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形成了目前“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中医药人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力争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在用中国式办法逐步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做出新贡献。

  但我们也要看到,百年来总有人对发展中医药抱有歧见,即便支持中医者,也有对中医发展方向、方法等问题认识不清的现象。作为中医人,如果不维护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坚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将对人民健康、对医学科学进步、对中华民族复兴带来消极影响。长期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医当自强!

  1.中医应自强——正确评价中医价值

  有关中医药学的百年争论,归结起来,都围绕着中医“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将向何处去”等根本性问题展开。解决这个问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中医的历史和所处的现阶段环境,客观评价中医的价值。这是中医实现自强的前提。

  作为原创医学有自强的基源

  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就创立了从人体生理、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较为完整而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此后历代又有所发挥、补充和创新,在数千年亿万人次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给药途径、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的五大特色,具有了“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文化底蕴深厚、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的六大优势,其显著的疗效、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浩瀚的文献史料,已成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共同财富。

  中医学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与融合了其他民族乃至国外的医疗经验和方法,但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其内在精神一直是稳定的,并且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环节。中医学自强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

  作为生命科学的前导有自强的使命

  生命科学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开展生命科学研究就是为了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无论从医学模式上,还是从治疗思想上,中医都是生命科学的前导。

  生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存在,是整个自然界生物链中的一环,与整个自然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生命的异常变化,与这个链上相关各因素都有关联。中医学在两千年前确立的医学模式,就已经不是单纯针对疾病的孤立活动,而是认为人体的所有异常情况与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创立了“生物—环境—时间—气象—心理—体质—社会—生态医学模式”。事实上,现代社会关于医学模式的每一个命题的实验与实施,都只是沿着中医学的途径,向中医学模式的追求与靠近,而又远没有达到中医学模式中“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完善程度。

  独具的创新思维有自强的需求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最具有原创性的科学,具有原创思维和原创理论,中医学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以外感热病为例,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谈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确定了一切因外感引起的发热疾病统称为“伤寒”;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对《黄帝内经》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突破了《黄帝内经》中的观点,创立了病与证结合的六经辨证的一套治疗外感热性病的理论与方法;到金元时期,刘完素对外感热病有了新的认识,进行了再次创新,“不墨守六经”,被誉为“幽室一灯,中流一柱”;吴鞠通在深研古典医籍和历代医家的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将温病从广义“伤寒”中彻底分离出来,提出横以卫气营血、竖以三焦为其纲领的温病学,从而把外感热病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历代医学大家都重视创新与发展中医,如张仲景就对“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的思想方法提出了批判,朱丹溪同样鼓励医学创新,他说:“持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所以,历代中医始终是在继承创新中不断攀登。

  中医作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也是医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科学。中医药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的突破,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使人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中医须自强——明确中医发展方向

  中医学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国之瑰宝,但近百年来却遭受到“非科学”或“伪科学”的质疑,艰难地走上了一条彷徨与抗争之路。中医学的未来发展,需要中医文化与科学自觉、自强的主体力量,只有如此,才能在按照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赢得健康发展与全面复兴的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与世界医学的创新发展互动、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提升。

  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呼唤。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有专家指出,习主席所说的“钥匙”,是指向医学和文化的结合。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脊椎”之一,要坚实、要挺直、不能脱位,不能被西化或西医化的观点左右。

  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是中华文化的灵魂。然而,在现今中国,“西化”是不争的现实。有批评者指出,中医学界西化或西医化的程度已令人触目惊心。现实西化的结果,使得中华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涵失落了,有的甚至无法再现。像古建筑学,各地都有大量古建筑留存着,但是它的灵魂———设计思想、计算方法、施工技术和工艺,基本上失传了。中医学如果不彻底改变现今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科研、临床中仿效西医的状况,也将会像古建筑学一样,中国人只好看着自己民族瑰宝丢失,中医学的神奇疗效将成为传说。

