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具有传染性、人群易感性等特点。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稳定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肺部残余炎症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对6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进一步防治普通型新冠肺炎提供临床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10—20日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6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33~84岁,平均(59.7±13.72)岁;病程2~21d,平均(11.33±5.58)d。湿毒郁肺证28例,寒湿阻肺证32例。湿毒郁肺证患者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32±14.64)岁;平均病程(11.89±6.12)d。寒湿阻肺证患者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91±12.97)岁;平均病程(10.84±5.11)d。两种证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的中医诊断标准[2]。(1)临床分型。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重型:出现气促,呼吸频率(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300mm Hg(1mm Hg=0.133kPa)。符合上述任何1项即可诊断。危重型: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且需重症监护。符合上述任何1项即可诊断。(2)中医辨证分型。湿毒郁肺证: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寒湿阻肺证:低热,身热不扬,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2 临床信息采集
入院当天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候及临床特征等临床资料,并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肺部CT等辅助检查。临床资料固定由2名医师采集;辅助检查由本院检验科统一检测;肺部CT由本院放射科统一检查,并由放射科主任统一审核报告。
3 临床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6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及临床特征(中医症状分布、舌象分布)及辅助检查指标结果,比较主要证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IL-6水平。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M(Q1,Q3)])进行统计描述,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合并基础性疾病分布情况6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27例,占45.00%,其中高血压病10例(16.67%),2型糖尿病9例(15.0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例(5.00%)。见表1。
表1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分布情况[例(%)]
表2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例(%)]
(3)舌象情况舌质以淡红舌最多见,共36例(60.0%),其次为红舌,共17例(28.33%),暗红舌7例(11.67%)。舌苔以白腻苔最多见,共22例(36.67%),其次为白厚苔,共15例(25.00%),黄腻苔10例(16.67%),薄白苔7例(11.67%),少苔5例(8.33%),黄厚苔1例(1.67%)。舌体胖大5例(8.33%)。见表3。
表3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舌象分布情况[例(%)]
(4)辅助检查指标分布情况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正常,也可增高或降低,较多患者存在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值,C-反应蛋白、IL-6高于正常值,部分患者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正常值。见表4。
表4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辅助检查指标分布情况
(5)主要证型辅助检查指标比较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毒郁肺证患者IL-6水平高于寒湿阻肺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证型辅助检查指标比较
注:与寒湿阻肺证比较,▲P<0.05。
4 讨论
本研究根据6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分析普通型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临床特征、合并基础性疾病情况、辅助检查指标等。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较短,以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为主。合并基础性疾病患者占45.00%(27/60),以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多见。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乏力、喘气、口干等,其中咳嗽最为多见,占75.00%(45/60),其次是发热,占68.33%(41/60);乏力占58.33%(35/60);喘气占50.00%(30/60);无痰占43.33%(26/60)等。舌质以淡红舌为主,占60.00%(36/60),舌苔以白腻苔为主,占36.67%(22/60),其次是白厚苔,占25.00%(15/60)。辅助检查示部分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正常,可升高或降低,多数患者存在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值,C-反应蛋白、IL-6高于正常值,部分患者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正常值。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毒郁肺证患者IL-6水平高于寒湿阻肺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是一种多肽物质,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节作用,是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是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后由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分泌的多效性细胞因子[3],其参与募集免疫细胞浸润肺部,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出现不良预后的指针[4]。
本研究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证属湿毒郁肺,寒湿阻肺,湿邪壅盛,阳气偏虚,正邪交争不明显,正气无力抵御疫邪,故表证不明显,以咳嗽,无痰或少痰,身热不扬(中低热),不伴恶寒为主,伴便溏、纳差、腹胀、头重等症状。《温热论》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为华盖,疫毒邪气易侵袭人体肺卫,导致肺气上逆,发为咳嗽。王永炎院士认为,新冠肺炎基本病机为疫毒湿寒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损伤正气,导致气机痹阻,升降失常,故咳嗽表现为无痰或少痰[5]。仝小林院士[6]结合武汉地区气候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属“寒湿疫”,病机为寒湿伤阳,阻遏气机,故大多患者身热不扬,不伴恶寒,故发热多为“中低热”。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湿邪困脾闭肺,脾运化不畅,肺宣降失常,则出现全身倦怠、乏力、喘气、气短等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胃肠属阳明,湿邪郁闭化热,湿热成毒,阳明腑实不通,则出现口干、便秘、咽痛等症状。武汉地区多江河湖泊,冬季多雨,湿气较重,多湿邪致病,湿邪具有重浊、黏腻的特点,脾喜燥恶湿,脾胃受损,纳运失常,则出现便溏、纳差、腹胀、头重等症状,舌象以淡红舌、白腻苔多见[7]。
综上所述,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病位主要在肺、脾;主要病机为寒湿阻遏,邪从热化,或感湿热,湿热化毒,湿毒郁肺,气机不畅;肺脾气虚,气耗阴伤。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乏力、喘气等症状;致病特点为寒、湿、热、毒、虚。但本研究样本数量相对较少,仅对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对疗效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清泉,夏文广,安长青,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的思考[J].中医杂志,2020,61(6):463-464.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J].天津中医药,2020,37(3):242-246.
[3]樊淑珍,马俐华,闫乐.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3):239-243.
[4] 吴润东,尹梅梅,张凌娟.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天然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OL].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2020-03-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5.1070.N.20200402.1207.006.html.
[5]范逸品,王燕平,张华敏,等.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中医杂志,2020,61(5):369-374.
[6]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等.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中医杂志,2020,61(6):465-470,553.
[7]徐波,范存愈,邹义龙,等.46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中医证候学分析[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6[2020-03-24].https://doi.org/10.13422/j.cnki.syfjx.20201029.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夏方妹 徐敏芳 赵勇 谢敏 李会敏 华川 左新河
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