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药上市后要做好临床研究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开展如火如荼,作为上市后的后续事宜应做好临床研究。笔者对中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下:
 
首先,中药上市后临床研究安全性指标设计“八股”现象严重。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应以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治疗特点和安全性风险为主要设计线索或假设,进一步深度研究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目前中药上市后临床评价安全性指标设计“八股”现象非常严重,例如:所有中药上市后临床评价安全性指标都设计便常规,但本指标设计受饮食等因素干扰大,专属性不强且实际临床试验中便常规操作性极差,是否都应设计该指标值得商榷。
 
其二,临床评价“病-证”结合教条执行,不符合客观事实。“病-证”结合的临床评价思路为中药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路、方法和标准,但是客观现实中并不是病、证都能合理结合,且进行临床评价。确实存在有病无证、有证无病、甚至病证矛盾的现象,应尊重事实合理评价,不能教条执行。有病无证,现代医学诊断理化指标异常,而无任何临床症状,如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有证无病,北方气候干燥,外淫燥邪入侵,女多阴虚,男多痰盛,而且具体的适应症与之对应;病证矛盾,糖尿病病人阴虚症状明显好转,反而血糖升高;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反而头晕等症加重。
 
“病-证”结合是主流、“病-症”分离应为分支,才能相辅相成。否则止咳水、补肾药等一类中药良药,将由于无适宜的西医适应症对应而逐渐衰败。国际多中心试验采用患者人手配备PHT的方法进行PRO评价,强化主管指标的客观性,这将是病-症分离临床研究的方法之一。
 
其三,临床评价注重替代指标,不重视终点指标。化药研发过程中常出现,心血管治疗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疗效确切,而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不仅不能降低反而升高;肿瘤治疗药物对血象或生物标记物明显,而对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无临床意义。而从宏观的世界范围人均寿命和医疗投入分析,中国费寿比明显低,说明中药对改善疾病终点或提高寿命是具备积极意义的,但是目前的中药上市后临床评价注重替代指标,不够重视终点指标对中药疗效评价不利。
 
其四,临床评价方案设计“照搬有余、创新不足”。临床评价方案都是双盲。盲法是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疗效偏移而采取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需要评价的,并非双盲一定好于单盲
 
基于以上四点,笔者认为中药上市后,一定要做好临床研究,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解决实际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或仿盲,是需要LIKERT的量表评价盲法实施效果的,而目前临床方案设计都多半照抄了双盲,忽视了对盲法效果的评价,追求了过程忽视了结果;临床评价方案都是随机。随机的核心目的是保障样本之间均一、齐同、可比,而现实的中药上市后临床评价方案设计某些随机为前置随机,样本间已经有一定的差异,失去随机的意义,疗效评价存在偏倚;临床评价方案都是泛泛的疗效评价。
 
基于以上四点,笔者认为中药上市后,一定要做好临床研究,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解决实际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上一篇:中医一定要具备许多中药学科的知识

下一篇:读《仲景临证传知录——章回体<伤寒论>解析》有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