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购得清代医家冯晋台(1735~1807年)的《妇科采珍》的校注本,读后感想颇多,记之如下。此书由山西中医学院的穆俊霞教授校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历史上清及清以前的山西医家众多,但有医籍文案存世者却并不多见,因此能读到《妇科采珍》的原著,真是幸事。细细读过之后,感觉该书特点鲜明,值得推荐。
原著学术价值高
《妇科采珍》一书由山西代州(今忻州市代县)人冯晋台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撰成。冯氏在自序中提到:“余随宦四十余年,历都下及粤东、山左,南北奔驰……求可以善身而淑世者,莫如岐黄。爰究心医理,搜览群书著作,选择经验良方,各种病症,莫不悉备。凡有诊视,多能参用合宜。三十余年,抄集成方,加以精采可得十余本……惟胎产一门,尤加要焉……余年七十有二矣,精神渐衰,谨以调经、胎产各种方法汇成一卷”。由此可知,冯氏诊病,各科杂病无不究心。30余年经验累积,抄撮方药,更加精简,不啻数十本,《妇科采珍》仅是其中紧要者而已。
冯氏学问博采众家,又能以己意化裁,故所留方药多有效验。沈金鳌(1717~1776年)《妇科玉尺》治产后淋漓的名方“乌金散”,由当归、百草霜、干面、天麻、木香,金墨等药组成,该方选药配伍固是巧妙,但冯氏认为该方止血治标之力有余,而养血固本之力略欠,故重加益母草一味,与当归共为君药,并且变散为丸,使得该方的药效明显加强。这些变化虽然看似简单,却凝聚了冯氏多年的心血,冯氏自信此方血脱崩漏等症无不奏效,并将此方冠以“冯氏”二字。同时,告诫后人“凡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血症,及妇女经不调,皆能治之。宜多制以济人。”《妇科采珍》一书简明赅备,举凡调经、胎前、临产、产后等井井有条,全书载方不过170余首,若能善用之,确有真实济人的功效。
书后所附的胎产针灸图说、刺杂症十二井穴刺法等急救内容,独具特色。
今书重现古书经典
《妇科采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却被埋没不彰达200多年之久。此前,由于文物原件的缺如,人们一直认为《妇科采珍》一书仅有抄本存世,并无印本流传。时至今日,专业类的目录书籍,如《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也仅收录了《妇科采珍》的抄本一种,说明《妇科采珍》一书已经沦落到目录失载的地步。幸运的是山西学者穆俊霞、赵怀舟等人发现了此书的木刻本尚存人间,遂合众人之力将其出版。《妇科采珍》校注,虽然冠名“校注”,却涵盖了校注、研究、影印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统一古书与今书、兼顾横排与竖排、协调简体与繁体,出版社下了很大功夫,除了将《妇科采珍》目前所知的唯一木刻本全文彩色影印外,在装订时影印部分悉尊古制,为左开形式,以满足古籍的阅读习惯。
总之,从此书的编撰体例、结构安排,甚至影印部分页码标注的设计中,我们不难体会校注者与出版方为故物重辉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王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