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的小宝1周前因受凉流涕,发热、打喷嚏,口服西药效果欠安,遂寻求中医医治。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经医生辨证后,确诊小宝为风寒型伤风,主张中药药浴医治,在继续医治5天后,小宝伤风康复。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门诊的常见多发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见,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该病多由外感风邪所造成的。婴幼儿发病时症状大多较重,以发热恶寒、咳嗽、流涕为主要体现。西医在医治上以解热镇痛及对症医治为主,一起加用抗生素。因为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功用未完善,加用抗生素易伤及脏腑,并发生耐药性及毒副效果。
中药药浴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煎水,滤渣取液,选择恰当温度,经过对皮肤、经络、穴道的影响和药物的透皮吸收,到达物理及药理效应。并经过药浴由外至内,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谐和气血、祛除病邪,康复人体正常机能。
药浴方药与内服药一样,需求依据病况、体质等辨病辨证,选用艾叶、生姜、柴胡等不同方药,装袋备用,使用时,将药物放入清水中煎煮,然后滤出药液加清水制造,坚持药液温度在38~40℃,每天洗浴1次,1次15~25分钟,可依据小儿的耐受才能恰当调理水温文药量,以到达汗出为佳。
该院儿科副主任陈爱明介绍,小儿腠理疏薄,肌肤娇嫩,皮肤含水量高,亲水性强,药物透皮吸收性强,药浴更易发挥医治效果。该疗法直接效果于皮肤,于洗浴中医治,舒适无痛苦、毒副效果小、安全性高,可补偿小儿服药困难、静脉给药不合作等缺乏,避免添加肝脏、肾脏担负,一起体外施药还可削减对消化道的影响,易为患儿及家长承受。(魏晓燕 张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