  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每一个中医人应该清醒认识和勇敢实践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要有对中国哲学思维方法进行普及、提高的具体措施,要奠定其在中国教育以及各个学科研究的地位。没有中华哲学思维方法这个中华文化的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的魂,就无法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中医学是整个中国文化复兴中最重要的学科,中医学要在这场文化复兴中发挥“钥匙”的作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与世界医学的创新发展互动

  中西医学都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医学科学,目的一致,但又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中西医学是在东西方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背景下产生的。从哲学和科学理论基础到临床诊疗思维模式,中西医学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和实践风格,都为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医学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中西医学各自为我们展示了发展趋势。贯穿中医学理论始终的不是“病”这一对象,而是“人”这一生命主体。中医学的着眼点都在动态的生命机能,不重视、也不可能重视病毒、细菌的作用和蛋白质的变化。西医学受到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和元素论等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还原思维方式,其重点放在了对人体结构和对构成这些结构的实体物质的认识上来研究人体。即认为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是第一位的,功能是第二位的,结构决定功能。所以,尽管中西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目的,但有着不同的临床实践。比较而言,西医的理化检查可靠、可信,病情分析客观,却缺少中医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思维与整体调节。可以看出,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因此,未来医学将是中医学、西医学的各自高度发展乃至汇聚与融合。

  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提升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和疾病模式发生了变化,人类面对更多的健康难题。同时,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日渐加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没有发现“亚健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预防、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亚健康”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在解决人类健康的问题上,中医有自己的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这些观念回答了现代社会人类面对的健康疾病问题。在健康观上,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三者的和谐,强调机体与神志的和谐;在疾病观上,强调疾病源自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具体表现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不良,自身精神心理与形体机能之间关系失常,以及不同脏腑经络功能之间的平衡失调等;在防治观上,注重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证整体论治,追求“中和”;在治疗手段上,强调早期治疗,推崇自然、简约、便捷、无损、效验的诊疗技术。所以,中医是以病人为中心,以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是对人的从生到死的持续性照顾,是集生物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医学于一身的医学模式。从根本上来说,中医学是关于人类生命的科学。

  3.中医能自强——坚持按中医规律创新发展

  现代社会有着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社会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不同的评价标准。发展中医需要顶层设计,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至少不能用违背中医发展规律的政策强加给中医,同时,中医界自身要按照中医药发展规律致力于中医药的发展,从以下七个方面实现自强。

  完善医学发展模式

  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生物医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以生活方式病、老年病、慢性病为主的社会疾病谱,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目的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还包涵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引导人们改变对疾病、健康、医学的认识,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中医“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实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医讲求辨证论治,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然,中医治未病系统工程建设还有很多困难,如治未病理念尚未普及,服务模式尚需不断完善等。为此,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特别指明了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具体举措、保障条件,完善了“治已病”与“治未病”相结合的整体发展战略。

  巩固和拓展服务阵地

  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是当前中医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了市(县)一级的中医院,是城乡医药服务网络的衔接口。有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中医医院数量达到2831所,占医院总数的12.88%;中医医院的执业人员总数占卫生口总执业人数的13.24%,中医医院床位数占到医院总床位数的12.88%。但中医医院存在着西化现象,使一些笃信中医的患者转投中医特色突出的个体诊所门下。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一直是中医医院发展建设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医一直以个体诊疗的方式开展中医服务。这种服务方式与中医的学术特点、诊疗方式相适应,体现了中医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的个体诊所、各类门诊部发展迅速,成为中医服务方式的有效补充,成为弘扬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阵地。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委发布《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就巩固和拓展基层中医服务问题进行专门部署,在强调以中医医院为重点的公立中医机构建设的同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个体诊所等。只有坚持传统个体式与现代医院式相结合的中医服务方式,才能让需要中医药服务的人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高质量、有保证的中医药服务。

