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理论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 分,近几十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 转变,浊毒理论研究逐渐受到当代医家的重视 [1 ] 。 研究浊毒致病机理以及处于浊毒状态时人体的病机 变化,对于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进行 辨证论治、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有重要 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概述
“浊”字在金文中即有记载,本义为 “水清不 干净” [2 ]328 。“毒”字最早是以篆文出现,即 “一 种含有危害生命成分的野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 人类对自然、人体认识的逐渐深入 ,“浊” “毒” 的概念日趋明确和具体。近现代学者总结历代医家 对其在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的各 种论述,认为浊毒理论对于临床多个系统疾病,尤 其是对脾胃病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在 反复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浊毒理 论是建立在中医学传统理论基础之上,并结合现代 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提出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理论构想。 微生物生态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由 Volker Rusch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第一次正式提出,后定义 为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 支,是微观层次的生态学,即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 态学” [3 ] 。因此,人体微生态学就是研究微生物群 与其作为宿主的人体相互关系的学科。相关研 究 [4 ] 显示,人体中存在的正常微生物从种类上来 看高达百万种,从数量上来看多达数百万亿个,它 们代谢后所产生的各种酶超过一个正常人的肝脏所 产生的酶的总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应包括宿主本 身和其定居者的正常微生物属的总和。正常菌群与 人体也已形成彼此依存、互为利益、相互协调、相 互制约的统一体,体现了人体与自身的微生物生态 内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两者若平衡则人体处于健 康状态,反之则致病。研究表明 [5 ] ,人体微生态 与机体多种疾病如感染、代谢类疾病、肿瘤、神经 及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都密切 相关。全球都高度重视人体微生态研究,欧盟、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 NIH) 均已先后启动人体微生 态研究计划,并且美国政府于 2016 年启动了 “国 家微生物组计划” ,这是继 “精准医学计划”的又 一大规模的国家性医学研究计划,人体微生态学的 深入研究必然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经途径之一。 近年来国内多位学者认识到,始终以整体论和 系统论为特点的微生物生态学,其核心的基本理 论、学术观点和中医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6 -7 ] 。 我国微生物生态学科的创始人魏曦院士 [8 ] 指出: “中医的四诊八纲是以整体为出发点来探讨人体平 衡和失衡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对失衡的人群使用 中药调整来使机体恢复到平衡状态” , “生态学可 能是打开中医学奥秘的关键点” 。中医学理论以 “整体观 ” “功能观”和 “恒动观”的朴素哲学提 出了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微生态学架构,其中以 《黄帝内经》为其典型代表。我们认为,浊毒理论 的发展与突破,正是 《黄帝内经》中具有中医学特色的微生态理论的具体体现。鉴于浊毒理论目前 在中医内科辨证论治体系中的普遍指导作用,该理 论与人体微生态学的有机结合,可能成为现代医学 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相互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契合 “人类宏基因组计划”精神理念,可为现代微生物 学系统研究提供宏观的方法学指导,开拓研究思路, 加强各学科研究的彼此联系; 另一方面,又可从现 代医学角度阐释中医学理论内涵,成为继承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的突破口,可望为科学理解中医理论精 髓、指导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 2 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人体微生态学的一致性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恒动观为基 础,强调机体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平衡,所以有 “天人相应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等说法,这与人体微生态学中提出的 人体与环境相互统一的观点趋于一致。
