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明代传染病学家吴又可探究疫病的病因,提出:“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气”,清代医家杨栗山继承并发展了吴又可《温疫论》的杂气学说,认为疫病为感受“非时行之气”而来,定义杂气为“非温非暑,非凉非寒,乃天地间另为一种疵疠旱潦之毒气”。古无“瘟”字,“温”即是“瘟”。杨栗山所谓温病,实为瘟疫,与当代的急性传染病相当,不可与“四时温病”相混淆。
中医对瘟疫之邪有“疫气”“疠气”“戾气”“杂气”“异气”之称。通过《汉语词典》词汇解释,我们可以知道:“疫”通“役”,就是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劳役、兵役;“疠”的意思是:恶疾、瘟疫、恶疮、杀;“杂”通“异”意思是:不同的、另外的、特别的;“戾气”的意思是:是暴戾之气,一种残忍,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
总而言之,疫病的病因,可称之为“异气”,古代医家概括出它的特点:1.外来的,发展迅速、毒性强,有剧烈传染性的;2.不同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的治病因素。
“秽”和“毒”是疫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秽”“毒”是疫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这里的“秽”,是“秽浊”。在《汉语词典》,“秽”的解释是:肮脏、腐烂、杂乱;“浊”的解释是:不干净、混乱、黏腻;两个字是近义词,“秽浊”指的是,肮脏腐败、混乱。因而“秽”具有导致物质腐败、混乱的特性。
异气侵入人体,使得气血津液运行秩序混乱,瘀滞的气血津液感秽浊之气,迅速转化成为腐败肮脏,类似于食物腐烂发霉,化为秽浊。也就是说,“秽浊”具有感化性,可以使瘀滞的气血津液化为秽浊。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于智敏在《中医学“毒”的病机研究》一文中总结了“毒”的特点:“诸病暴烈,竟相染易,皆属于毒”“诸病重笃,伤神损络、败坏形体,皆属于毒”“诸邪秽浊,皆属于毒”“诸邪迁延,蕴积不解,皆属于毒”,揭示了毒的产生,即各种致病因素在人体内蓄积日久,聚而不去,造成人体气血津液混乱、腐败,形成“秽浊”,最终化而为“毒”。
《金匮要略心典》有“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更指出了“毒”形成的关键在于郁滞不通。
“秽者芳之”“毒者解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正治之法,概括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那么,“秽”“毒”的正治之法是“秽者芳之”“毒者解之”。
芳香类药物,可以直接驱逐秽浊,疏导气机,更是清正之气,清正则复本,恢复秩序,是治疗秽浊之气侵犯人体的最合拍药物。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本草纲目》也指出“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芳香,以脾胃喜芳香也”,《本草问答》有云“香善走,故透达经络脏腑而无所不到”,陈自明《外科精要》曰“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大抵疮疡,多因荣气不从,逆于肉里,郁聚为脓,得香之味,则气血流行。”
芳香类药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毒者解之,“解”字,包含了防止毒的生成、分解降毒、排毒出外三方面。
“解”,分解也。毒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在外常依附于六淫,与其他邪气相夹侵害人体,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诸温挟毒”“毒附湿而为灾”。在内毒往往依附于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积滞等,而形成痰毒、瘀毒、粪毒、溺毒等各种毒,这些内毒又构成新的病因,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病变。
治疗附着于人体之毒,应将毒与所依附之邪清除,使毒分解,毒无所依,毒性自然下降。
“解”,排解也。把毒排出体外,一是要针对毒的不同部位,就近引导,给毒以出路,或宣透解毒、或化瘀解毒、或通下解毒、或疏利解毒、或芳化逐秽解毒等;二是要注重调整自身的抗毒能力,增强体质,扶助正气,或升阳、或益气、或养阴,方能驱邪外出。
疫病的治疗,防止毒的形成、分解毒邪、防止传变、排出毒素,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 (陈垚 赵海方 刘秋江 王同汉 曾科学 李典鸿 王清海 黄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