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外科治疗方>肛肠科>结肠炎>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瘀血既是果亦是因 治疗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或里急后重,病程长、病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难愈,属于中医学之“痢疾”、“泄泻”、“肠澼”等范畴。余从“阳虚血瘀”论治UC获益匪浅,现论述如下。
 
从“阳虚血瘀”论治UC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医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为肝郁脾虚、寒湿内蕴、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脾肾两虚、阴血亏虚等所致,笔者认为本病总属于“阳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一类病证,其脾肾阳虚为发病之本,瘀血阻滞为致病之标。
 
1
脾肾阳虚为发病内因
虽《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但是《景岳全书·痢疾》也提到:“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可见脾肾阳虚乃为发病之本,对本病病因病机之较恰当描述。脾阳根于肾阳,肾阳乃全身阳气之根本,温煦脾脏,使脾气得以健运,水谷精微得以运化输布。脾病日久,则会损及肾阳;或先天不足或后天因素伤肾,使肾阳受损,命门火衰,则不能温煦脾土,致使脾阳不振,大肠滑脱不固两者互为因果,从而导致脾肾阳虚。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大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脾肾阳虚,脏虚内伤,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或虚寒内生,寒湿内盛;或湿久蕴而化热,湿热熏蒸,壅滞肠间,无论兼寒湿内盛,还是湿热熏蒸,皆是脾肾阳虚的基本病机发展而来。现代研究表明UC结肠黏膜上皮的基本病变如黏膜水肿、黏膜出血、黏膜溃疡是因为肠黏膜的正常防御作用削弱,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免疫调节失常,这与脾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缘由脾肾阳虚与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故脾肾阳虚是UC的基本病机所在。
 
2
瘀血既是果亦是因
瘀血阻滞贯穿本病始终,瘀血是重要致病因素,如《证因脉治·痢疾》曰:“七情内伤痢之因,忧愁思虑则伤脾,脾阳既伤则转输失职,日饮水谷不能运化,停积肠胃之中,气至其处则凝,血流其处则泣,气凝血泣,与稽留之火谷互相胶固,则脾家壅滞,而贼邪传肾之症作矣。”从此可见本病主要致病因素是瘀血,溃疡形成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气虚、气滞、寒凝等诸邪相搏结,壅滞肠中,脂络受伤,血败肉腐,内溃成疡。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越甚,气血或阳气愈虚,病程迁延,缠绵难愈。瘀血也是病理产物,发病日久,病变由气及血,气血俱病,故久病入络而致瘀;寒、湿、热之邪壅滞气血而致瘀;气虚、阳虚则推动无力,络脉不畅而致瘀;正所谓“久病必瘀”、“久病入络”。如王清任曰:“久病必有瘀,邪毒壅滞于肠或肝郁克脾,血液瘀滞于肠络或脾胃气虚运行血液无力,气血阻滞肠络失和而血败肉腐成脓。”因此,本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主要是瘀血阻滞所致。
 
 
治疗体会
 
笔者临床运用“温阳活血法”基本思路治疗UC,立方以温补脾肾、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佐以清热利湿之品。临证选用红参、黄芪、白术、淮山药、砂仁、熟附片、干姜、吴茱萸、补骨脂、肉豆蔻、肉桂以补脾气、温运脾阳、温补肾阳、温肾固涩之义。阳与气同类,气生阳,阳化气,同为阳用之属,可以通过益气以生阳的方法,大剂量的应用黄芪、红参、淮山药,黄芪味甘微温,功能升发脾阳,运化复健,升降有序,则阳气可升。但因阳气发于下焦命门,故补脾阳务必补肾阳,再则脾虚多累及及肾,脾肾阳虚,下元虚亏,运化无力,以致水湿不化,病邪留恋,导致腹泻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或见滑泻不止,故选大剂量熟附片、干姜、吴茱萸、补骨脂、肉豆蔻、肉桂以温补脾肾之功。目前研究也表明通过温肾健脾药物的治疗UC,可使免疫功能提高,症状明显改善。活血化瘀意为活血通脉和化瘀止血二法合用,力求活血不伤血,止血不留瘀。行血必调气,如河间所曰:“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血分受病,脉络受损则便血,选用三七、红藤、牡丹皮等活血止血之品。气分受病,大肠传导受阻,气机阻滞则后重,选用枳壳、延胡索等行气之品。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直接改善肠壁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有助于溃疡愈合;还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以增强抗炎的作用。在温阳活血之下,还应兼清余邪,推陈致新,以达扶阳祛邪、邪去正安、邪去阳复的目的。选用黄连、秦皮、白头翁清热解毒、燥湿止泻;薏苡仁、浙贝母健脾渗湿、清热排脓;炒地榆、赤石脂解毒敛疮生肌。
 
 
病案举例
 
李某,女,55岁,工人,2007年5月8日初诊。自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史5年,曾在西医院多方求治,已用激素、多种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治疗,效不佳,病情反复发作,遂来我院就诊。症见面色萎黄,口唇淡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左下腹疼痛、腹泻,脓血及黏液样大便,每日腹泻8-10次,有时泻出冻样黏液,夜重日轻,纳差,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微腻,脉沉细。结肠镜检:在乙状结肠中下段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且有数处深浅大小不等的溃疡面,表面覆盖有黄白色渗出。大便常规检查:无病原体发现。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性,重型,直肠乙状结肠炎,活动期),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瘀血阻滞,治宜温补脾肾、活血化瘀以达温阳活血,兼以清热利湿。处方:制附子(先煎1 h)45 g,黄芪45 g,红参15 g,炒白术20 g,茯苓20 g,炙甘草10 g,干姜30 g,淮山药45 g,肉桂10 g,补骨脂45 g,赤石脂30 g,延胡索20 g,红藤30 g,赤芍20 g,黄连10 g,炒地榆30 g,三七3 g(每次吞服1.5 g),焦三仙各20 g,大枣5枚。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和不易消化食物。14剂,服药后精神好转,食欲增,食欲腹痛减轻,腹泻减至4-5次/d,便血已少,原方制附子减量为30 g,补骨脂减量为30 g,再进28剂,诸症消失,大便每日1次,上方减赤石脂、延胡索、炒地榆,隔日1剂,连服30剂。随访2年病无复发。

上一篇:孙桂芝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探析

下一篇:浊毒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