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某,男,9岁。2019年5月17日初诊:前额痛、胸闷1个月,加重1天。1个月来时有前额痛、胸闷,昨日感觉前额痛、胸闷症状甚为明显,吃饭时尤甚。平素时有腹痛,恶心,食欲一般,大便日1次,质可。舌淡红苔薄脉缓。辨证为中气不足,清气不升证,治疗以补气升清为主。方以益气聪明汤加减。处方如下:鸡内金12g,生白术9g,党参3g,炙黄芪6g,炙甘草2g,柴胡2g,蔓荆子9g,白芷9g,川芎6g,陈皮9g,当归9g。
2019年5月26日二诊:上方服用1剂后前额痛大减,胸闷无。2剂后已无任何不适,仍把5剂服完后来诊,已痊愈。
按:头痛也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可以表现为侧面痛、巅顶痛、前额痛等,治疗多以益气升阳为法,加各经引经药。本案治疗虽无特殊,但是疗效之快让笔者又重新思考了本案。
本病整体辨证,吃饭时症状加重,首先考虑病因和脾胃有关。结合患儿其他症状以及舌脉,辨为脾胃亏虚,同时伴有升清不足,于是出现胸闷、头痛。益气聪明汤补中升清,加鸡内金增强运脾之力,防食滞脾胃,也防壅补呆滞,后以陈皮、当归、川芎调和气血,白芷为治疗前额痛的引经药。
本案辨证选方并不难。可是临床中因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众人皆知,但稚阳之体,损伤也快却不被重视。高建忠教授在《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一书中说:“小儿为纯阳之体人多熟知,而小儿为稚阳之质人多忽视。”而且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高热量高能量食物的食用,以及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小孩病证多实证热证,少虚证寒证,很多中成药也多偏凉、偏泻。临床医生热药、补药使用时都会格外小心,但是寒凉药的使用剂量却不断增大。小孩热证较多的确客观,但热证不一定必须用寒凉,或者说也要谨慎使用寒凉攻伐。而且热多既可伤阴又可伤阳。 (吕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