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穴位>三阴交>正文

三阴交 相对穴理论 三阴交与悬钟常用穴

从经穴效应角度探讨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的内在关系

相对穴的应用从古至今内容丰富 [1 ] , 但缺乏一定 系统性。杨志新教授在大量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 础上进行总结, 提出 “相对穴” 理论, 并著书 《相对穴及 临床应用》 。书中总结 35 对相对穴的临床应用, 随后 不断添加, 至今已达 40 对 [2 ] 。笔者以三阴交 - 悬钟这 组相对穴为例, 从经穴效应角度分析其内在关系以建 立相对穴与经穴效应的关系, 不断完善相对穴理论, 为 相对穴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翔实的理论基础。

1 相对穴理论

“相对穴” [3 ] 指存在于人体四肢躯干的部分腧穴, 两者一个在阴经, 一个在阳经, 或阴阳相对, 或阴阳表 里相对, 同时选用可发挥增效协同作用, 从而阴阳并 治, 气血同调, 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三阴交 - 悬钟治疗 病证广泛且疗效显著, 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相对穴之 一, 故本研究选三阴交 - 悬钟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2 经穴效应理论

经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 位, 是针灸取效的关键, 经穴通过发挥经穴效应尤其是 经穴效应特异性而取效。 经穴效应特异性 [4 ] 是指经穴与非经穴、 非穴比较, 不论是其本身的形态结构、 生理病理反应还是其刺激 效应、 治疗效应都具有一定特异性。现代学者普遍认 为针灸取效的关键在于经穴效应特异性, 三阴交 - 悬 钟协同应用疗效显著, 可能存在特定的内在经穴效应 关系, 掌握其基本规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3 从经穴效应角度探讨三阴交 - 悬钟的关系 有学者 [5 ] 研究表明: 经穴效应特异性体现在循经 特异性、 部位特异性、 脏腑特异性、 病证特异性及神经 节段特异性 5 个方面。本研究就从以上角度对相对穴 三阴交 - 悬钟的关系分析如下。

3. 1 循经特异性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就是对经 穴效应循经特异性

[6 ] 的高度概括, 即同一条经脉的腧 穴具有主治本经、 本脏或本腑病症的作用。传统针灸 腧穴理论中的特定穴就是其典型代表, 如 《难经》 中明确指出五腧穴的循经特异性 , 《难经·六十八难》 载 “井主心下满, 荥主身热, 俞主体重节痛, 经主喘咳寒 热, 合主逆气而泄” 。而三阴交、 悬钟也具有其特定的 循经特异性。

( 1) 三阴交: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 , 《灵枢·经 脉》 载 “脾足太阴之脉。……入腹, 属脾, 络胃, 上膈, 挟咽, 连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 复从胃别, 上膈, 注心 中” 。三阴交可治疗肠鸣腹痛、 泄泻便溏、 月经不调、 失眠健忘以及瘾疹等足太阴脾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疾 病, 体现了其经穴效应的循经特异性, 同时体现了这种 循经特异性是通过经络作为媒介实现的 [7 ] 。

( 2) 悬钟: 悬钟穴属足少阳胆经 , 《灵枢·经脉》 中 记载着其循行经过颈、 肩、 胸腹、 胁肋, 最后过膝腿入 足。悬钟可治疗颈项强痛, 胸腹胀、 胁肋痛, 膝腿痛, 中 风后遗症等足少阳胆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疾病, 体现了 其经穴效应得循经特异性。

三阴交、 悬钟均有其各自的循经特异性, 但三阴交 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足三阴交会穴, 与肝、 脾、 肾三经之 气相通, 悬钟穴属足少阳胆经为“足三阳络” , 理胆、 胃、 膀胱三经之气。肝、 脾、 肾与胆、 胃、 膀胱互为表里, 经气相通, 故两者同用不仅从其循经特异性上有协同 增效之功, 亦可阴阳并治, 气血同调从根本上治疗疾 患, 恢复机体阴阳平衡。

3. 2 部位特异性 部位特异性是指经穴对机体特定 部位的特异性调控作用,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 腰背 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就是典型表现。

( 1) 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 脾、 肾三经的交会穴, 且 三条经脉皆循行且过小腹, 有“小腹三阴交” 之说, 为 治疗小腹, 尤其是治疗妇科病变的常用要穴。因此, 三 阴交与腹部尤其是小腹部具有特异性的关系。

( 2) 悬钟: 悬钟虽无明确的经穴部位特异性体现, 但其为足三阳络, 足少阳胆经循行过胁肋, 足太阳膀胱 经循行过腰, 足阳明胃经分支入缺盆。且《针灸捷要》 中记录了悬钟穴治疗腰腹和胁肋部痛证、 妇科病等 [8 ] 。 也可以初步判断悬钟与腰腹和胁肋部存在特异性关 系。 三阴交与悬钟均与腹部存在部位特异性, 证明两 者在经穴部位特异性方面存在相关性, 两者同用可提 高腹部疾患和妇科疾患的治愈率。

3. 3 脏腑特异性 脏腑特异性是指经穴对机体特定 脏腑的特异性调控作用, 强调经穴与脏腑之间的对应 关系, 背俞穴就是其最好的体现。

( 1) 三阴交: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 又为肝、 脾、 肾三经交会穴, 可调理肝、 脾、 肾三藏之气, 疏肝以调节 全身气机、 健脾以资后天之源、 补肾以养先天之气, 三 脏同调, 使病得愈。

