、颐(下颌部)后下廉、胃部、耳周、下肢外侧部、足大趾;任脉所过“上颐,循面”。可见,交会四经所过部位均有面部。除任脉外,其他三经皆过耳部,四经所过还有上肢、手指、下肢及足趾部。故刺激中脘穴可激发四经经气,使所过部位之气血得以运行、输布、渗灌,使局部新陈代谢顺畅有序进行,加快冻疮愈合,有效改善冻疮症状。
 
4.3 畅腑健胃助生化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可见,脾胃通过对谷物纳熟、运化之功能,化生气血濡润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脾气宜升,胃气宜降,升降相因,若脾胃纳熟、运化失常,通降失度,则变生消化、气血、虚损诸病,如腹胀、呃逆、呕吐、疳积、脱肛、痿证等。中脘为胃之募穴,可畅腑气,健胃气。腑气通,胃气和降,上逆诸病可疗;胃气健,气血生化有源,气充血旺而身得荣养,局部病变得以濡养则不痛,气行血运,通则不肿,冻疮渐愈。孙治安等[13]研究发现,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多,加强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利于冻疮愈合。
 
5 典型案例
患者,男,26岁,2019年11月27日初诊。主诉:每逢冬季双耳硬肿痒痛10年,发现右耳垂硬肿伴刺痒3d。患者既往10年间冬季常因受寒而双耳硬肿,重则溃烂流黄水,近半个月因工作晚归,且常于夜间锻炼。3d前晨起后发现右耳垂硬肿,遇热刺痒,遇寒则僵硬麻木,体畏寒,欲热饮,纳寐可。平素不喜食肉,逢冬季食肉少则双耳肿硬麻木甚则破溃,食肉多则症状轻。舌淡暗,苔薄白,脉沉迟。诊断:冻疮,属阳虚寒凝证。治以温阳散寒,行气活血。操作方法:取穴中脘,碘伏消毒穴位后,选用直径0.8mm的中粗火针,用酒精灯烧红后,用缓刺法刺入中脘约25mm,留针10min。3d后复诊,患者右耳垂处硬肿消退,结痂欲脱,已不刺痒,再于中脘穴火针治疗1次,刺如前法,留针10min,嘱患者做好保暖,务必禁止夜间锻炼。2d后三诊,患者右耳痂块已脱落,皮肤恢复如常。
 
按语:该患者平素不喜食肉,营养摄入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故卫阳气虚,逢冬季严寒之时无力抵御寒侵而发冻疮。另外,耳部久露在外,常受风寒,卫阳不足时首当其冲,受寒而病。再者,患者工作晚归,本已气耗体乏,又于夜间寒重时锻炼,不仅无补益之功,更增内耗之弊,正虚邪盛,寒凝于耳,气血失运,故而硬肿麻木。火针中脘穴可补阳于中,用缓刺法使热力更盛。中阳强则卫阳充,四肢官窍亦得温养。血得热则行,经脉气血运行加快,散瘀消肿,硬块自平。针刺中脘可健运脾胃,助生精血,增强营养。嘱患者停止夜间锻炼,做好保暖,外无寒扰,内阳渐复,营养渐足,则诸症悉消。
 
6 小结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冻疮发病率有所降低,但特殊人群中如阳虚体质之人,长时间从事户外劳作及寒冷作业之人,冻疮依然常见。运用火针中脘治疗冻疮,刺法简单,治疗费用较低,在冻疮的预防及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李冬 王爱国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一篇:冻疮非冻伤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