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疾病,是指具有发作性、反复性特点的一类疾病,散见于临床各科中。因其发病的特殊性,中医学往往视其为“怪病”,且对其诊疗有着独特的认识,也有较好的疗效。兹对此类疾病加以分析,以正于同道。
发病特点
发作性疾病的一个共同的临床特征是具有发作期与间歇期的交替出现,而间歇期时间长短不定。
发作前或有先兆,因人而异
如哮病(支气管哮喘)或可出现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不及时处理即可加重而出现哮喘;头风(偏头痛)或于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哈欠等,继而出现视物模糊、视物不清、眼前出现黑点和闪光等,或见肢体麻木或肿胀,或见言语不利等,可先后接连出现。
发作期起病突然,症状典型,病情较重
如哮病发作时可见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等;痫病发作时可见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眩晕(内耳眩晕症)可见突发的剧烈眩晕,自觉天旋地转,自身亦转,并伴有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此外,中医还有一个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述的疾病——奔豚气,多表现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伴见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惊、烦躁不安,或夹杂寒热往来等,类似于现代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及冠心病、心血管神经症等。
多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且在间歇期可一如常人
大都有个体因素
病机特点
由发病特点可以看出,发作性疾病大都具有病变的内在特殊性。概括起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疾病多具有独立性,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二是具有相应的病理基础,于平时形成发病的内环境;三是多有相应的诱发因素。
下面举例说明中医学的独特认识:
哮病(支气管哮喘)
本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个体过敏体质往往是其发病的基础因素,外界环境中的变应原刺激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中医则认为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即“哮喘专主于痰”(《丹溪心法》)。哮病痰的产生主要由于脏腑功能衰减,如肺不能布散、脾不能运化、肾不能蒸化等,致使人体津液不归正化,凝聚而成,若蛰伏于肺,则构成发病的夙根。当遇到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因,即会触动伏痰,进而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壅塞气道,挛急不畅而发病。此如《证治汇补》所言:“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症因脉治》亦言:“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痫病(癫痫)
本病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中医学在《内经》中谓之“巅疾”,认为是一种“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素问·奇病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其病因认识更加深入,指出:“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丹溪心法》更是径言其发病“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而成。由此可见,本病的病因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因于母体受惊,胎气受损,后天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或脑部外伤等。发病则多由痰、火、瘀为内风触动,致气血逆乱,蒙蔽清窍而发病。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关于本病的病因、学说很多,如变态反应、内分泌障碍、维生素缺乏及精神神经因素等,但尚无定论。基本病理变化为血管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终致内耳膜迷路积水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涉及肝、脾、肾,属本虚标实证,本虚可见肝肾不足,或脾肾两虚,或气血两虚等,标实可见风、火、痰、瘀等。当形成风火、风痰上扰,或痰湿中阻、痰饮内停时,即可致本病发生。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呈发作性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与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和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气血亏虚、络脉不和是其病理基础,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是其诱发因素,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等是其常见类型。
奔豚
又称奔豚气,为五积之一的肾之积。中医学认为奔豚常见于两种情况:一者由于汗后伤及心阳或心阳素虚,肾中寒水之气乘虚上冲;二者由于情志不遂,气郁日久化火,肝气挟火热循经上逆。
可以看出,发作性疾病的发生总体上缘于内外合因,病性属于本虚标实证。本虚或与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或与平素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这种背景性的因素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某些疾病发生的基础。标实是指内外环境中遇到的刺激性的诱发因素,如外邪侵袭、情志所伤、饮食不节,或过于劳累,或失治误治等。此外,由于反复发作,中医还有“怪病多痰”及“久病入络”的说法,即发作性疾病常与痰相关,迁延日久则常有络阻的病理变化。
治疗特点
由于发作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大都未有明晰,现代医学目前对此类疾病的处理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措施。
治疗发作性疾病,中医学有许多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般而言,发作期邪盛病急,间歇期正虚病缓,故而朱丹溪治疗哮喘时言:“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此治则同样适用于其他发作性疾病。如哮喘发作时当祛痰利气,着力解决痰阻气闭的状态。痫病发作时每用豁痰息风、开窍定痫。由于此哮喘与痫病发病都与痰有关,因而临证常选用具有非常之力的攻逐豁痰之品,如白芥子、南星、皂角、白矾、葶苈子等,选方如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冷哮丸(《张氏医通》)、定痫丸(《医学心悟》)等。
平时则应扶正治本,通过恢复脏腑功能,减少病理产物的产生。实践证明,间歇期的调治可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发作次数。如哮喘当调补肺、脾、肾;痫病宜调补心、脾、肾;眩晕宜滋补肝肾或温补脾肾;奔豚气宜疏肝或温阳等。当然,避开诱因刺激也是很重要的措施。
辨病辨证相结合
在明确诊断,了解发病机理与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病症、病位、病性、病势等因素,得出辨证结论,确定治法,择方选药。在这一过程中,辨病是相对的,辨证是绝对的。既不能为原发病所囿而忽略现阶段的证机要点,又不能无视原发病的特殊性而一味强调辨证,宜辨证结合辨病。如治疗哮喘,中医往往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还常加用地龙,因其有解痉、抗组胺、抗炎作用,能舒张支气管,减轻支气管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又如内耳眩晕症存在着膜迷路积水,因而治疗时无论辨证结果如何,均可选择佐用淡渗利水的药物茯苓皮、泽泻等。
反复发作宜佐用化瘀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