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健有为的文化思想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中华精神的写照。有关中医的故事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刚健强志的文化精神。
•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
•中医的内涵,处处充满了辩证法的哲学光辉。中医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中医就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劳动人民经过两千多年以来积累的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经验的哲学总结。
中医文化在其内含上,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广义“文化”角度看,中医作为一门探索人体生理、病理、防病治病规律的科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质,而科学又属于大文化范畴,因而中医本身就是“文化”;二是从狭义“文化”角度看,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其中既包括了中医学有关人体生命和防病治病理论,也涵盖了社会历史文化诸般印记。
具体地说,中医文化是研究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研究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文化特征,研究中医学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因而,中医文化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
中医是一个独特文化类型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中,巍然独立,存在于世界东方,除了历程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物质生产的原因)之外,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
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中国文化生存、生长的中医,几千年来,更是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什么是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者,气之精者也。管子说:“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吕氏春秋·尽数》说:“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反动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人们往往特别注意考察中国旧有的思想意识中有消极衰朽的方面,以及旧有思想意识中的陈腐萎靡的病态。对于这些缺点、病态,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坚决地加以改革。但是,如果中国文化仅仅是一些缺点、病态,那么,中华民族就只有衰亡之一途了。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虽衰而复盛,证明了中国文化中一定有不少积极的,具有顽强的,不屈不挠生命力的精粹内容,虽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刚健有为和崇德利用。
刚健有为的文化思想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中华精神的写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体意识的核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主动意识的鲜明标志。中医历史上,汉代张仲景的博采众方;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宋代钱乙的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以身试药;明代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有关中医的故事中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刚健强志的文化精神。
中医与中国传统哲学关系密切
“哲学”一词,中文最早使用于19世纪末,是从日本的汉文“哲学”使用引用过来,词义是“以辩证方式,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是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式。哲学,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
中医与中国传统哲学关系密切,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基本理论的最全面体现,如果要理解中国的传统哲学,不了解中医的哲学或者中医的智慧,也是无法深刻了解中国的传统哲学的。
古希腊哲学以医学为知识典范,公元前435年的德谟克利特说:“医学治好身体毛病,哲学治好头脑的毛病。”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十分关注宇宙的本原,物质的构成等本体论问题,而对西方医学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毕达哥拉斯等人的本体论思想,这是西方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与希波克拉里同时代的著名医学家阿尔克马翁首先提出了医学应该与哲学相结合,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元素相互间的关系被破坏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最重要的是《周易》的“辅相天地”的学说。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
从根本上,人与天地相应在病机病理上,都体现出“法阴阳奈何”。法,就是则,是辨病之阴阳。辨病,“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古代医家多专重阳气,死生之本,全在阳气。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战胜自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和中医的人与天地相应,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同”是简单的同一,“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的言论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区别“和”与“同”:“以他平他谓之和”,意谓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这样就能产生新事物,所以说“和实生物”;“以同裨同”,即把相同的事物加起来,那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
“中”的观念在《中庸》里充分发展了。很像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公元前三世纪宋玉描写一位美女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冯友兰先生说:“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在其中,各种才能、各种职业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人人都同样地感到满意,彼此没有冲突。《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第三十章)这种和,若不只人类社会,而且弥漫全宇宙,就叫做“太和”。易乾卦《象辞》说;大哉乾元!……保合太和,乃利贞。”实际上,郑玄在诠释《中庸》篇的题义中就说过:“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
而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
从上述可以看出,中医的内涵,处处充满了辩证法的哲学光辉。中医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作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和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为中国人民繁衍生息保驾护航;如今仍然在为千万患有疑难杂病的病人解除痛苦。问中医和哲学的关系,中医就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劳动人民经过两千多年以来积累的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经验的哲学总结。中医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具有最完整文化的哲学体系,它的理论对其他学科和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卢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