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藏象理论视角下的中医科研

中医科研需要中医理论的指导。 中医理论是中 医科研的理论基础, 离开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医科研 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 的核心部分, 中医科研应当秉承藏象理论的精神, 在 此基础上发展创新, 反之, 只会与中医渐行渐远。 本 文从中医科研的现状、 藏象理论指导中医科研的必 要性、 藏象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科研需要解决的问 题以及中医科研如何更好的利用藏象理论的指导获 得长久发展几个方面论述。 最终提出搞好中医科研 要改进和提高科研思路和方法, 既要扎根于传统中 医理论, 尤其是藏象理论, 又要从现代研究中汲取营 养; 既要以回归运用于临床为根本着眼点, 又要不断 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 最终让中医科研成为发 展传统中医的助推器。

当前中医科研现状

1. 对 “证” 本质 “血瘀” 本质的现代研究 随着 科技的进步、 现代医学的引入、 国家政策的支持扶 持, 中医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摆在中医面前的是机 遇也是挑战, 当前中医科研取得了不少成果, 也存在 着诸多的问题, 有的问题甚至是下一步深入研究的 瓶颈, 如不解决, 很容易就陷入了困惑彷徨甚至低水 平重复的境地, 如对 “证” 本质的研究发现了 “病” 与 “证” 的许多交叉点, 将 “辨证” 与 “辨病” 相结合更 利于提高诊疗效果, 但这并不足以揭示 “证” 的本质,“证” 的本质指的应该是 “证” 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 本不同点, 如果用现代医学的术语来讲应当是 “证” 的特异性指标, 结合中医 “证” 是疾病在特定阶段的 生理病理状态, 因此明确中医 “证” 的以功能为基础 的病变过程与现代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的病变过程 的联系和区别, 既符合中医的整体观也与现代医学 的还原分析方法不相违背, 就当前来看这也是揭示 “证” 本质无法回避的问题。

又如对血瘀证本质的现代研究, 不仅未找到血 瘀证的特异性指标, 反而得出了 “无病不血瘀、 无证 不血瘀、 无药不活血化瘀” 的结果, 这与预期研究结 果似乎相差较远, 但是这才是真实的研究结果, 究 其原因在于对血瘀证这一中医证型的本质研究的研 究方法首先不能违背中医的最大特色——整体联系 性。 中医先贤们创立证型时并未把许多年之后的特 异性指标考虑在内, 或者是在他们看来特异性指标 对于病或者证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局限性认识, 而把 一系列的症状体征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大的 “特异性 指标” 更为全面、 准确、 合理。

2. 对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 方剂的现代研究 笔 者认为, 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对本质的研究也面临 同样的问题, 除了提出诸多假说之外, 目前很多研 究并没有取得中医和现代医学公认的令人信服的成 果, 对中药、 方剂的研究也是如此, 部分提取出的有 效成分因缺乏经典中医理论的标注, 很难被中医界 广泛认可, 沦为 “天然药物” 或者是西药的科研成果。 “废医存药” 这种偏颇的观点也常以此为佐证。 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否则中医科研, 很容易陷 入在某个点上重复探索已被西医无数次证明了的问 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医的科研思路, 因 此明确中医科研思路, 寻求科学合理的中医科研方 法尤为重要。

中医科研应该在藏象理论的指导下展开 在藏象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科研工作应当首先 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藏象理论的起源、 特点、 本 质和研究方法分别是什么; 二是藏象理论指导下开 展中医科研是否应该求同存异更存疑。

1. 藏象理论的起源、 特点 天地氤氲, 万物化 生, 皆恒于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根植于天地自然界 至理, 具有显著的自然哲学色彩。 中医扎根传统文化 的沃土之上, 打上了鲜明的自然哲学烙印。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以阴阳易理释象, 将天地自然生长化收 藏之象与人体生长壮老已之象类比, 勾勒出天人相 应的气象。 “象” 思维的基本架构基于此。 藏象理论 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藏象理论的形成是中医理论 “援 引文化诠释医学” 的典型体现 [1] , 引用的对象涉及多 方面, 包括古代哲学、 农业文化、 兵法、 社会形象、 儒 家官本位思想等, 除此之外, 随着生产生活经验的积 累, 对解剖学的认识观察, 以及反复的医疗实践这些 都为藏像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基础。 而对于藏象 理论本身来说脏腑生理功能的特征是藏象理论的核 心内容, 脏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气的运动 (升、 降、 出、 入)实现的, 这是受《淮南子》 “气一元论” 思想的影响。

