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中医者,首要搞明白阴阳五行之理,才能自我相信,进而懂得中医之伟大,中华民族智慧之伟大。听完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的课,才惊诧阴阳五行原来如此,与教科书上讲的竟然不同。“封建迷信色彩”的五运六气,竟然是中医的根本。中医的“理”原来在这里。
阴阳的真正涵义
教科书上认为:阴阳的涵义很朴素,“是指日光的向背”,是对日月、男女、水火等概念的哲学抽象;因而将阴阳概括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把阴阳学说定性为“古代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然而仅据日光的向背,日月、男女、水火的相对,不足以形成阴阳学说;仅仅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也产生不了五行学说。
古人通过观察日影并结合自然气息的变化,得出:冬至阴极而一阳生,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夏至阳极而一阴生,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夜间最短;冬至到夏至的上半年为阳,夏至到冬至的下半年为阴。具体表示就是太极图。(图1)
太极图具体表示自然界的阴阳气是具有盛衰变化的节律运动。阴阳代表了气化运动的两种象态:由衰到盛——阳象;由盛到衰——阴象。
太极图用数字来表达就成了“洛书”,“洛书”是数字化的太极图。(图2)
太极——河洛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也是中医药理论的根本。读懂了太极图、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和中医理论最基本的道理都在里边。《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所以顾植山老师说:自然大《内经》,《内经》小自然,读《黄帝内经》要联系大自然来读,才能理解。
|
||
|
五运的真正涵义
五运即五行,运和行都是运动变化的意思。“万之大不可胜数”,古人执简驭繁,根据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五个时段的基本象态,创造了以木、火、土、金、水为代表符号的“五行”学说。把一年分作五个时段,就会依次出现“生、长、化、收、藏”五大类自然气息,代之以符号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汉书·艺文志》:“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自然界“五常之行气”轮流不息,“五气更立”,就是“五运”,也即“五行”。
古人把天地间的盛衰变化理解为一种“槖”的运动。《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槖龠乎?”槖运动一开一阖,出现“开、阖、枢”三种状态。开阖运动化生万物,《黄帝内经》:“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曰“三生万物”。阴阳各有开、阖、枢,就产生了“六气”。古人把六气命名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顾植山老师指出:三阴三阳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精髓,指导中医临床意义重大。《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就是指此三阴三阳,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
《素问·至真要大论》:“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所以说:六气化生万物。《左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五行是六气化生万物后在地球上可见的物象,故五是“地数”。《国语》:“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因为五行是随时间演变的五大类时态信息,古人靠观察天上的星象来定时,故《史记·历书》说:“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五运由察天象而得,故代表五运(五行)的符号称“天干”。所以是“顺天以察运,因变以求气。”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顾植山说:“法天则地,顺应自然规律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奉天承运。”21nx.com
阴阳五行(五运)的运动变化规律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即阴极可以转阳,阳极可以转阴。
阴阳五行的最高层次
五运六气是古人研究自然界周期性节律变化而总结出来的规律,是阴阳五行思想在更高层次的结晶。方药中先生说:“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邹云翔说:“不讲五运六气学说,就是不了解中医学。”
五运六气是有周期性规律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朞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行气矣。”
顾植山教授提出,《黄帝内经》中处处是五运六气。《黄帝内经》中的疑点难点,大多与运气有关。掌握了五运六气,许多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不懂五运六气,就读不懂《黄帝内经》,就不会真正搞懂中医理论。
顾植山教授进一步提出,《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为阴阳五行的最高层次。阴阳五行学说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思想模型,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黄帝内经》植根于黄帝时代的文化,凝聚了黄帝时代文化精粹,所以《黄帝内经》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通过顾植山教授的讲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黄帝内经》,理解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原本许多的疑难问题,豁然开朗,迎刃而解。吾辈当竭力继承发扬。(王世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