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司外揣内辨瞳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古人用很多方式形容眼睛,唐代诗人元稹在《春六十韵》有“波溢两明瞳”尤为传神。明是明亮,瞳是中医所讲的瞳仁,亦为瞳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用“炯炯有神”。“目光如炬”“目若朗星”“双瞳剪水”等词汇描述人物。相传古时张良向黄石公学艺,黄石公看张良“睛如点漆”,认为此人必是大贵之人,就把兵书、兵法悉数传给了他,张良日后辅佐刘邦得了天下,成为一代良相。《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书中除了对东方朔身材魁梧进行描述以外,对他眼睛也有额外描述。《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描述魏延出场时“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其中描写魏延眼睛也很是传神。
 
古籍中记录历史人物时尤为重视对眼睛的描写,从侧面说明古人能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推测出一个人的人体状况以及性格特点。这种推测具有一定合理性,与中医学“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相似。中医学《灵枢·外揣》提出“司外揣内,司内揣外”,后世的《丹溪心法》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有诸内必形诸外”,这是中医脏腑理论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基本方法。
 
在解剖学并不完善的古代,这种“司外揣内”的脏腑观为中医眼科学体系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五轮学说是中医眼科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外揣内”生理观的重要组成。《灵枢·大惑论》原文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里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五轮学说认为,五脏与五轮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轮为标,脏为本,也就是轮位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显现都是与相对应脏腑机能的正常与异常密切相关的。
 
一般而言,中医眼科五轮包括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等五个方面,其中风轮为黑睛,相当于解剖意义上的角膜,对应于肝;水轮为瞳仁,包括了眼球内部的大多器官,对应于肾。中医学对黑睛和瞳神的认识,又是中医眼科学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司外揣内对不同证候进行辨证施治,集中体现出了中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生理认知方式和标本兼治的治疗观。
 
在中医学概念中,眼和睛是两个部位,眼是整体,睛是黑点即瞳仁。眼球颜色的形成,主要对应了生理解剖中虹膜的颜色,这是由于黑色素沉积所导致的。虹膜称作“黄仁”,是属于瞳神的范畴。瞳神,又可称作“瞳仁”,是眼部“五轮”中的“水轮”,在脏腑中内应于肾。
 
中医学中,黑睛与瞳仁是否健康与肝、肾密切相关。“肝开窍于目”,眼睛是肝的外窍,而“黑睛”恰好是眼部“五轮”中与肝关联最为密切的一个轮位,与肝脏的疏泄功能与气机条达与否关系密切。因此,眼作为肝的外窍,黑睛在中医眼科学中极为重要。
 
肾主骨,“骨之精为瞳子”。瞳子即睛,观察瞳子可以了解到肾阳的状况,肾阳充足,其睛一定是炯炯有神,黑中透亮的;反之,若一个人肾阳虚衰,其睛则呈现游离无神,暗淡无光的状态。
 
眼珠的黑色来源于黑色素细胞,这种细胞生产的黑色素,是由有一种叫作酪氨酸为原料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产生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儿童的眼睛往往要比大人的更黑更亮,这是由于当人年幼时,身体状况好,酪氨酸酶可以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人的眼睛炯炯有神、头发乌黑发亮,而人在逐渐衰老以后,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进行性丧失、不足以使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头发就逐渐变白,虹膜也由黑色深褐色变成浅褐色。而先天禀赋不足的孩子,如临床上常见的乳糖不耐症患儿,就往往可能肤色较白,眼珠泛黄,还夹杂着白头发,即是肾气不足的一大体现。
 
中国古代对于一个人眼睛是否发亮有神的描述与中医学特有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司外揣内思维方法密切相关。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可以了解到他的脏腑功能,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可以提供一定的诊疗依据。(杨弘光 宋欣阳)

上一篇:《奇经八脉考》重视维脉列为总纲

下一篇:“肾苦燥”详解“辛以润之”细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