2. 1 整体观、恒动观、五行学说契合人体微生态 共生系统理念
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整体观,中医重视整体生 存环境的和谐与生物之间的共存 ,“万物并育而不 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 《礼记·中庸》 ) 。中医 学理论强调天人合一,认为生命体处于生态环境 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人存在于自然界,作为一 个特殊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存在,而且是与环境高度 统一的整体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升 降相因,而变作矣,……非出入,则无以生、长、 壮、老、已 ”( 《素问·六微旨大论》 ) ,说明了环 境与生物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而且蕴含着物质交 换、出入平衡的思维内涵。五行学说是在整体观基 础之上对世间万物及人体自身属性及其内在规律的 阐释,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 应之 ”(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 。中医学用五行 理论来说明人体内部及人和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认 为人体是 “五行小系统” ,人与外界环境之间则是 “五行大系统” ,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充分体现 了中医学 “取类比象 ”“见微知著”的朴素唯物主 义方法论,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人体微生态共生系统指的是人体与其正常微生 物群共生所形成的特殊的生理系统,共生系统在整 体上对人体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自始至终起着统一 的、整体的作用,包括局部微生物群落屏障膜的稳 定、机体正常代谢的调节、免疫系统的分化成熟 等 [9 ] 。宏观世界的客观事物如水、空气、周围的 微生物及动植物都会对人类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 并且在微生物生态中宿主也会对微生物群落造成影 响,因此,人体内环境也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微 生物群落的功能之一是 “三流运转”即能量流、 物质流及基因流的运转,即正常微生物群内部与其 宿主 ( 人) 保持着能量交换和运转的关系,通过 降解与合成进行物质交换,并有着广泛的基因交 流,如耐药因子、产毒因子、菌毛等都可在正常微 生物之间,通过基因的传递进行交换,这正是中医 学 “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的具体体现。这些微群 落相对恒定,在遗传性、基因融合水平与其宿主 ( 人体) 共生共存 [9 ] ,可认为是各个 “五行”小系 统与大系统的和谐统一。
2. 2 正邪理论具有微生态调整思想 中医学注重机体预防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即 正气主导机体防御疾病侵袭的正向作用。与正气相 对的是邪气,邪气是造成身体和器官损伤的主要因 素,只有在正邪平衡的状态下,人体内环境才可形 成稳态,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 然界的正常气候现象,只有导致疾病发生时,才称 之为外邪或六淫。淫者,过也,超过了人体所能承 受的范围或程度,即是人体内外环境处于紊乱的状 态,故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 人,……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 以虚实,大病乃成 ”( 《灵枢·百病始生》 ) ; “虚 邪贼风,避之有时 ”( 《素问·上古天真论》 ) 。邪 气致病,且机体内环境的阴阳失调,卫气失固,为 邪气致病创造了内部条件,即 “风气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 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 《金 匮要略》 ) 。治疗上要 “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 和,待其来复 ”( 《素问·五常政大论》 ) ,是以顺 应自然,扶助正气,调和阴阳为法,不可一味祛邪 而伤正。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10 ] ,正常菌群对宿主的机 体健康和各脏器功能正常发挥都是有利的,但是如 果菌群过度生长或移位,就会给机体造成不同程度 的损伤,因此,宿主会与微生物协同维持微生态的 平衡。