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类,是一项将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游艺项目,它对人的智力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能力的加强、记忆能力的提高等都有裨益。尤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革新并历经广泛流传的中国象棋,早已深植于大众生活之中,成为重要休闲文化活动和娱乐、健身工具。
下棋,亦称“对弈”、“手谈”。从名称即可看出,它所具有的交际、交流功能。“谈”还包括疏导、启迪、感化等含义,是属于医学心理范畴的内容。这种社会与医学功能的融合所产生的健身、健心作用,正是人们一致关注的健康话题。
在棋盘上寻找健康
下棋对人的养生保健有益,这是古人早已认识到了的道理。我国现存最早的棋谱,名叫《忘忧情乐集》,书名中已明确标出了棋类具有快乐情志、消除忧虑、调节心态的功能。的确如是,下棋时人的精神灌注、凝神静气,一心扑在棋盘上,既能让人从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使人乐而忘忧;又能振奋精神,使人从无忧中获得快乐。“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与“对手”的交往、与“良才”的对弈,对增加社会交往、增进人际间的友谊和了解、消除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感,使人产生暂时超脱凡尘的愉快,其功是不可没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退休后的老人,下棋可以使他们获得精神寄托,使它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有味,让他们找到消磨时光的合适“营生”。下棋,同时又是智力的角逐、智慧的较量,在锻炼了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程度得到提高,起到预防脑细胞衰老的作用。
有研究者以下棋的方式对一些精神、神经性疾病进行了试验性治疗,让病人坚持每天上、下午各进行2小时的娱乐活动,其中棋类为1小时。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治疗发现,病人精神面貌都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和社交能力也有显著进步:原来那些患有抑郁症、缺乏生活自信的病人,开始对周围的生活发生兴趣,并且有了自信心;原来患有妄想、偏执型的病人,心理表现开始发生变化,病情也得到了相应的恢复;原来生活懒散、自理能力较差的病人,逐渐形成了料理生活的习惯、学会了料理生活的技巧,并愿意参与一些公益性活动。研究者认为,棋类运动是调理大脑神经运动、延缓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衰退、缩短疗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棋盘上获得长寿
中医认为,下棋时聚精会神、杂念顿消状态的心态,是一种类似“心神合一”的气功运动。“善弈者长寿”,就是古人对棋类运动好处的最精辟总结。古今中外,下棋者长寿的人不在少数,知名的如汉代的杜夫子、宋代的刘仲甫、明代的高兰泉和近代的林弈仙、王幼宸等,他们都是90岁以上的长寿者;清末的秋航、近代的谢侠逊等,都活到了百岁以上。
日本老年病专家的一项研究证实:下棋对平时使用机会较少的右半脑能频频产生刺激,从而使人的整个大脑功能被调动起来。这对推迟大脑细胞的老化、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是非常有帮助的。另一项对1000余名老人脑电波的测定显示,棋手们的右半脑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得多。在业余围棋手中,年龄在65岁以上患老年痴呆症的仅有0.6%;在一般人当中,上了65岁年纪患老年痴呆症的竟高达13%。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他们在中国科技大学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两地对棋手们脑功能的核磁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下棋时,位于大脑额叶、顶叶、枕叶、后颞叶的多个脑区被激活,右侧顶叶的激活强度高于左侧,显示出右脑优势。“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遍局,尤物皆为空。”(唐·孟郊《烂柯石》)诗歌中虽然用的是夸张的说法,但下棋的乐趣被反映得淋漓尽致了。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慢性病,不宜参加激烈体育运动的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下棋既能使中枢神经、呼吸、内分泌系统相应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周身血液的循环,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又可以让他们安神定志、平心静气,在不动声色中收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效果。
下棋要掌握好“度”
下棋的“度”,就是节制,主要是时间上的节制和情绪上的节制。时间节制,就是要掌握一次不能玩得太久的原则,特别是不能通宵达旦地玩。久坐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变得减缓、心脏机能产生衰减,还会因骨盆和骶骼关节的长时间负重,影响到腹部和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等病症。特别是心脑疾病的患者,长期静坐,会因血、氧的不足而使冠状动脉得不到足够的供给,从而发生痉挛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专家建议,一次对弈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下一两盘棋之后,中间要进行20分钟的运动,以休息大脑、舒展四肢、缓解疲劳。情绪节制,就是要保持平衡、和谐的心态。下棋的目的是娱乐健身,不能把胜负看得太重,不能使情绪大起大落,胜了就欣喜若狂,输了则怒不可遏,动辄就脸红脖子粗的。不良情绪会引起大脑和神经的高度紧张,因此出现不良后果的事并不罕见,严重的也有使人毙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