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没有医院,没有让病人住院的习俗。古代人在外面生了病,不是要去住院,也没有医院可住,而是要急着回家。况且,生病后,无论到了哪里,都比不了家人伺候得好,所以生了病就要回家。
中医虽然没有医院,却有“药铺”。在药铺里行医的中医医生叫做“坐堂先生”。坐堂先生应对前来看病的病人,叫“应诊”、“接诊”,给人切脉的地方叫“门诊”。
有的中医不坐堂,而是坐在自己家里“坐门等医”,若有病人来就应诊。若有人来请先生了,就跟着来者外出看病,叫做“出诊”。
中国是个农业国,中医大都不是专职的,兼职的居多。有求便应,无求则种田劳动或是读医书。当然,也有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走在街上,招徕生意,病家听了,可以请其到家中看病人。
所以,传统中医的接诊方式有四种。即:
坐堂应诊
在家等诊
应邀出诊
串乡
这些接诊方式,是散漫的,自由的,同时也是很不规范的。中医学是古代科学,但这不等于说,每一个中医医生都是尊重科学的医生。良莠不齐是一般规律。中医队伍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虚妄的成分,闪动着庸医的身影。
中医行医,很不容易,居于一方之水土,要是没有两下子,很难立住脚。这“两下子”,不光是指熟读医书、医道高明,还要学会临床“切脉习俗”,并熟练掌握,灵活应对。
若是仅仅凭着自己的医道,不理会“切脉习俗”,患者和病家就可能不买你的帐、疏远着你,你的医道就变得无用,不会“兴时”。
过去有的“先生”,就连《内经》、《难经》都没读过,只是凭着《汤头歌诀》中几个处方,熟练的掌握了一套切脉习俗,居然也可以兴腾一时,名扬一方,被人称为“一方名医”。
有俗话说:“心肝脾肺肾,跑一天没人问。心肝脾肺贤,一天两吊钱”。就是说,对于“肾”字和“贤”字都分辨不清的庸医“先生”,有时倒比熟读经书的先生挣钱多。
这是为什么?就因为他把病人“粘”住了!
只要“先生”把病人‘粘住”,取得了病家信赖,即使把人治死,那也是“治好了病,救不了命”,所以许多人也不喊冤,另外的一家,你无论多么高明,都会干瞪眼。如今看来,这种把病人“粘住”的“法术”,首推华而不实的“切脉习俗”。
切脉,像是一道关卡。这一关,连接着医患双方,暗藏着不少玄机。弄好了,你有可能征服病人,说你的“脉诀”好,取得信任,任你摆布,然后把你的大名传扬出去。弄不好,就会失去信任,遭到揶揄,获得一个坏名声。
过去,患者找“中医先生”看病的习惯,好像是专门来找别扭,或者是来“考先生”的。患者把一只手伸过来,表示出让先生试脉的样子,闭口不语,拒绝说出一切症状。如果先生问:“你哪里不好?”病人会很反感地反问:“还用问我?你试试脉不就知道了?”这么一问答,医者的“医道”,在患者的心目中,就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会看病么?”
道理本来很清楚,病,生在病人身上,到底“哪里不舒服?”只要病人的头脑还清醒,自己最明白,包括脉诀好的中医先生在内,谁都比不了自己,只可惜他自己不愿说出来。
病人找先生,本来为看病,不为“考先生”。那,他为什么不说出症状,而要考考先生的脉诀?如果说他不信任先生,可以不来此处,另求高门啊!
不!病人往往把看病的先生,与算卦的先生联系起来看。因为算卦先生可以凭着数几根草棒或者摇几个钱儿,来占卜吉凶祸福,看病先生当然也应该凭着试脉知道症状。
情理尚存,所以我们似乎不应当责怪“考先生”的病人,谁不知中国的占卜术和医术,同是源自“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它们本来就是互相通融、不能分家的,这就是中医切脉习俗中,“切脉关”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和缘由。
面对“考先生”的病人,先生就像“猜谜语”。“会打拳的不发毛”,聪明的先生是不会问其症状,也不会立刻说出谜底的,需要的是和他“靠上”。你不愿说啊,我还不愿问呢!咱们就靠下去,看谁靠过谁?
于是,那先生,一言不发、正襟危坐,手按寸关尺,心想应对词,眯缝起眼睛,表现出“开动脑筋”的样子来。病人一看,先生那幅认真、仔细劲儿,真够先生材料。
于是,病人在心理上,首先退却一步。先生继续坚持,再过一会儿,病人还会再退一步。于是,先生占据了主动。眼见得病人已经耐不住性子,看看到了火候,先生忽然把切脉的手收回来,十分肯定地说:“中焦阻塞了,脉上带着呢!。”
仅此一句,已经憋不住了的病人,被十分陌生的“中焦”、“阻塞”等词语一下子提醒了,知道“脉上带着”,瞒不过先生,于是,那些自觉症状,顺着这陌生的词藻,滔滔不绝地脱口而出......