正常微生物群中存在的拮抗与互助是微群落 的重要自稳机制,而且生物拮抗还可以防止外袭菌 的入侵,且正常微生物的存在可使宿主产生广泛的 免疫屏障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免疫刺激作用,人体经 微生物- 宿主- 受体或抗原- 宿主- 受体来调节免疫因 子的表达,从而控制菌群结构。如果因内外环境因 素发生某种变化导致自稳机制被打破,且超出自身 调节范围必然导致多种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调节菌群失调成为传统抗菌抑菌疗法的有力补充,甚 至是某些疾病治疗的关键措施,即适量补充益生 菌,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这正是中医学扶正祛邪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之,中医学对疾病的防治原则与微生态学理 论在逻辑内核层面高度吻合,并且可以在具体方法 方面做到 “知行合一” ,从而促进中医药微生态学 这一新兴学科建立和发展。正因为中医药学的研究 靶点是建立在微生态致病原理之上的,并从机体的 复杂性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所以这足以说明中医药 微生态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开辟了传统 中医药学科新的研究领域 [11 -12 ] 。
3 浊毒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首先 《黄帝内经》分别描述了 “浊” “毒” 的属性、致病特点及临床意义,如 “清阳为天, 浊阴为地 ” ; “浊气在上,则生? 胀” 。认为 “浊” 属阴,具有趋下、沉重、稠厚的特性,与脾胃功能 关系密切,如发生变化,多导致脾胃气机逆乱,功 能失调; 而 “毒”为 “毒药” ,即治疗方法之一的 药物疗法,又指暴烈的致病之 “毒” 。此可谓浊毒 理论派生的早期理论渊源。
《金匮要略》曰 :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此 后,历代医家便有了 “浊症”之说,其中浊之本 义,取的是重浊黏腻之意。同时古代医家亦常将人 身体外周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物质认为 “浊” ,即为 “害清之邪气” 。如果这些致病因素在身体内长时 间累积则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也就是现代 医学所说的疾病发生的过程,故尤在泾曰 : “毒, 邪气蕴结不解之谓 ”( 《金匮要略心典》 ) 。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认为 , “浊主湿热、有 痰、有虚” ,表明 “浊”是对 “清”有破坏作用的 物质,故曰 : “害清之邪气” 。朱丹溪在 《丹溪心 法》中提出 “胃中浊气下流为赤白浊” , “赤浊属 血,白浊属气” ,对 “浊”的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的 说明。
对于浊邪的致病机理,从古至今已有诸多医家 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医家 叶天士提出的 “浊邪害清 ”( 《外感温热篇》 ) ,即 身体内的湿寒之气和体内所产生的热邪之气相撞, 气流向上游走,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疾病反应,如头 晕恶心、耳聋等症。
目前大多医家认为,湿和浊属于同种类型,但 有如下几点相异之处。首先,湿浊有内外之分,内 者为人体病态异生之病理产物,以湿为主,兼夹有 浊; 外指的是遍布于环境中的污浊之气,以浊为 主,兼夹有湿。其次,虽然湿浊同质,但是湿浊两 种物质有轻重之别,通常来说,湿轻而浊重,湿积 久则易成浊; 从治疗难度上讲,湿轻而易祛,而浊 重则难彻底清除。
同时中医所称的毒,与浊一样,亦有内毒与外 毒之分。外毒是指在人体所处的环境之中业已存在 的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而这种外感之毒对人体能 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内毒是指人体内环境和免疫 功能发生紊乱,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造成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一 系列致病因子的病理状态。有学者 [13 ] 指出,如果 身体内的邪浊之物久久没有祛除,则会随着时间的 延长愈加剧烈,就会转变为毒而存在于身体之内导 致疾病的发生,此即 “邪盛谓之毒” 。其中 “邪浊 之物”具体是指人体内生之痰、浊、瘀、血等病 理性产物,长时间在体内存在会发生质变,演变为 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子,亦可谓之 “痰毒 ”“瘀毒” 。因此,内生之痰、浊、瘀、血是 内生之浊毒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14 ] 。 中医浊毒理论认为,浊与毒性质类同,并有相 趋相聚之势,因此常 “浊” “毒”并称。