藏象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 体性、 功能与形态的统一性、 应时性、 动态发展性几 个方面, 藏象理论作为中医的的核心理论其重要性 决定了中医科研应当秉从至少不违背藏象理论思维 模式, 藏象理论的特点也为中医科研的展开提供了 方向。

2. 藏象理论的本质 藏象理论作为中医的核心 理论将内在本脏与外在征象相联, 参以天地自然之 象, 以象测脏、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结合中医独特 诊法望、 闻、 问、 切,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丰 富完善, 在无数次临床诊疗中被检验, 是一套独立、 完善、 科学、 实用的医学理论。 然天地万物恒于动, 藏象理论亦如此, 时至今日, 时空移位, 多因素造成 中医未被广泛认可, 而被定义为民族医学, 中医阵地 偏于一隅, 甚至遭受质疑, 实属遗憾。 造成这种现象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医独特的思维模式, 这既是中医学难精、 传承难的原因, 也是造成在微观 物质基础或是发生机制层面, 中医话语权不多的原 因。 理论的价值在于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普遍适应性 的前提是该理论对理论自身的适用性, 藏象理论建 立于普遍联系之上, 这也为从现象描述到本质阐明 提供了可能。 以 “象” 解 “象” 究其实质仍是 “象” , 难以脱出心中明了却不易述之于口的境地, 而临证识 证的精准也在于相对 “象” 的一点, 这 “象” 的一点完 全存在用 “质” 揭示清楚的可能性, 绝非见仁见智, 殊途同归。 这也可以解释阴阳相互转化、 五行生克制 化, 在确立治法时却不是从 “阴阳论治” “从五行论 治” 的原因。 “道” 本相通, 万物皆自成象, 宏观广义是 象, 微观狭义也是象, 象无大小, 起于度量。 “藏” 是藏 象的实体, 是所藏内脏及其相联的物质形态; 而象有 变、 理的内涵, 寓变于象, 寓理于象, 寓数于象 [2] , 象数 思维根源于此。

综上藏象的本质实际上包含 “藏” 的本质和 “象” 的本质两个方面, “藏 “与 “象” 之间具有类似于阴与 阳似的形态与功能的对立统一, 这也是藏象的本质只 能是以 “藏” 为内在物质基础 (包括五脏、 六腑、 其他 脏腑及其密切相关的解剖形态结构、 所藏精气等) 和 以 “象” 为外在表现 (包括体、 华、 窍、 志、 液、 神志、情绪等) 的综合的原因, 鉴于此, “藏象纯功能说” 有 违形神一体的中医思想, “藏象的功能大于实体说” 有违唯物辩证法的物质第一性思想。

3. 藏象理论的研究方法 藏象理论的研究方法 秉承传统象思维模式, 以观察外在征象为手段, 以 易理卦象、 阴阳、 五行、 六律、 河洛数理、 五运、 气化 作为分析方法, 以象测藏、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揭示 “藏” 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进而归纳总结人体生 命规律。

在藏象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科研首先要解决 以下几个问题

1. 中医藏象理论体系中概念、 内涵不统一 古 人惜墨如金, 理论思想常以最精炼、 最准确的语句呈 现。 时隔千年, 当时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现已不见, 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俚语已大不相同。 今人在研读 古籍过程中遇到诸多一词多解的现象, 容易产生多 歧性。 以 《黄帝内经》为例, 《素问·刺禁论》中 “七 节之傍, 中有小心” 历来争论不清, 《针灸甲乙经》 及 《黄帝内经太素》 中 “小心” 作 “志心” , 王冰 [3] 将 “小 心” 解释为 “真心神灵之宫室” , 张载义 [4] 认为 “小 心” 应指 “志心” , 而张登本 [5] 认为 “小心” 一词, 有谨 慎、 留意、 丝毫不能疏忽的意思, 李今庸 [6] 认为 “小 心” 应指胆, 程如海 [7] 认为 “小心” 为延髓、 小脑(即 脑的一部分) 。 另外对三焦、 命门、 十一脏取决于胆等 解释也各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医理论进一 步探索的方向。