  建设专业队伍

  人才是兴业之本。面对中医人才队伍日趋萎缩和日渐西化的现状,关键是通过中医教育打造一支数量可观且理论与实践水平较高的卓越中医人才队伍。

  两千余年来,传统的中医教育主要方式是师带徒。这种教育方式尽管有很大局限性,但契合了中医学科的属性,符合学科特色及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相继成立中医药高等院校,院校教育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实现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人才培养的规模化。但中医院校教育是在中华文化被西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开始就被打上了西化的烙印,中医院校教材不可避免地存在远离或误解中医基本理论的现象。因此,探索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实现早跟师、长期跟师,坚持读经典、多临床、早临床,对培养一批具有现代视野、能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解决临床问题的中医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院校后的继续教育中,坚持开展师承教育,如国家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高徒项目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术经验继承创新

  中医的学术传承与创新,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由于中西医学各自不同的学科属性、学科范式,在其科学研究上也有本质上的区别。故无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药物研究等,都不应“以西套中”。否则,中医药的传统学术经验必将日益弱化。因此,要制定和确立独立的具有中医药学术特点的、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学术评价体系,并以此开展中医药医疗、保健、中药、科研、教育等的学术质量评估。只有在评价标准上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中医研究才能回归到学术本位,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应鼓励学术争鸣,中医学术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流派,各学派不断吸收兼融、互相渗透,形成中医学继往开来的一条学术发展历史长河,当代的中医药学则更要敢于创新。

  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中医药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直面人类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现实需要,才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中医药文化。在今天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走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就是要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系列化、传播的大众化、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和研发的产业化。

  具体而言,一是要正本清源。通过对《周易》和儒、释、道及诸子百家学说以及相关文物、神话、传说的研究,追溯中医药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形成的本源。同时,对中医药典籍、出土医书、名老中医经验、民间传承的医术医方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实用研究的系列化。二是开源畅流。编撰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系列教材和中医药文化普及读本,开发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传播的资源,拓宽中医药教育与传播的渠道,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大众化。三是搭建平台。有计划地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学术交流,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四是形成中医药文化产品。逐步建立并完善中医药文化与传播中心和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编辑出版系列图书,编制系列教材、普及读本、音像制品,开办培训班、举办专题会议和大型专题赛事,筹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开通中医药文化之旅、健康之旅等,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的产业化。

  近几年,我国已经形成了“六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新格局,“文化”已列入中医药工作日程中,并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制订了“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实践证明,加快中医药文化发展,就需要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将中医药文化置于中医药事业格局中,一手抓中医药文化事业,一手抓中医药文化产业,既满足公众医疗卫生和健康需要,又促进经济发展。

  开创国际合作交流新局面

  中医药走向世界,既是传统医药学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竞争软实力的需要。现在中医药服务已经走进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2年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的实力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中医药的健康观念、医疗实践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将为人类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新模式,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新一轮健康理念转变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正在逐渐得到认识。

  中医药走向世界首先是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其前提是主管部门要完善中医药的技术质量标准,建立起我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并在中医医疗服务中严格执行。同时,在就诊模式上国际化,比如开展国际远程会诊,建立来华就医与旅游业结合的绿色通道,开展健康保健咨询活动等。其次要实现中医药人才走向世界。因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再次要实现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要不断挖掘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推进中医药及相关领域音像、出版、演出等行业的发展,开展在境外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培训活动,积极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及孔子学院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

  完善管理机制

  任何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但是,目前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多不健全,尚未形成管理体系,各级各层次的管理机构也很不统一、很不健全,而且中医药管理在卫生行政管理框架中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很难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难以实现全行业、全局性的管理。建议尽快建立健全各级地方能级相适应的中医管理机构,已成立管理局的地方,要强化管理机构内涵建设。

  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正规的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统一价格标准,强化市场监管。在这方面,中医药学会、协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圳市最新出台的《中医药条例》增加了行业协会应当建立诚信档案和诚信风险预警公告制度的内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章程的会员,可以给予警告、业内通报批评或者公开谴责等惩戒措施,以此来加强中医药行业协会对会员的自律性监管。

上一篇:独特的望耳诊病法

下一篇:通阳法运用要点及常见证治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