基于此, 浊毒有着两方面的性质和特点,一方面,浊毒是一 种能破坏正常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致病因素; 另一 方面,又是指由人体内外环境紊乱导致的脏腑功能 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 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 [15 ] 。 综上,不难发现目前浊毒理论的不足与局限。 现有的对中医浊毒理论的阐述只强调了 “浊”与 “毒”的病理特性,往往 “浊”与 “毒”并称, “浊” 与 “毒” 同 源,这 样 虽 然 突 出 了 “浊” “毒”的因果属性和致病属性,但是却忽略了 “浊”的环境属性,即 “浊”是人体微生态内环境 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 “毒”的聚集属性 和环境共生属性,忽略了作为整体的人体机体内生 微生态环境中 ,“浊” “毒”的生态调节机能和从 属关系。而我们认为 ,“浊”本身就是人体微生态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表现,正是在微环境失衡的情况 下,导致了 “毒”的产生。
4 “浊 ”“毒”的本义解析与微生态角度下的理 论延伸 4. 1 “浊”的本义与延伸 “浊” ,形声,繁体字从水,蜀声 。“蜀”本义 为 “蚕” [2 ]263 ,“水”与 “蜀”联合可认为指包含细小活物的水 。 《说文解字》曰: 浊为 “水不清 也 ” 。《水经注》中有 “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 泉”及 “南昌有浊水”之说 。 《诗·邶风》中有 “泾以渭浊”及 “浊谓之毕”的描述。可见 “浊” 本义主要是各种杂质 ( 包括各种微生物) 的水。 《黄帝内经》中 “浊”有 60 处之多,其中 《素问》含 13 处,余为 《灵枢》所载,并有 《灵 枢·阴阳清浊》一章专门论述 。《黄帝内经》中以 “浊气 ” “清浊”居多,兼以 “血浊” “浊涕”称 之。由此可见 ,《黄帝内经》中 “浊”已经由水之 浊扩展为与清相对应的广义的浊,如浊气、气浊、 血浊、浊涕等。无论是描述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还是病理产物的性质,主要是突出其趋下、稠厚的 特点,并且指出 : “清浊相干,名曰乱气” ( 《灵 枢·阴阳清浊》 ) ,为后世浊邪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继 《金匮要略 》“浊邪”后逐渐出现 “浊症” “浊 病”等,使对浊邪致病的认识趋于成熟,如 《温 热论》曰 :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 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可理解为 “浊”是一类致 病邪气,多是湿热之邪夹杂,且表现为清窍受蒙的 一系列症状。浊毒理论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
4. 2 “浊”与人体内在微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中医学角度研究人体的方法是将人与宇宙合 为一体,与天地合为一体,人作为宇宙中的一个部 分,从宇宙中来,回归到宇宙中去。如 “天地之 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 通乎天气 ”( 《素问·生气通天论》 ) ; “夫人生于 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因此,人 体内在微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 从 “浊”本义及其延伸不难看出 ,“浊”一是 指重浊稠厚涩滞的生理、病理状态,如 “寒极生 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 ) ;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 热 ”( 《素问·至真要大论》 ) ; “鼻渊者,浊涕不 下止也 ”( 《素问·气厥论》 ) ,类似于与感染相关 的炎性状态。二是特指 “水谷之气” ,如 “其精气 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 ( 《灵枢 · 小针解》 ) ; “血之清浊,气之滑涩”( 《灵枢·根结》 ) 。可见 “浊”与人体正常寄生菌所占比例最高的消化系统 功能密切相关。可认为 “浊”是以人体内微生态 群落的形式存在如浊气、血浊、浊涕等,关系着人 体内微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失衡,所以 “浊邪在上” 就会出现 “胀”的症状。又云 : “清浊相干,乱于 胸中,是谓大悗,……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 《灵枢·五乱》 ) 。可理解为是因为微生态菌落在 数量、性质或寄居地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而导致人体 出现了以胃肠道表现为主的多系统损害,这与现代 医学研究认为人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精神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 3 “毒”的本义与延伸