2. 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不够准确、 统一、 完善 东 西方文化差异较大, 文化背景、 语言风格迥异, 这给 藏象理论走出国门带来了极大挑战, 目前应用的汉 译英的中医理论术语中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 相互 矛盾或表达不清的问题。 部分学者缺乏外语表达能 力, 使用不恰当的现代医学名词来代表中医传统概 念, 且当前缺乏为外国学生解释中医名词术语的词 典 [8] 。 藏象理论乃至整个中医理论的内涵不能准确 的被他国人理解, 更谈不上合理利用了 , 只有解决了 这个问题, 中医理论才能走出国门, 才能利用他国先 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繁衍生花。

综合以上两点: 规范中医术语, 详解概念内涵 显得尤为必要, 一方面在发生学、 还原论的基础上, 探查规范中医理论术语, 大量研究古籍, 把研究的术 语概念作为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的探查, 注重分析 历史长河中主要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科学的要素及 其联系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中医理论中广泛存 在着系统论思想, 但建立在原始粗糙的解剖学基础 上的逻辑推理, 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我们 需要学习还原论思想, 合理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 来弥补我们微观认识上的缺陷。 另一方面, 规范中医 术语英译, 应用多种翻译方法, 本着简洁、 准确、 规 定的原则, 让世界对中医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8] 。 3. 质疑藏象理论科学性的问题 西方先进生物 科学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解剖技术的深入探究, 使得 人们对各脏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问题随之产生, 正确的思维总是超越科技的。 在科技与思维的落差 中, 人们开始质疑思维的正确性, 开始质疑藏象理论 是否能真实反映实在脏器的生理结构、 功能、 病理特 点、 与其他脏器的联系等各个相关环节。 实际上单个 脏器分析跟整体审查不同, 指标高低跟机体功能表现 毕竟有差异。 我们要做的是在藏象理论的指导下 , 借 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的放矢的探查脏腑之间, 脏腑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性, 不仅是为了证明藏象理论 的合理性, 更重要的是拓宽治疗途径, 指导临床。 对 藏象本质的研究并没有找到藏象的特异性指标, 原则 上也就无法深入揭示藏象的本质, 甚至一度出现藏象 有无本质的质疑, 但反思一下, 会不会是象思维下藏 象理论的整体系统性决定了藏象的特异性指标与现 代医学用还原分析的实证解剖学方法得到的特异性 指标有差异? 抑或是追求藏象的本质对于实际提高 临床效果意义不大? 这其实仅是一个用还原论的研 究方法揭示藏象整体性概念的问题。 而就目前来看否 定对藏象本质的研究为时尚早。 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 展将多个藏象指标深入紧密的联系起来构成藏象的 整体性指标存在着客观可行性, 正如钱学森院士所说 “系统论是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辩证统一” 。

藏象理论指导中医科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1. 重视文化基础研究, 突出整体观念, 辨病辨证 结合 中医理论原理和方法的形成离不开它独特的 研究方法 [9] 。 发展藏象理论以及用起来指导科研, 应 首先以文化作为切入点, 通过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 解决文化变迁和差异造成的认识理解上的误解和模 糊, 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同现代接轨以深化研究 [10] 。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脏腑系统之间是相互 联系、 相互影响的, 疾病的发生、 发展也是这样。 中 医科研不能把眼光只盯在病人的某一个病、 某一个 证上, 要从整体着眼, 重视疾病起因、 发生、 发展、 转归、 预后的相互联系, 某一证与病的联系, 与它证 之间病理上的关联性, 及对人体这一整体的影响, 只 有这样才有助于找出新的诊疗路径, 提高中医的临 床疗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 思路和方法, 而临床科研也应以此为基础。 辨病以明 确诊断, 把握病情演变的规律, 确定总体治疗方案;辨证则可依据疾病演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异 性本质确立针对性的治疗方药, 应做到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进一步 阐明疾病的中医证型本质, 使治疗用药更具有针对 性, 为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新的途径。

