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市民总爱在感冒、上火的时候自己吃吃中成药,老人家更是爱在有事没事的时候服用滋补类的中成药。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中成药没有副作用,更加可靠。但事实上,中成药的使用也是需要细细区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乔志强说,感冒、祛火、补益、活血化瘀这四类中成药最易被乱用,也是常用到的中成药,需要引起市民的足够重视。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 乔志强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边江红
感冒类:风寒风热要区分
乔志强表示,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风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
事实上,在南方地区,风热感冒会多于风寒感冒,但是也要辨证区分,像南方地区经常用到的清开灵、板蓝根等中成药都是用于风热感冒的。但是,用于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多数是由寒性药物组成,不适合虚寒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食量较小,平时怕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喜静少动,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容易生病。)的人,多喝也容易伤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祛火类:虚火实火要明辨
“上火”是我们常遇到的小毛病,不少人都喜欢吃中成药调理,只要一牙疼、出现上火的症状就买来牛丸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来吃,这类中药属于苦寒药,中医多用来治疗实火引起的不适。如果吃了好一点然后又不行了反复的,就要停止使用了,因为此时可能出现的是虚火。
这类中成药还包括龙胆泻肝丸(用于肝胆湿热)、三黄片(用于胃火盛)等等。如果患者是由虚火引起的上火,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身体更加亏虚,症状更明显。服用此类药后往往会“泻”气,耗损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补益类:分清体质再进补
补益类常用到的中成药有阿胶、六味地黄丸等。在补之前要先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补,只有清楚自己的体质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补益药。
阿胶是补血良药,但是容易导致内热上火,需要注意在使用的时候调和药性。此外,脾胃虚弱的人多吃也会引起腹部胀满,进一步影响食欲、消化功能。很多人将六味地黄丸视为“补肾秘方”长期食用,只要肾亏就吃,但往往会感觉越补越虚,不仅原有的症状加重了,甚至还补出了胃肠不适的毛病。因为六味地黄丸多用于肾阴虚,像肾阴虚而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表现明显的糖尿病病人就可以适当使用。
活血化瘀类:老人使用要慎重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像丹参片、银杏仁叶片、脑心通等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中使用更为普遍,多数老人在使用活血化瘀类的中成药后,都能够很好的让气血畅通,但是如果使用3~5天出现上火症状,则应停药到医院做适当调整。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多由古代经典方剂化裁而来,老人如有心脑血管方面的不适,活血化瘀不一定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有时也要适当化痰祛湿。
多点
知
实火 多见高热、头痛、眼红、渴喜冷饮、烦躁、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等。
虚火 多见咽喉干痛、颧红、心烦少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