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穴位>穴位详解>正文

腧穴的结构与功能 物理力学和能量学对腧穴的结构与功能探索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输注出入,并反映出脏腑疾病的部位。腧穴的具体结构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检测方法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在探索腧穴具体结构和经络传输的过程中,发现腧穴具有电热物理学特性,经络循行过程中存在着电热能量传输,经络能量传输伴随局部细胞分子化学变化和生物信息传递。笔者基于物理力学和能量学对腧穴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新的探索。
 
腧穴的结构与功能
 
腧穴的结构
 
腧穴古称“骨隙”和“气府”,有学者认为腧穴是人体组织之间的腔隙。在经穴电阻特性研究影响下,大多学者认为腧穴是体表的一个点区域,其作用范围是以点为中心,半径2~5毫米圆形区域,经络是连接腧穴的闭合传导通路。
 
随着认识角度的转变,在实体组织解剖学基础上,有学者认为腧穴是以体表穴区为底、垂直于皮肤并指向身体内部的类圆柱三维立体结构,包含皮肤、肌肉、淋巴、血管、神经等实体组织。
 
随着显微成像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的提高,从微观角度,通过细胞分子化学信号传导对腧穴的实体结构研究发现,腧穴局部存在大量肥大细胞和镓离子,是神经、血管丰富且三磷酸腺苷能量高代谢的区域。穴位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认识角度的不断深化决定了腧穴结构的认识仍然需要不断探索。
 
腧穴的功能
 
近年来提出的“经络能量共振传输”假说阐述了腧穴功能性的一面,补充了腧穴认识上的不足。经络能量共振传输是以一个穴位作为一个振动感应器,与诸多个具有相同能量波谱的腧穴构成的能量传输系统。每条经络和其对应的脏腑存在着固定的能量波谱,当对穴位进行一定机械动能刺激时,如捻转或提插,腧穴会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并扩散到同等频率和(或)振幅的腧穴,这一腧穴又产生相同振动,传递给下一个腧穴,这个过程被称为能量共振传输。共振是能量传输的一种方式,是指同一经络穴位间具有的间续性的能量传输方式,是独立于淋巴、血管、神经之外的传输通路,但它同时需要借助实体结构传递能量并带动生物信息传递。
 
由此推测,腧穴是一个能量聚集和释放的场所,经络即是能量传递和转移的通路,腧穴接收到一定刺激,开始聚集或释放能量,通过经络线路传导能量变化的信号,从而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腧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腧穴具有两面性,形态结构是腧穴阴性的一面,解释了腧穴的本体属性是物质,是具有解剖结构的物质实体;动态功能是腧穴阳性的一面,本质上是能量。能量是固有物质运动变化的量度,所以腧穴的结构与功能是对立统一关系,结构是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功能是结构改变的条件。
 
影响腧穴功能的因素
 
影响腧穴功能发挥的直接因素是针刺刺激,针刺是对腧穴施加能量的过程,需要一定刺激量才能启动针刺反应。针刺刺激量是同一时间段多个腧穴获得的能量总和,单个腧穴获得的总能量与单位时间所获得的能量、能量传播速度和能量积累时间有关。
 
速度
 
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能量跟手法频率、手法力度有关。手法力度是指施加者的指力和腕力,手法力度大,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能量多;手法频率越快,单位时间内输出和传导的能量越多。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或振动的次数,一般认为120次/分钟及以上为高频率,60次/分钟及以下为低频率。有研究观察不同捻转频率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波幅的影响,发现捻转频率为120次/分钟对胃运动波幅起促进作用,捻转频率为60次/分钟对胃运动波幅起抑制作用,可见高频率与低频率会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能量传播速度与手法频率呈正相关,手法频率越高,能量传播速度越快。能量可以通过一些神经元信号传导,有研究发现,神经元的兴奋性与针刺频率相关,随着手法频率的加快,放电神经元个数增加。
 
能量传播速度与腧穴本身的电特性有关。电特性又称电阻抗特性,即与非腧穴的局部组织相比,腧穴能够呈现出低电阻、高电流的特性。低电阻特性保证了腧穴能量传播的通畅性,加快了经络之间能量传播速度,但是这种特性极容易受到皮肤角质层厚度、皮肤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方向
 
近年来兴起的“北半球针刺左漩涡”假说是指进针后人体局部出现一个气血漩涡,这个漩涡会因为地球自转而形成左漩涡,并且具有一定的能量,推动气血沿经脉走行方向移动。地球的自转会产生“地球自转偏向力”,在北半球上,地球的自转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于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形成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漩涡。
 