2. 重视象数思维的结合 象思维的优势在于广 度和深度, 藏象理论源于象思维, 由天地自然之象 推演络绎人体之象, 再由人体之象及脏腑之象, 脏 腑之象又随天地自然之象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能够 给 “象” 一个标准, 使 “象” 客观具体化的却是 “数” (也就是数思维) 。 《黄帝内经》 中 “四时五脏阴阳” 理论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其理论根源来自于时空的 同一性, 同一而后分化对比衍生阴阳, 时至今日传统 的 “数思维” 常被忽略, 但却已根深蒂固的渗透到我 们的生活之中, 如我们将以前的时辰平均分成两份, 每1份就是当前的小时; 很多的地区赶集的周期都是 5天; 农耕二十四节气等, 这些都是古人在观察 “象” 的同时发现的; 再如中药复方本身就是象数思维的 结合, 将药味与药量进行最优化排列组合, 甚至仅是 剂量的优化配比都可能会对中药乃至中医的发展产 生深远影响, 思维模式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方向, 中 医科研理应遵循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模式本身就是 “系统论” , 是 “整体论” 和 “还原论” 的统一。 3. 合理选择现代科技, 发挥综合优势, 多种方 法结合 任何技术都有个转化的过程, 先进的技术 不能马上为我所用, 也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医所要解 决的科学问题。 如果盲目追求新技术, 而不顾及所要 解决的中医问题, 往往使我们面对眼花缭乱的图标 数据喜不自禁, 深陷其中。 却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已迷 失了方向, 这也许是不少科技论文的创新点, 即标榜 为 “首次将什么先进技术应用于中医研究的原因之 一” 。 要合理的选择技术, 要为了发展藏象理论、 发 展中医去使用技术, 而不是一旦有新技术就趋之若 鹜, 不考虑实际, 搬来硬套理论。

中医具有多种有效的治疗和调养疾病的手段, 除药物治疗外, 还有针灸、 按摩、 拔罐及饮食调养、 运动锻炼等调治方法。 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 如何 将这些治疗调养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利用现代 科技加以发展创新, 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 需要进一 步研究和探索。

发展创新的目的最终是服务临床, 一切医学理论 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更好的治病救 人。 藏象理论的运用本身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使诊 病时不专注于一隅, 由点及面, 再由面及点回到疾病 的本质, 既有利于把握整体状态, 整体审查; 又有利 于抓住疾病本质, 辨证论治。 在治未病方面, 古代医 家通过敏锐的感官, 感知异常自然气象, 由象及藏, 探查人体脏腑的微妙变化。 中医科研应继承中医宝贵 的理论财富, 以中医藏象思维方式为主, 遵循中医药 发展规律同时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思路, 继承与创新并 重。 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 以科研成果最终能够回 归应用于临床为目标, 既要保持特色优势, 又要积极 合理利用现代科技, 提倡多学科交叉, 通过知识创新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以科技进步切实解 决临床问题, 提高临床疗效。

小结

综上所述要搞好中医科研, 改进和提高科研思 路和方法至关重要。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更关注环境、 饮食、 生活习惯、 情绪等诸多因素对人 体的影响, 目前中医科研多注重因果关系的研究, 而缺乏关联性研究的认知手段、 处理方法及评价标 准。 因此, 加强探索中医症状关联性研究, 建立中医 科研方法论和科研成果大数据、 规范症候的现实评 价, 是提升中医科研层次的有效方法。

中医要现代化, 必须从现代科学中汲取营养, 借 鉴研究思路和方法, 而不是被同化, 以致丧失本身的 特色和优势。 中医科研终究要回归中医临床, 在临床 中被证实才是硬道理, 如若不然, 将是何等浪费和遗 憾, 藏象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科研更有利于从中医的角 度, 用中医的眼光和方法研究探索中医问题, 不至于 与中医的根本渐行渐远。

参 考 文 献

[1] 李如辉,王荣平,郭淑芳.“援物比类”在中医藏象学说构建 过程中的发生学意义.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2):388-390

[2] 程昭寰.论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中医杂志, 1997,38(3):136-140

[3] 黄帝内经.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103

[4] 张载义.“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析疑.中国针灸,1998,18(7):33

[5] 张登本.“七节之旁,中有小心”的体会.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7(2):20-21

[6] 李今庸.黄帝内经中“小心”及其临床意义.中医药通报, 2007, 6(1):6-8

[7] 程如海.素问“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之我见.四川中医,1998, 16(2):8

[8] 刘宁.中医藏象术语英译标准的对比研究.沈阳:辽宁中医药 大学,2012

[9] 任秀玲.“以形正名”形成中医理论概念.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26(4):644-646

[10] 孙相如,何清湖.探讨关于中医藏象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意义.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304-1307

上一篇:古今名医是如何学医的

下一篇:基于“因人制宜”学说的中医“发物”观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