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王叔和及《脉经》史实再探

王叔和及《脉经》史实再探

王叔和著《脉经》 , 全书10卷, 98篇, 1 657条, 9 万字左右, 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上半叶(210年-259 年) 。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在世界医学史上 有重要影响。 隋唐以后至清代的1 000多年间, 中国、 日本、 朝鲜都曾以政府诏令或律令, 将《脉经》作为 医师考试的必读之书和必考科目。 因此, 《脉经》是 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典籍, 是中医诊断学 (尤其是脉 学) 的经典之作。

目前通行本《脉经》以及有关医学史著作中, 关 于王叔和生平、 著述等记载, 尚存不少模糊或错误的 表述, 必须厘正。

王叔和是“魏太医令”而非“晋太医令” 王叔和, 名熙, 字叔和。 山阳高平郡 (治在今山东 省邹县西南) 人。 近年来有专家据地方志和湖北武汉 新洲《王氏族谱》等认为是山西泽州高平县人 [1] 。 其 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迹不见于正史, 但零星见于西晋皇 甫谧 《黄帝针灸甲乙经·序》 、 东晋高湛《养生论》 、 唐代甘伯宗《名医传》 、 宋代林亿 《脉经· 序》 以及唐 代孙思邈 《千金要方》 中。

将王叔和定为西晋时期人物, 主要源自于宋代 林亿。 林亿在校正《伤寒论》 后添加了 “晋王叔和撰 次” 字样; 在校定《金匮玉函经》疏中称王叔和是西 晋人, 为太医令; 在校定《脉经》进呈札子中称叔和 为西晋高平人; 在《脉经》 自序前将王叔和冠以 “晋 太医令” 。 此后历代均据此认为王叔和为晋太医令。 但据2005年《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 之 《扁鹊 仓公王叔和志》 , 王叔和生卒当在公元177年-280年 之间。 湖北新洲地方则直接将其生卒定为公元201 年-280年, 于2011年举办了 “纪念药王王叔和诞辰 1810年” 纪念活动。 据此, 则王叔和一生绝大部分时 间生活在东汉、 三国时代, 进入西晋时已是风烛残年 了 。 故 《王叔和志》 和麻城市卫计局直接称其为 “三国魏 太医令” [2-3] , 此与余嘉锡先生 《四库提要辨证》中所 说的 “叔和之官太医令, 当在魏时” [4] 的论证一致。

综合史料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大致上可以描 画出王叔和生平的轮廓: 王叔和与著名 “建安七子” 之一的王粲(仲宣)是同乡同族, 与张仲景弟子卫汛 相熟, 张仲景又与王粲熟识, 曾为王粲治疗疾病, 事 迹见于《黄帝针灸甲乙经·序》 [5] 和《嘉靖邓州志 · 方 技传》 。 故王叔和与张仲景有一定的关联。 公元213年 (东汉建安18年) , 魏王曹操拜王粲为侍中, 王叔和 当在此时担任太医令之职。 公元216年 (建安21年) , 魏征吴, 王叔和随侍。 老年流寓湖北麻城、 新洲 (湖 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至去世, 葬于麻城白果老爷山 (后改名 “药王冲” , 位于新洲与麻城交界处) 。 死后 备受尊崇, 被称为 “药王” 。

据宋代林亿等 “校定 《脉经》 序” 等文献综述 [6] , 王叔和自幼性情沉静, 好学求真, 深研诸子百家。 其 生活的东汉末年, 三国争雄, 战事频仍, 瘟疫流行, 民不聊生, 为救人于水火, 王叔和刻苦钻研医学, 精 读《黄帝内经》 《难经》 , 效仿医和、 扁鹊、 张仲景、 华佗, 参照王遂、 阮炳、 吴普、 葛玄、 张苗等名医的著 作和经验, “博好经方, 尤精诊处, 洞识养生之道, 深 晓疗病之源” , 因此成为国之名医, 拜为太医令。 王叔和很可能是张仲景的学生 近年来大量考据表明, 王叔和 “与士安同时” , 应 该是皇甫谧的前辈 [7] ; 《千金要方》 卷二十六有 “河东卫 汛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 , 而卫汛是张仲景的学生, 有专家考证王叔和不仅和卫汛是同一辈人, 而且两人 交谊甚深, 甚至 “叔和得受学于仲景” , 也是张仲景的 学生。 如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 中明确指出: “王叔和 似是仲景亲授业弟子, 故编定其师之书” [4] 。 由于没有 确切史料证实, 故王叔和与张仲景的师徒关系只是推 断, 但两人为同一时代的中医学家, 确是可以肯定的。 从 《黄帝针灸甲乙经 · 序》 中记载张仲景治疗王粲事迹, 王粲与王叔和同族同乡 , 两人完全可能一同赴荆州投靠 刘表, 在这个过程中得识张仲景, 故有可能拜张仲景为 师等, 均会在后世学者脑海中引发畅想。

