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中医学阐释人体生理病理、 指导诊断治 疗的基本纲领。明·张景岳曾说 : “医道虽繁, 而可 以一言蔽之者, 曰阴阳而已 。 ” 《内经》 作为中医脉学 渊薮, 其在分析脉理、 阐述脉法、 分类脉象时多征引 阴阳, 确立以阴阳为纲的论脉总则 。《素问 ·阴阳应 象大论》 曰: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1] ” 《素问·脉 要精微论》 曰: “微妙在脉, 不可不察, 察之有纪, 自 阴阳始。 [1] ” 《内经》 多处论及阴阳之脉, 然其内涵 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诚如朱丹溪所云: “阴阳 二字, 固以对待而言, 所指无定在。 ” 本文概括《黄 帝内经素问吴注》 、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 《类经》 等注疏, 将《内经》 阴阳脉的涵义总结分析 如下。
1 “阳” 指阳和之胃气 , “阴” 指真脏之阴脉
《素问 ·阴阳别论》 云: “脉有阴阳, 知阳者知 阴, 知阴者知阳……所谓阴者, 真脏也……所谓阳 者, 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 知病处也; 别于阴者, 知死生之期。 [1] ” 吴昆注: “所谓阳脉者, 胃气之阳 和也。盖至阳之脉, 谓之有胃气, 有胃气谓之阳和 也” ; “至不和者谓之阴, 与阳和之脉正相反, 所谓 真脏之脉也” [2] 。《类经·脉色类》 将“别于阳者, 知病处也; 别于阴者, 知死生之期” , 解释为: “能别 阳和之胃气, 则一有不和, 便可知疾病之所; 能别 纯阴之正脏, 则凡遇生克, 便可知死生之期也” [3] 。 可知, 此处“阳” 系指阳和之胃气, 即有胃气之脉; “阴” 指真脏脉。 《内经》 将脉来从容和缓视为有胃气之象 。《素 问 ·玉机真脏论》 云 : “脉弱以滑, 是有胃气。 [1 ] ” 《灵 枢·终始》 云 : “邪气来也紧而疾, 谷气来也徐而 和。 [4 ] ” 五脏之弦、 钩、 软、 毛、 石五脉若兼有阳和之 气( 即带从容和缓之象) , 即为五脏平脉。若刚硬弦 劲, 坚搏弹手, 脉来急促皆为无胃气之脉, 为五脏精 气衰微、 胃气衰败之真脏脉, 提示预后不良。张景岳 云 : “阴者, 无阳之谓。无阳者, 即无阳和之胃气, 而 五脏之阴脉独现, 如但弦但钩之类, 是为正脏, 胃气 败也。 [3 ] ”
2 寸脉为阳, 尺脉为阴
《素问 · 阴阳别论》 谓: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 阳虚肠辟死。 [1] ” 此处“阴阳” 系指尺脉、 寸脉而言。 王冰注: “阴, 谓尺中也。搏, 谓搏触于手也。尺脉 搏与寸口殊别则为有壬之兆。 [5] ” 马莳注: “ ‘阴 搏’ 者, 尺为阴, 其脉搏击于指, 而与寸脉不同也 …… ‘阴阳虚’ 者, 尺寸俱虚也。 [6] ” 寸关尺之名初 见于《难经》 。《难经·二难》 云: “脉有尺寸, 何谓 也……从关至尺是尺内, 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 是寸内, 阳之所治也。 [7] ” 寸关尺的划分是以关部 为准, 关前为寸属阳, 关后为尺属阴。清·徐灵胎 解释说: “关以下为尺, 主肾肝之沉, 故属阴……关 上为寸口, 主心肺而浮, 故属阳。 [8] ” “寸阳” 、 “尺 阴” 在《伤寒论》 中应用较多, 如少阴病290 条: “少 阴中风, 脉阳微阴浮者, 为欲愈。 ” 意为寸脉较微, 尺脉浮盛, 提示邪气轻浅, 阳气得复, 故为欲愈之 兆 [9] 。
3 浮取为阳, 沉取为阴
