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刘某某,女性,54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诉1年前开始逐渐出现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多次至心内科门诊就诊,数次查心电图、心肌心酶、pro-BNP未见异常,2016年10月行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夜间可低至41次/分,ST-T段未见明显抬高。经治疗后效果不佳(具体不详),遂来就诊。
02 【首诊证候】
主诉:反复心慌1年。
03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心悸(阴血不足,阳气不振)。
西医诊断:心动过缓。
处方:
04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精神尚可,诉心悸胸闷气短较前稍减轻,活动时仍自觉加重,失眠较前改善,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有齿痕,脉细缓无力。处方:炙甘草20g、生姜5g、桂枝10g、党参15g、生地黄20g、麦冬15g、黄芪25g、薤白10g、丹参15g、桔梗10g、枳壳10g。水煎服,共14剂。
三诊
患者精神可,心悸胸闷气短明显改善,自觉活动时加重程度较前减弱,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较前稍有力。处方:炙甘草20g、生姜5g、桂枝10g、党参30g、生地黄20g、麦冬15g、黄芪25g、薤白10g、丹参15g、桔梗10g、枳壳10g。水煎服,共14剂。
共诊近三月,患者诉心悸气短胸闷明显改善,经治疗后心率较初诊时提高,疗效显著。
05 【按语】
患者表现以自觉心中动悸,动则加重为主,符合中医“心悸”范畴,《素问·痹论》言:“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此辩证为阴血不足,阳气不振证,缘患者素体虚弱,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不足,脏腑失调,心神失养,故心悸怔忡,表现为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舌淡脉细的心阴虚证及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苔白的心气虚证。故治疗上,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为法,拟炙甘草汤加减,方中生地黄为君,以滋阴养血,以“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臣以炙甘草、党参、黄芪补益心气以定悸;佐以麦冬滋心阴,以增生地黄之效,桂枝、生姜、薤白温通心阳,诸药相伍,以致阴血充足,阳气旺盛,以定悸复脉。二诊患者诉症状有所缓解,但自觉活动时仍加重,遂酌加丹参以活血祛瘀,桔梗、枳壳以开宣行滞。三诊患者诉症状以明显减轻,遂效不更方,继服前方。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为补养阴阳气血之方。因阴血虚不能充盈血脉,阳气虚不能鼓动脉管,故心失所养,发为心悸少气者,此方宜之。《丹溪手镜·悸》曰:“有气虚着,由阳明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心悸脉代,气血内虚也,宜炙甘草汤补之。”此方气血双补,滋而不腻,温而不燥,相得益彰。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作者:罗康瑞,指导专家:陈朝俊 主任中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