《脉经》最多只比《伤寒论》晚50年 《脉经》 的成书年代, 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在公元 3世纪初, 但在具体年代上则说法不一。 影响比较大 的是《脉经校释》 [8] , 以及有学者的考证论文 [9] 均认 为成书于公元256年-316年之间。 这一认识广泛被中 医学界所引用, 影响颇广 。

那么, 《脉经》 的成书年代到底是在那个阶段呢? 王叔和在世与张仲景 ( 公元150年-219年 ) 、 皇甫谧 (公元215年-282年) 相去未远, 三人的医学经历又多 有联系, 因此, 仅从 《脉经》 与 《伤寒杂病论》 《针灸甲 乙经》 的关系上, 就可以推断出 《脉经》 成书年代。 《伤寒论· 自序》透露出著述缘起和成书年代: “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 犹未十稔” 其时在 公元206年前后, 张仲景 “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 训, 博采众方” , 《伤寒杂病论》 的成书时间当在公元 210年前后, 而 《脉经》收录了张仲景论脉的条文, 以 及各科病证的辨证内容, 可知《伤寒杂病论》是《脉 经》 的资料来源之一, 因此绝不会早于公元210年。 而 皇甫谧《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中则直接道出 “近代 太医令王叔和, 撰次仲景, 选论甚精, 指事施用” , 虽 未指出王叔和撰《脉经》 , 但根据王叔和编次张仲景 著作和著《脉经》 相距未远的史实, 故不应晚于《甲 乙经》 成书年代; 而《黄帝针灸甲乙经》 虽然刊行于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 , 但成书年代却在三国魏 甘露四年(公元259年) 。 由此, 《脉经》的成书年代 就应该在公元210年-259年之间, 最有可能是在245 年-255年前后。 这与50年代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 要辨证》中推论的 “ 《脉经》 成书年代在魏或晋初” 也是一致的。

《脉经》 成书于张仲景《伤寒论》 后, 皇甫谧 《黄 帝针灸甲乙经》前, 给《脉经》 成书年代提供了充足 的证据。 由于东汉末年和西晋之间只隔着短短45年 的三国时代, 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确认 《脉经》成书年代对中医学发展史有重要 意义, 如果能确认 《脉经》 成书于公元260年前后, 则 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只有四五十年的间隔, 应该 属于同一历史时期。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是精编而不是理残 《脉经》之外, 王叔和另一项重大贡献是编次 《伤寒论》 。 据目前几乎成为定论的说法: 张仲景原 著成书不久即毁于战火, 后经王叔和将残余的伤寒 部分重新编次, 成为流传至今的《伤寒论》 。 明清以 来, 中医界皆以为定论。 因此, 王叔和重新编次的, 是《伤寒杂病论》 “劫火之余” (清喻嘉言 《伤寒尚论 篇》 ) 的残本。

但是, 这种说法却很可疑——张仲景作为东汉 末年的长沙太守, 其弟子卫汛为一方名医, 朋友兼病 人王粲官至魏国侍中, 而当了魏太医令的王叔和也 是医中翘楚, 高官在身。 另有研究称叔和仅比张仲景 小20岁, 非常有可能曾拜张仲景为师, 在这些显赫的 学生、 患者簇拥下, 《伤寒杂病论》成书仅三四十年 就毁于战火, 残乱不堪, 到了必须重新整理的地步, 似乎不太可能。

笔者认为或许存在另一种可能, 即张仲景原书 本来就不是一个已经定型的作品, 也许就是医学讲 稿、 随笔、 心得之类的内容, 叔和作为入门弟子, 至 少是私淑弟子, 在张仲景去世之后为恩师编次著述, 亦是常有之事。 中国历来有这个传统, 孔子《论语》 故事便是典范, 编次 《伤寒杂病论》说不定还会有其 他弟子如卫汛等人的功劳, 只是王叔和身居高官, 林 亿等人择高位而录之, “王叔和撰次伤寒” 便成为史 实, 其他人则被王叔和的光环掩盖了 。

以上并非笔者臆测, 史料中已经比较明确地 传达了类似的真实情景。 如皇甫谧《黄帝针灸甲乙 经· 序》 中所说的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 为数十卷, 用 之多验。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 撰次仲景, 选论甚精, 指事施用” 。 《黄帝针灸甲乙经》成书于三国魏甘露 四年(公元259年) , 距 《伤寒杂病论》 成书的公元210 年前后只有短短几十年, 这段文字哪里可以看出对不 久前惨遭厄运的名医名著有一点点惋惜、 感叹、 遗憾、 愤懑之情? 反而倒是告诉我们这样的意思: 张仲景的 医方很管用, 但太多了 , 有几十卷之多。 所以, 王叔和 做了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就是根据需要(指事) , 去精 选一下张仲景的理论和方药, 再编排一下 , 选得很好, 编排得也不错, 非常切合实用, 如此而已! 现存所有史料, 也没有一点点关于张仲景书稿散 佚的迹象, 反而很多史学家认为王叔和编次的 “仲景 遗论” , 是对张仲景遗留的完整资料进行整理。 如宋向 元 [7] 就提出这个观点, 否认仲景书稿已 “残缺失次” 。