《素问 · 阴阳别论》 云 : “阴虚阳搏谓之崩。 [1 ] ” 此 处 “阴阳” 虽有注家从寸阳尺阴或阴虚阳动病机解 释, 但未与脉理、 文理尽合。明 · 张景岳注曰 : “阴虚 者, 沉取不足; 阳搏者, 浮取有余。阳实阴虚, 故为内 崩失血之证。 [3 ] ” “阴虚阳搏” 类于芤脉 。《濒湖脉 学》 载 : “芤脉, 浮大而软, 按之中央空, 两边实。中 空外实, 状如慈葱。 [10 ] ” 芤脉举之有余, 按之中空, 正 符合“阴虚阳搏” 特点。芤为失血主脉, 因脉道不 充, 故按之中空; 阴血亏虚, 不能敛阳, 虚阳趋于外,则脉位表浅、 脉形虚大而应指略坚 。《伤寒论》 多以 阴阳论脉浮沉之候。如“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 阳 浮者热自发, 阴弱者汗自出” [9 ] 。“伤寒, 阳脉涩, 阴 脉弦, 法当腹中急痛” [9 ] 等, 其所涉阴阳均指脉之沉 取、 浮取而言。
4 左手为阳, 右手为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 云 : “故人迎一盛, 病在少 阳……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 阳。寸口一盛, 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 太阴; 四盛已上为关阴。 [1 ] ” 对“人迎” 、 “寸口” 一般 解释为足阳明经之动脉和手太阴经之动脉。前者位 于结喉旁, 后者位于鱼际下。王叔和、 李东垣等则将 人迎、 寸口理解为左右手之脉。认为左手关前为人 迎, 主候手足三阳经; 右手关前为寸口, 主候手足三 阴经 。《脉经》 云 : “关前一分, 人命之主。左为人 迎, 右为气口。 [11 ] ” 明 · 吴昆注解《素问六节藏象论》 言 : “此家脉法, 法象阳左阴右……左手关上为人 迎, 若脉一盛少阳有余, 二盛太阳有余……右手关上 为寸口, 若脉一盛厥阴有余, 二盛少阴有余。 [2 ] ” 吴 昆注 《脉要精微论》 , 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诸 细而沉者皆在阴” , 解释为 “ ‘浮’ , 阳脉也, 其脉在左 手人迎谓之在阳, 是重阳也……细而沉, 阴脉也, 其 脉在右手寸口谓之在阴, 是重阴也 [2 ] ” , 明确提出 “左阳 ” “右阴” 之说。清·魏荔彤在解释《金匮要 略》 时说 : “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时即引用此说, 认为 “阳微” 指左手脉微小 , “阴弦” 指右手脉弦急。 “以左 右 阴 阳 言, 阳 微 必 左 手 也, 阴 弦 必 右 手 也” [12 ] 。
5 太过为阳, 不及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云 : “察色按脉, 先别阴 阳。 [1 ] ” 明示阴阳为中医诊断的纲领, 无论望色、 诊 脉都应辨清阴阳。对脉之阴阳, 一般理解为脉象的 阴阳属性。明·吴昆则将其释“脉之阴阳, 太过为 阳, 不及为阴也 [2 ] ” , 即以太过、 不及区分脉象, 太过 之脉为阳, 不及之脉属阴。脉分太过、 不及, 源出于 《内经 》 。《素问·玉机真脏论》 在讨论四时平脉、 病 脉时提及 : “春脉者肝也……故其气来, 弱轻虚而 滑, 端直以长, 故曰弦, 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 此谓太过……其气来不实而微, 此谓不及。 [1 ] ” 意为 肝之平脉为弦, 弦之太过、 不及皆属病态。 《内经》 以太过、 不及论脉, 开后世之先河 。《难 经 ·三难》 云 : “脉有太过, 有不及。 [7 ] ” 张仲景在《伤 寒论 · 平脉法》 中指出 : “三部不同, 病各异端, 太过 可怪, 不及亦然。 [13 ] ” 《金匮要略·胸痹》 也明确提 及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 表明张仲景临床辨脉以太 过、 不及为基本纲领。就临床而言, 病理脉象虽然复 杂, 但归纳起来, 从平脉而论无非太过、 不及两类。 较平脉在脉率、 脉位、 脉力、 脉势等方面有余者为太 过, 较平脉在上述方面不足者为不及。相对而言, 浮、 数、 滑、 大、 长等属太过之脉, 沉、 迟、 涩、 小、 短等 属不及之脉。
