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疗法出《素问·移精变气》篇:“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原文描述显示,通过“移精”而“祝由”,所以篇名“移精变气”。古老的“祝由”疗法本是上古时期一种“移精变气”的自我导引疗法,通过祷祝(导引)的形式来达到目的,“能养其精气神者,可祝由而愈病”。有成语“移气养体”,指调气养精,保养身体。出《孟子·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孙奭疏:“夫居足以移易人之气,所养足以移易人之体。”这里“居移气,养移体”是互文,即通过静养以移变精气之义,“居”有踞坐、静止、停息之义。《论语·阳货》:“居!吾语女。”邢昺疏:“居,由坐也。”《易·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高诱注:“居,止。”王冰 注:“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
《灵枢·贼风》篇也有述及:“帝曰:……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帝又问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指出有些病患即无外邪所伤,又无情志内伤,无征兆地突然发病,好似鬼神之事,其实皆“邪留而未发”,只因“从来者微”不易体察而已。先巫(智者)因知其病由,故能祝由(导引)而愈疾。明代张介宾也认为:“夫曰似鬼神者,言似是而实非也。……可祝而已者,言求其致病之由,而释去其心中之鬼也。何也?……心有所注,则神有所依,依而不正,则邪鬼生矣,是所谓知其病所从生也。既得其本,则治有其法,故察其恶,察其慕,察其胜,察其所从生,则祝无不效矣。”可见,在张介宾认为,祝由实际涉及心理疗法。
清代朴学家俞樾认为:“《说文·示部》‘liù(礻+留),祝liù(礻+留)也。’是字本作‘liù(礻+留)’。《玉篇》曰:‘zhòu(礻+由),耻霤切。古文liù(礻+留),是字又作zhòu(礻+由)。’此作‘由’,即‘zhòu(礻+由)’之省也。”说明“祝由”是合音联绵词,亦作“祝liù(礻+留)”“祝zhòu(礻+由)”。
总之,《内经》祝由法本属导引疗法、心理疗法,非后来演变的符咒迷信禳病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