当然,也有的先生,通过一面试脉、一面拉家常,进行“症状刺探”。所聊内容,看似与疾病无关,实际上是为了“诱导出症状来”。聊够多时,脉试多遍,“刺探”的差不多了,把“刺探”出的一个症状猛地说出来,病人居然会很吃惊,赞叹先生的“脉诀好”,而且会随着先生的口,继续往下说,直到说出各种症状来。
于是,先生一面说“该当如此的,脉上带着呢”,一面进一步顺藤摸瓜,盘问再三,终于掌握了全部症状。然后,开方下药。
如此“切脉”施行起来,医者居高临下,患者俯首帖耳,一方愿“打”,一方愿“挨”,显得和谐而自然,表现着某种“缘法”。至于开方取药,回去吃了是否管用,那是另一回事。在这个当口上,医者只要过了“切脉关”,业已先取得了半成胜利,常年如此,焉非“名医”乎?
以上切脉举例,是医者针对“闭口”病人症状,进行激发、诱导,“憋”其自述,“诓”起症候的一种“法术”。直到病人自述出全部症状后,病人竟然不知道那只是“自述””的结果,仍然觉得是“脉上带着”的,是先生试出来的,并没有任何被诱导、被激发的感觉,反倒称赞先生的脉诀好。看似奇怪,实是百姓迷信脉诀的千年习俗。
那么,是不是有脉诀特别好的先生,可以仅仅凭着切脉来断定病情,开方治病呢?可以肯定地回答,基本没有!
(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只好举出小说里的例子了。小说里不仅有“凭脉断症”的大量例子,还有“悬丝切脉”的不少玄说。旧时,先生,特别是年轻的先生,给某些大家闺秀看病,因为“男女授受不亲”,是不能直接接触人家大小姐手腕子的,甚至不能靠近人家的闺房,怎么办?那就在大小姐的手腕上拴一条丝线,牵引到外面,让先生在外面“试”那丝线传导过来的“脉”。
小说里的先生,居然可以在丝线上“试”得准确无误。这,可信么?当然不能。
除了小说,据说也真的有先生仅凭试脉,就能断出疾病来的。如果这是事实,那就需要分析,分析出里面暗藏的玄机来。
这玄机就是先生在试脉的同时,或者听到了病人的咳嗽声,或者闻到了病人的某种气味,或者看到了病人的排泄物,分析出了存在的某一种症状,然后,归咎于脉象,就说“试脉试出来的”云云。
另外,有的中医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脉诀好”,不惜安插亲信、收买“耳目”,在切脉之前,已经对病人症状了如指掌。所以,在中医的脉诀上,存在不少机关和骗术。骗术,给中医学这门古老科学,抹了不少黑。
中医学在“四诊”中,明确规定了“望闻问切”的诊断程序,除非神志昏迷或不能表达症状的患者,都不能仅仅凭着脉象来确定疾病。
“切脉”只是对“望、闻、问”这“三诊”的补充、参考和验证,属于最后一关。切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知道症状,而是为了确定罹病的脏腑、经络、性质和程度。
至于症状,哪儿痛、哪儿不好受,属于“问诊”的范围,比如“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岂可用切脉来“猜出”症状?况且,临床上常常出现“症脉不符”、互相脱离的情况,有时需要“弃脉从症”,有时则需要‘弃症从脉”。
更有极个别患者,属于天生的“反关脉”,挠动脉不生在内侧,而生在外侧,就连试脉的位置都难以寻找,那“症脉不符”就会更加明显,甚至完全没有脉象的参考。
所以,是不能“凭脉断症’的。一个优秀的中医,是要遵守“四诊”口诀的:“望闻问切,治病要诀,凭脉断症,任嘴胡说!”
可是,到了临床上,许多中医做不到,常常为取信于患者,把这些口诀丢在一边,去遵循切脉习俗。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使切脉习俗甚嚣尘上,助长着患者“考先生”的毛病,削弱着中医学的科学成分,常常使一些中医先生感到困惑。
其实,习俗属于一种文化。特别是切脉文化,是扎根在广大百姓之中的千年习俗,至今还有许多残存,还有大批的人相信可以“凭脉断症”。尽管它在整个医疗卫生工作中,只是一种残存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文化假象,但因为它折射了广义“文化”的某一隅角,要真正取消它,在许多人的感情上,还是接受不了的。
这些“试脉习俗”,给社会上一些否定中医的人们增加了口实,抓住了中医的小辫子,甚至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鲁迅所说,中医十有八九是骗子,大概就是指的这种切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