6 以阴阳归类脉象属性
脉象属性主要指脉的位、 数、 形、 势而言, 是构成 脉象的基本要素。由于阴阳所表征的是事物的相对 属性。脉象之有力无力、 来去疾徐、 部位浮沉等皆是 相对因素, 故可用阴阳反映其属性 。《内经》 及后世 多以阴阳归类脉象。如 《素问 · 阴阳别论》 云 : “所谓 阴阳者, 去者为阴, 至者为阳; 静者为阴, 动者为阳; 迟者为阴, 数者为阳。 [1 ] ” 《素问·决死生论》 云 : “九 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 …… 躁盛喘数者为 阳。 [1 ] ” 《内经》 不仅以阴阳归类脉象, 而且规定了脉 之来去、 动静、 至数等阴阳属性, 为后世以阴阳归类 脉象确立了准则。明 · 吴昆注解《素问·阴阳别论》 时, 将 “鼓一阳曰钩, 鼓一阴曰毛” 解释为“脉来有力 为阳, 无力为阴” [2 ] 。 《内经》 以降, 医家在认识脉象时多遵从阴阳之 辨。如 《难经 · 四难》 云 : “脉有阴阳之法……浮者阳 也, 滑者阳也, 长者阳也; 沉者阴也, 短者阴也, 涩者 阴也。 [7 ] ” 《伤寒论》 云 : “脉有阴阳何谓也……凡脉 大浮、 数、 动、 滑, 此名阳也; 脉沉、 涩、 弱、 弦、 微, 此名 阴也。 [13 ] ” 《中藏经》 云 : “短涩沉迟伏皆属阴, 数滑 长浮紧皆属阳。 [14 ] ” 《濒湖脉学》 将 27 种病脉按阴 阳分类, 其中浮、 数、 实、 长、 洪、 紧、 动、 促归为阳, 沉、 迟、 涩、 虚、 短、 微、 缓、 濡、 弱、 细、 伏、 结、 代归为阴。 可见, 阴阳反映的是具有相对属性或趋势的两类脉 象, 凡具有亢盛、 有余、 运动、 向外等特点的归为阳 脉, 凡具有抑制、 不足、 静止、 向内等特征的归为阴 脉, 亦有阳中阴类如滑、 芤、 弦、 革、 散及阳中阴类如 牢脉等 [10 ] 。
综上 , 《内经》 所述阴阳之脉在不同语境涵义下 有所差别, 后世注家对其理解亦不尽相同。本文仅 结合诸家之说以汇之, 力求呈其全貌, 使读者全面了 解脉之阴阳的各种涵义。在实际应用中, 还需结合 脉理及具体情况加以辨析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M]. 田代华, 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
[2] 吴昆.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1:36.
[3] 张介宾. 类经( 上) [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5:256.
[4] 灵枢经[M]. 田代华, 刘更生, 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
[5] 黄帝内经素问[M]. 王冰, 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56.
[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 马莳, 注.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1:56.
[7] 南京中医学院校释. 难经校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4.
[8] 难经经释[M]. 徐大椿, 注, 王自强, 校注. 南京: 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 1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