人体经络传输也存在相同的规律,十二经络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至足厥阴肝经,最后流注回手太阴肺经,循环无端。结合十二经脉走向规律,左侧手太阴肺经至足厥阴肝经形成3个逆时针循环,右侧手太阴肺经至足厥阴肝经为3个顺时针循环。
 
针刺方向会影响针刺效应,在经气本身循行运动的前提下,顺应经气循行方向针刺,针刺效应最大。有研究发现顺经灸与逆经灸大鼠足太阳膀胱经均能抑制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浆内皮素1的释放,促进血浆一氧化氮的释放,改善大鼠寒凝血瘀症状,顺经灸的治疗效应优于逆经灸。同样是增强能量,顺应能量传输方向施加能量才能获得针刺疗效最大化。
 
针刺方向还涉及立体的针刺角度和针刺深度。腧穴是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电阻,从矢状面上可以看到腧穴的分层组织,各个组织层的组织结构、厚度与密度不同,所以导电性也不同,腧穴组织细胞导电性能会直接影响到能量传播。针刺角度、深度对组织结构依赖性大,所以针刺角度、深度也会影响到针刺效果。
 
温度
 
能量主要分为机械能和内能,针刺的过程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生物热能、生物电能和生物化学能,其中,生物热能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的。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发现,针刺某一腧穴会使腧穴局部及经络反应点部位温度发生变化。针刺过程中,皮肤温度并非直线式上升,而是呈现“先降温,后升温”的U型曲线模式,这说明热能积聚过程中可能存在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温度变化是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针刺刺激反应点局部温度的变化存在平稳、升高和降低3种形式,这与能量变化有关。增加能量释放出现升温效应,减少能量释放出现降温效应。针刺本身就是能量输入的过程,所以总的趋势是升温的,但如果针刺过程中运用不同手法减少或增加能量则出现降温或升温效应。有研究发现提插补法可升高穴位皮肤温度,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具有循经性及腧穴特异性。
 
针刺的能量效应主要与激活三磷酸腺苷复合酶,产生三磷酸腺苷有关。有研究发现,使用热补针法能够促进大鼠踝关节局部肌肉三磷酸腺苷合成。也有报道称,艾灸足三里可以提高大鼠空肠上皮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
 
温度也是影响能量变化的因素,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的前提下,机体温度升高,能量传播速度加快,机体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表现出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的热效应。艾灸是典型的温热刺激,有研究发现,艾灸肾俞穴15分钟后肾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加快。也有报道称,45℃的艾灸热刺激能够明显改变小鼠“神阙”穴局部皮肤形态,促使肥大细胞数目增多、脱颗粒。
 
时间
 
能量积累时间是整个针刺过程时间的总和,包括针刺持续时间和针刺间隔时间。理论上来说,针刺持续时间越长、间隔时间越短,则针刺效果越明显。刺激量的大小取决于刺激强度和频度,在刺激强度相同的条件下,刺激频度越密,刺激量越大。
 
但是针刺效应的积累是有一定限度的,有研究发现,关元穴悬灸60分钟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最佳灸时,灸时超过60分钟未见到疗效进一步增强。也有报道称,每日2次和每日1次针刺治疗中、重度面瘫的效果并不比隔日1次好。刺激量与针刺效应并不呈正比关系,在蓄积期,针刺效应随针刺量的增大而增强;当刺激量达到饱和,针刺效应会维持不变,不随针刺量的增大而增强。
 
针刺持续时间分为行针时间、留针时间和出针时间3个阶段。研究显示,一定范围内的短时间针刺刺激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长时间针刺刺激可以抑制相关炎性介质释放;针刺后较长时间的留针可以缓解疼痛。有研究发现,对于急性踝关节损伤,留针30分钟疗效最佳,对于慢性踝关节损伤,留针60分钟疗效最佳。一定范围内的短时间能量刺激和长时间能量刺激会对机体产生不同作用,这可能与机体能量感应器有关,能量感应器通过对能量强弱的辨别,编辑不同的信号,传递给不同的反应系统,作出不同的反应,所以需要根据腧穴自身的特异性和患者疾病情况确定具体的针刺时间。
 
综上所述,腧穴是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腧穴是具有解剖结构的物质实体;动态功能本质上是能量,是固有物质运动变化的量度。影响腧穴功能发挥的直接因素是针刺刺激,针刺的速度、方向、时间及局部温度是影响腧穴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腧穴的能量学特性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腧穴结构与经络实质尚未研究清楚的前提下,腧穴能量学研究中仍存在较多难以解释的问题,需要大量实验研究证实针刺能量学的科学性。(范郁山 贺彩 周诗琪 张传协)

上一篇:贺普仁对穴位治疗疑难杂症 穴位应用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