《说文解字》曰 : “毒,厚也。害人之艸,往 往而生” 。毒,是高度集聚的意思。厚,相对于生 命体,指味厚、有害成分浓度厚 ,“害”集中。毒 如果理解为 “聚” ,则任何物质高度聚集则必成 “毒害” 。 于智敏 [16 ] 认为 ,“毒”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 人体有危害的物质,如孔颖达疏 : “毒者,苦恶之 物 ” ; 《周易·噬嗑卦》曰 : “六三,噬腊肉,遇 毒” ,这里的毒实际上是指在服食腊肉过程中出现 的中毒症状。二是指作用峻烈的物质,古代医家通 常认为是药物 。 《淮南子·修务训》曰 : “古者, 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 毒伤之害” ,其中 “毒”是指人民受到草、木、 虫、鱼、禽、兽之类的侵害。虽是普通的花鱼草 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类生病,即为毒 药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 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 ,此处 “毒”是指对人体 有一定伤害作用的药物,即毒药。
《黄帝内经》中 “毒”有46 处,其中 《素问》 含 36 处,余为 《灵枢》所载 。 《黄帝内经》中多 以 “毒药”并称居多,与此含义类似的还有 “大 毒 ”“常毒 ”“小毒 ”“有毒无毒”之称谓 。《黄帝 内经》中 “毒”还有另一种含义,如 “大风苛毒” “疮疡留毒” “伤于毒” “虫毒”等,可释为致病 因素或致病因子。如 《素问·五常政大论》论述 了 “寒毒 ”“湿毒 ”“热毒 ”“清毒 ”“燥毒”的概 念,王冰注 : “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所也” , 即指六淫之气过甚可转化为毒 。《金匮要略》亦有 “阴阳毒”的描述,此处 “毒”指疫气,是相传易 感的致病性更强的邪气。我们认为 ,“毒”即是各 种治病因素达到的一种高能状态,要 “避其有 时” ,更需强有力的治疗手段 “以毒攻毒” 。
4. 4 “浊毒- 微生态”理论
4. 4. 1 “浊毒- 微生态” 理论的构建及内涵 “浊”与 “毒”并称时 , “毒”取致病因素或致病 因子之意 。“浊”为人体微生态环境稳态发生失衡 时的表现,与 “清”相对 ,“清”代表的是人体微 生态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而 “浊”代表的是人体 微生态内环境的失衡状态。如 “浊溜于肠胃,言 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 《灵枢·小针解》 ) ; “阳气蓄积,久留 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 ( 《灵枢·血 络论》 ) 。正如前文所述 ,“毒” 本义为 “聚” , “厚也” ,任何物质高度聚集必成 “毒害” 。张成 岗 [17 ] 提出,人体与微生物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生 并存的关系,人体为菌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满 足菌群增殖和生长的需要,反过来菌群的生理功能 维系着人体的健康。如果人体和菌群能够保持足够 的平衡,人则表现出健康的状态,也就是中医学所 提到的 “清” ; 反之 “变由丛生” ,可理解为在人 体微生态内环境由 “清”转 “浊”的过程中,人 体内的相关微生物群落也因共生的内环境的变化而 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由量变到质变,即正常 的人体微生态组成群落高度聚集或相对制约机制遭 到严重破环而成 “毒”的病理状态。
4. 4. 2 “浊毒- 微生态”理论的临床意义 “浊” 之成因不外乎外感内伤、饮食劳倦,正气受损,邪 气入里,缠绵不解,胶结难化所致,表现为脏腑气 机紊乱、功能失调的 “毒”聚之势,久之气血阴 阳失衡,进一步伤及脏腑,可夹痰夹瘀,甚至变生 癥瘕积聚。其致病特点为病邪剧烈,直中脏腑,久 聚成毒,缠绵难愈,预后不良,类似于 《伤寒论》 的 “直中” ,即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 接进入三阴经的发病方式。一般指病情较重,结合 人体微生态失衡多导致严重感染、代谢性疾病、脏 器衰竭及癌症等,故可为中医学解释一些慢性病、 疑难病的病因病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 “浊毒- 微生态”理论的内涵及病理演变, 其临床表现可谓复杂多变,正如 《灵枢·五乱》 所言 : “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 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 乱于肺,则俛仰喘 喝,接手以呼; 乱于肠胃,是为霍乱; 乱于臂胫, 则为四厥; 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可归 纳为: 起病较重,壅塞清窍,脏腑气机逆乱,气血 运行受阻,病理产物浑浊稠厚,易致变证; 以脾胃 病论,多见头重头晕,恶心纳差,呕吐浊痰,腹胀 腹满,身体困倦,大便或干或溏等症,可理解为 “呕吐 ” “胃痛” “痞满”等寒湿或湿热交阻之重 证。由于 “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故舌象的变化是 “浊毒- 微生 态”理论最客观的临床依据。以往研究 [18 ] 亦证实, 舌苔的变化与口腔、胃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我们 可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浊毒,证实人体消化系统微生 态的变化,进而研究微环境- 内环境- 外环境的各个 系统的整体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从微生态角度对 “浊毒”进行辨证论治,如 前所述,人体微生态是中医学整体观、正邪理论等 的具体体现,故临证时应重视自然环境、气候因 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对于相关疾病的影响,不只是 从内环境认识疾病的性质,更要把人体放在大环境 中进行系统把握,辨别 “清浊” ,明确正邪的相互 关系,因势利导,才能真正实现扶正祛邪。
