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为诸阳之会,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脑,所以脑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以及各种头痛等病位皆在于脑。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以及对一些神经内科的顽症痼疾,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等,可以发扬中医中药优势,控制发作次数,减少西药副反应。
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溢血等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所以应重视预防,降低危险因素,戒烟酒,生活有规律,心态保持平和。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的发病,中医认为是正气虚弱,加之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内伤积损所致。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为其基本病机。细分之,则有虚、火、风、痰、气、血六端相互作用而突然发病。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喎斜等。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肝阳上亢、脉络瘀阻,治宜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方用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风痰阻络,治宜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肾精亏虚治宜滋阴补肾利窍,方用地黄饮子加杏仁、桔梗、木蝴蝶开音利窍。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并适当活动锻炼,以提高疗效。
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还有以头痛头晕为主证前来求治的,从中医学病因病机着手,头痛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类,而头晕(眩晕)多由内伤所致。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因起居不慎,风寒湿热之邪外袭,头部经脉绌急,发为头痛。“巅高之上,唯风可到”,故外感头痛亦多为风邪所致。如枕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可由风寒、寒湿、风热上扰清空,清阳不展,而致头痛,需用祛风散寒化湿之法并参照经络循行路线,21nx.com选用不同的“引经药”发挥原方疗效。内伤如肝阳、肝风、痰浊、肾虚、血虚、瘀血等都可引发头痛。如偏头痛、高血压等由情志不畅所致者,除头痛头胀外还可兼见胁肋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少寐者治疗上应注重清肝泻火。痰浊阻遏清阳,上蒙清空而致头痛者则需健脾化痰,降逆泄浊。从西医鉴别诊断方面考虑,除周围性眩晕外,几乎所有能引起头痛的中枢性疾病都会引发头晕,头痛常常是疑难重症的首发症状,如脑部肿瘤、炎症、癫痫等,患者切不可大意。
神经内科另一种常见病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除老年痴呆症外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四大症状:肢体颤抖、肌肉僵硬、运动障碍、姿势平衡异常。中医学称之为“颤证”,病因病机归纳为年迈劳欲,肝肾不足;久病失养,气虚血少;情志过极,阳亢化风;饮食不节,痰热动风。发病机制或为气血阴精亏虚,或为痰浊壅阻经脉,或热甚动风。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热阻络、阳亢化风为标。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手段。西药常规治疗以服用左旋多巴制剂为主,其特点是立竿见影,但3-5年后疗效逐渐减退,而副作用日益明显。临床上通过运用中药加少量左旋多巴,可减少多巴用量,推迟多巴用药时间,延缓病情发展,明显改善失眠、便秘、多汗等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同时增强患者体质,增强抗病力。(上海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陈敏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