《脉经》原本是综合性医书

现存《脉经》各种版本, 都是有方无药, 即在诊 断的基础上, 提出治则方名, 方剂下却无药物组成。 通过《脉经》自序可知, 王叔和是以引用《黄帝内 经》 及当时存世的医书, 编纂综合性医学理论书为目 的的, 因此《脉经》应该理法方药俱全。 但是, 在宋 代林亿等人对此书进行校正时, 为突出脉学特色而 删去了所有药物组成!

尽管我们如今看不到这些方子的组成, 但并不 能因为林亿等人之过而抹杀王叔和搜罗各种疾病治 疗所需理法方药的功劳。

例如, 《脉经》中有300多条文字被认为是引述 《伤寒论》 的, 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都是, 很多内容并不 完全取材于张仲景著作。 如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 论 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 文曰 “寸口脉浮, 中风发热头 痛, 宜服桂枝汤、 葛根汤, 针风池、 风府” , “寸口脉数 即为吐, 以热在胃管, 熏胸中……服除热汤, 若是伤寒 七八日至十日……宜服知母汤” 等40余条文字, 其行 文语气, 体例风格都与 《伤寒论》 非常类似, 但针药结 合、 内外治结合、 辨脉辨证相结合、 理法方药连贯的 治疗风格非常明显, 而且用方不同, 即便用方同名, 组 成却不相同 ( 《脉经》 中方剂的组成虽被林亿删除, 但 部分内容却被保留在敦煌古医籍中, 可资比对) 。

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敦煌医书卷子第3287页中有 与《伤寒论》类似条文下的方药桂枝汤、 葛根汤、 摩 风膏、 前胡汤、 平胃丸、 瞿麦汤、 滑石散7首方剂 [10] , 这些方剂均有方剂组成, 除了桂枝汤与 《伤寒论》基 本相同外, 葛根汤比 《伤寒论》多出黄芩、 葳蕤、 大青 3味, 而摩风膏(丹参、 蜀椒、 芎窮、 蜀大黄、 八角蜀附 子、 巴豆、 白芷)等方剂未见于《伤寒论》 , 专家认为 不外两种可能, 一是今本《伤寒论》佚失, 二是这些 理法方药出自其他医书。

《脉经》似乎特别推崇针药同用的施治方法, 上文中 “服桂枝汤、 葛根汤, 针风池、 风府” 等文字 便是其例, 而在卷六脏腑病证论治中, 除针刺法外, 对五脏病证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剂, 如肝病用防风 竹沥汤、 秦艽散; 脾病用平胃丸、 泻脾丸、 茱萸丸、 附子汤; 肺病用五味子大补肺汤、 泻肺散; 肾病用内 补散、 建中汤、 肾气丸、 地黄煎 (缺心病的方剂) , 这 也反映了 《脉经》有注重脏腑辨证的倾向, 与《伤寒 论》专论六经辨证不同。

在针灸学术上, 《脉经》继承了 《灵枢》以来的 经络学说, 并将脏腑与经络依据表里相关的原则进 行结合, 使经络学说能更有效指导临床针灸实践。 此外, 《脉经》还充分重视因人、 因地、 因时施行针 刺、 灸法, 对临床针灸学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王叔和还是一位多产医家

据史书记载, 除编著《脉经》 、 编次《伤寒杂病 论》 , 王叔和还有多种医学著作, 如: ①《脉赋》三 卷: 见清乾隆39年《高平县志》卷14, 《秘书省续编 四库阙书目》 。 ②《论病》 六卷: 见 《中国医籍考》 , 清 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 ③《孩子脉论》一卷: 见 清乾隆39年 《高平县志》 卷14。 ④《脉诀发蒙》 三卷: 见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 ⑤《脉诀纪要》 三 卷: 见 《宋志》 ,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 清乾 隆39年《高平县志》卷17, 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 136。 ⑥《平脉法辨脉法》 : 见清宣统3年 《山东通志》 卷136, 清陆懋修《世补斋医书》 。 ⑦《张仲景药方》 : 见清宣统3年《山东通志》卷136。 ⑧《王氏叔和小儿 脉诀》 : 见 《中国医籍考》 , 清曾世荣 《活幼心书》 。 ⑨ 《伤寒论序例》 : 见清宣统3年 《山东通志》 卷136。 以上钩沉索引, 希冀获取慢慢历史中的片光零羽, 给今 人 一个更清晰的王叔和, 看到 《脉经》 的流变踪迹。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王旭东

上一篇:合温病之方论浅述

下一篇:穷究阴阳五行论 天人合一整体观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