4. 5 基于 “浊毒- 微生态”理论的口腔、胃微生态 - 幽门螺杆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模式 根据 “浊毒- 微生态”理论,我们认为,人类 口腔微生态系统、胃肠道微生态系统虽是各自独立 的人体微生物群落,但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互相影响的。与其他种群的微生态系统相同,口腔- 胃在人体内形成了微生物共生的生态微环境。在作 为宿主的人体健康的情况下,口腔及胃部的正常菌 群可以共同抵抗外界细菌在此定植,并且还可以刺 激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宿主的免疫调节有积极作用, 而人体则为微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长增 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微生物和人之间是相互依 赖的关系,这些口腔黏膜和胃黏膜中存在的正常微 生物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如果人体出现了异常, 那么口腔以及胃部的微生物不仅会导致机体出现内 源性感染,而且还可能为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提供有利的时机,而宿主摄入的营养物质是否正常 和本身的免疫力情况也会对人体口腔和胃部微生物 造成较大影响,从而破坏微生态内环境的平衡。
如上所述,在口腔- 胃的整个微生态系统中,舌 苔是反映整体微生态平衡的非常灵敏的指标之一。 中医学认为,舌苔是胃气消化水谷继而蒸化承于舌 面所形成,可以有效反映出脾胃的生理病理性变化, 是脾胃功能变化的窗口,辨舌苔在脾胃病辨证中具 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舌苔的组成成分主要是丝状乳 头分化的角化树及填充其间的脱落细胞、唾液、细 菌、食物碎屑、白细胞等 [ 19 ] 。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时,舌象表现为浅薄的白色舌苔,舌苔的微生态处 于动态平衡,也就是阴阳平衡。如果机体受到各类 病理因素的影响,脏腑机能随之改变,舌苔的微生 态平衡被打破,使舌苔出现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异常, 此时就会表现出苔色、苔质的变化,并同时出现各 类疾病的临床表现。由此可见,舌苔出现的病理性 变化是因为口腔的微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所导致, 而口腔微生态变化受诸多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对胃相关疾病的认识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近年来研究 [20 ] 显示,幽门螺杆菌感 染可降低食管癌发生率,提示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联系可能更为复杂,故有必要从人体微生 态学的角度,以共生生理为线索进行口腔- 胃微生 态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但鉴于目前研究手段 所限,尚未能得出理想的实验结论。中医学认为, 幽门螺杆菌属 “浊毒”范畴,故以 “浊毒- 微生 态”理论为指导,以舌象、胃镜影像为切入点进 行相关研究,无疑为寻找新的研究思维模式提供了 可靠途径,并试图以此建立口腔、胃微生态- 幽门 螺杆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模式,进而为拓展以中医 学的宏观微生态思维方法研究人体内环境局部微生 态思路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5 结语
“浊毒- 微生态”理论是对现有浊毒理论及现代 微生态学的有益补充和扩展,也是将现代微生物生 态学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一个初步尝试。我 们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中医药微生物生态学理 论体系,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传统中医学所包涵的微 生态学原理,并充分应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 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论证,丰富和扩展中医药事业在 微生物领域的研究,为中医药微生物生态学的建立 和发展及其应用于临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赵雯红 肖颖 王文举 王慧洁 郭嘉璇 赵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