( 2) 悬钟: 悬钟属足少阳胆经穴, 为足三阳络, 可 联系足三阳经, 可泄胆火、 清髓热、 祛风湿、 通经络, 与 胆、 胃关系密切。又为八会穴之髓会 , “髓者, 骨之精 气也” , 肾主骨, 故对肾脏存在特异性调节作用。 因此, 三阴交对肝、 脾、 肾三脏有特异性调节作用, 而悬钟又与胆、 胃、 肾三脏密切相关。肝胆、 脾胃脏腑 一一对应, 且两者又同与肾相关, 故三阴交 - 悬钟在脏 腑特异性方面具有相关性。

3. 4 病证特异性 病证特异性简单来说就是指某一 经穴对人体的特定病证或疾病具有特异性的调治作 用, 如 《难经·四十五难》 提到的八会穴 : “腑会太仓, 脏会季胁, 筋会阳陵泉, 髓会绝骨, 血会膈俞, 骨会大 杼, 脉会太渊,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 , 皆是经 穴病证特异性的表现。

( 1) 三阴交: 三阴交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 用, 从古至今多次被提及 。《金针王乐亭》 中记载 : “三 阴交……为治血之要穴 ” , 《杂病穴法歌 》 : “呕噎阴交 不可饶 ” , 《太平圣惠方 》 : “三阴交……主膝内廉痛, 小 便不利” 。现代临床研究显示, 三阴交穴是治疗中下 焦疾病的首选穴, 同时又是妇科理血调经的要穴, 常用 来治疗消化系统病症、 泌尿系统病症及妇产科病症 [9 ] 。 ( 2) 悬钟: 悬钟又名绝骨, 为八会穴之髓会 , 《难 经》 云 : “髓会绝骨, 髓病治此” , 《难经本义》 中提到 “诸髓皆属于骨” 。又有《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下》 载: “ ……悬钟主髀筋急螈, 胫痛……主疬热欲呕…… 主腹满 ……” , 《针灸捷要》 中也载有悬钟穴可治疗妇 科疾患和下肢痿痹。

三阴交与悬钟均可有效治疗中下焦疾病, 又同为 下肢痿痹的常用穴。两者同时取用可增加疗效、 缩短 病程 [10 ] , “金针” 王乐亭发现绝骨透阴交治疗中风效果 好, 魏凤坡擅长悬钟透阴交。因此, 三阴交 - 悬钟在病 证特异性方面存在相关关系。 3. 5 神经节段特异性 神经节段特异性是指经穴因 其所属神经节段的不同而对其所属神经阶段所支配的 脏腑、 肢体有特异性的调控作用。 ( 1) 三阴交: 三阴交浅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 深 层后方为胫神经( 神经纤维来自 L5 ~ S1 神经节段) , 胫神经于腘窝以前与腓总神经合而为坐骨神经 [11 ] 。 ( 2) 悬钟: 悬钟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 腓深神经( 神经纤维来自 L4 ~ S1 神经节段) 的分支, 腓深神经为腓总神经分支, 而腓总神经于腘窝以前与 胫神经合为坐骨神经 [12 ] 。 有学者 [13 ] 认为经穴所属神经节段支配空间是其 产生的调节作用的根本, 而三阴交的深层神经与悬钟 的深层神经同属于坐骨神经分支, 共同支配小腿及足 的全部肌肉以及大部分皮肤感觉( 小部分由隐神经支 配) , 且两者基本属于同一神经节段。故相对穴三阴 交 - 悬钟具有相同的神经节段, 二者同用, 可发挥协同 增效作用。

4 讨论

本文以相对穴三阴交 - 悬钟为例, 从经穴效应角 度探讨相对穴三阴交 - 悬钟的内在关系, 以进一步探 讨相对穴与经穴效应的关系, 丰富和发展相对穴理论。 经穴效应特异性是经穴效应的表现之一, 其特异性体 现在循经特异性、 部位特异性、 脏腑特异性、 病证特异 性及神经节段特异性 5 个方面, 而相对穴三阴交 - 悬 钟的内在关系具有上述 5 个方面的特征, 即相对穴三 阴交 - 悬钟具有内在的经穴效应特异性( 即经穴效 应) 。可初步提示相对穴与经穴效应相关。 本研究以相对穴三阴交 - 悬钟为切入点, 从经穴 效应角度探讨两穴的内在联系, 尝试建立相对穴与经 穴效应的关系, 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对穴理论。但由于 资金、 时间等关系本研究仅涉及三阴交 - 悬钟这一组 相对穴, 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运用相对穴理论挖掘其他相对穴的内在关系, 并适当 增加动物实验以逐步分析其内在机理, 将相对穴理论 与经穴效应理论两者结合, 不断发展相对穴理论, 为相 对穴的的临床应用及国际推广提供更为翔实的理论基 础。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作者:辛思源 庞嘉 郭建恩 赵印涛 王培 刘玉祁 李春华 张欢

上一篇:脸面浮肿可揉按小腿的三阴交穴

下一篇:三阴交穴位详解视频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