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温长路教授,一生与诗歌结缘,迄今已推出《文苕文踪》《诗苑趋步》《桑榆唱晚》3本诗集。让我感觉最亲切、感受最深刻的是他最近出版的70周岁纪念诗集《桑榆唱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这本诗集,基本是以四言的绝句为主体,也有少量的律诗和长短句,写法都是仿古诗的。这样的体裁,在文字、语言、韵律上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要体现在意境、生活、哲理、用典、修辞的每一个环节上,不是人人都可以驾驭的。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人要发出的心声。面对祖国的大好山河,诗人盛赞“大矩无处不飞红”(《与老伴春游朝阳园》)的北京、“春掩王土醉几回”(《信步洛阳东周广场》)的洛阳,高歌“笑对江河水长流”(《可赞老道养生功》),“再传五千才如何”(《瞻仰炎黄二帝106米巨像》)。面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他欢呼“百枚丹枝香炎汉”(《喜庆百枚奖牌圆百岁华胥》),“圆我九鼎强盛梦”(《千秋岁·奥运圆梦》),期望“前呼后拥代不绝”(《匡庐松》)。惊悉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他写下“新烛泪湿瓦砾场,隐约还闻求救声”的哀悼(《汶川公祭》);看到灾区重建的场面,他流露“红绸高悬慰逝人,春风又度巴蜀乡”(《安县路见》)的喜悦。他把全部精力倾注于自己挚爱的中医事业,直呼“爱我中医爱国粹”(《爱我中医》),“千稔万代流国风”(《衡阳会议25周年祭》);立志“百变一宗心不二”(《贺第四届中医岐黄论坛开幕》),“承古创今磨铁杆”(《广东省中医院赠言》)。在书里,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的炽热情感,是满满的正能量。
生活,是诗歌的根基,是诗人要表达的主题。写学校,“桃李蹊中杏满枝,欢伯不消玉关情”(《河南中医学院新校址一瞥》);写军营,“细柳营中铸九虎,五味场里造栋梁”(《踏莎行》);写城市,“光怪陆离乱神思,翻转脑海难涂鸦”(《圣诞夜游大上海》);写乡村,“一望沃野数千里,遍地都是黄金粒”(《车行大平原》);写边疆,“偌大一匹黄素娟,敢于天地比方圆”(《北疆行》);写草原,“举目无涯纯色绿,脚下尽显波涟漪”(《开眼黄花沟》)。最有发言权的,是写自己熟悉的中医生活:“瘦骨嶙峋无人影,哪想后福有余年”(《龙门干部疗养院旧址长嘘》),是说疾病痛楚的;“两月守斋远荤腥,吃罢白术换理中”(《病叹》),是说药物治疗的;“二龙高招不戏珠,专在魄门练功夫”(《小病大痛苦》),是说医院特色的;“老少咸集说继承,群贤毕至谈进退”(《哈市和张苇航》),是说学术交流的。诗人一生为事业奔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可知肩头压千斤,心血耗尽口无言”(《感吟父亲节》)。在书里,诗人要表现的是重生活、重实践、重探索的奋斗精神,有浓浓的地气味。
哲理,是诗歌的内涵,是诗人要揭示的奥秘。一首好诗,要告诉读者的不仅是字面上的直觉欣赏,更要留给读者深层次的感悟和启迪;不仅要展示映入眼球中的表象,更要揭示融入心脑里的实质。“才跃冰山上,又坠雾海中,瞬息万千变,不掩大光明”(《太空观云海》),表面看是写天空中云朵那捉摸不定的变化,表达的却是光明永远都无法被覆盖的哲理。“南北冷泉争相饮,言道其能效如神,火中流出二价铁,天工造物不由人”(《细品火山冷泉》),表面看是写冷泉被人们热炒喜爱的趣事,包含的却是要遵循万物变化自然规律的哲理。“锦绣谷中烟雾朦,孱颜层染梦白公,七回八折寻长楸,前路原无几尺平”(《匡庐路》),表面看是写庐山的锦绣壮美风景,蕴藏的却是前行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的哲理。“红白相映花芳芬,四野独秀不争春,毒人镇邪同一理,善施便是药中君”(《路旁的夹竹桃》),表面看是写狂野里的夹竹桃竞相开放美貌的,表达的却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哲理。在书里,诗人要倡导的是勤学习、勤思考、勤联想的淳朴学风,是殷殷的治学经。
用典,是诗歌的学问,是诗人要抖开的积淀。诗歌短小精悍的特点,既是它引人入胜的长处,也是它包容有限的短板,许多内容必须借助人们共识的传说、故事、俗言、谣谚来进行托衬或弥补,在三两个字的直接表述背后隐藏着一大串的注脚,这就是“用典”。本书作者善于用典,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天下日头此处多,后羿偏私送人情”(《温情广州》)是写南方冬日温暖的,用了《山海经》中“后羿射日”的故事;“春秋尽在寸掌间,执斧郢人亦羞煞”(《参观陈家祠堂》),是写祠堂建筑优雅精美风格的,用了《庄子》中郢人技绝的典故;“广人美食天下一,食指忽动下番禺”(《番禺过冬至》),是写广东人冬至日饮食讲究的,用了《左传》中食指大动的典故;“清明一把火,绿染柳枝头”(《叹春》),是写人们对春天盼望的,用了《后汉书》中寒食禁火和清明举火的民俗。其他如五大夫、秦台镜、胡麻饭、韩寿香、金谷园等的典故,书中俯首皆是,可知诗人读书之多、积淀之深。在书里,诗人要推出的是多用心、多积累、多活用的扎实态度,有亲亲的读书情。
修辞,是诗歌的技巧,是诗人要展现的才华。常用的修辞手法很多,比喻、夸张、借代、排比、对偶、拟人化等,都是诗中的常客。“谁叼春泥育青衿”(《送钱超老赴郑为研究生开题》)、“逼降风姨来求和”(《又过张家口》),是诗人运用借代手法,以燕子筑巢精神来赞颂中医专家教书育人和以风的强弱变化来表达人们治理风沙坚定决心的。“难遮旧情一江飞”(《重登黄鹤楼》)、“似闻如弦翻书声”(《南浔寻风》),是诗人应用比喻手法,用长江奔腾不息的态势来表达怀旧之情和拿琴弦的声音来形容静谧中读书情景的;“老翁眉头松疙瘩”(《喜见迎春雪》)、“行客醉倒大路旁”(《过四特酒厂》),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老者见到久盼雪花那兴奋心情和酒的醇香甘甜之气的。“柔声细语情不断”(《厦门读海》)、“婀娜少女弄青丝”(《行在春风里》),是诗人应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夜晚海的轻浪声和春天柳枝摇曳姿态的。在书里,诗人要玩味的是炼语言、炼文字、炼笔力的多彩手法,有美美的书卷气。
70岁的人生,像秋天的黄叶,或在风霜的侵凌中显示出沧桑萎靡,或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金色华泽。《桑榆唱晚》传递出的是作者晚霞生辉、健步前行的不老人生,那滚烫的心、激昂的情、铿锵的声、欢快的歌伴随着他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的脚步在筑梦中回荡,让读到的人激动不已,不能忘怀。(郭铭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