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中医要学习西医”,要使“中医科学化”,1951年3月他被保送到广西省立第六医士学校及中南抗疟人员训练班学习,在那里他认真学习了许多西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他将来中西医汇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9月,他被分配到广西民族卫生工作队当医生,深入到广西的壮乡苗寨,为少数民族群众防病治病。由于当时工作流动性大,只能携带部分常用中草药,遇到复杂的疾病,在交通闭塞、药品奇缺的山乡,他的针灸和草药特长又一次得到最好的发挥。1953 年春,隆林县德娥乡流行回归热,他随所在的广西民族卫生队火速赶到瑶乡,用针灸和草药挽救了几十户濒临死亡的山民的生命。1955年,他调到百色地区人民医院当医师,负责筹办中医科及诊疗工作,为创建中医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因工作出色,1957年他奉命调到广西中医学院的前身——广西省立南宁中医学校从事中医教学和科研工作。
积数十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班秀文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60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内容广泛,博中有专,以妇科为主,旁及内、儿各科。集中反映了班氏妇科学术理论和经验的专著《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班秀文学术经验辑要》,已先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国内行家的赞誉和好评。
近年来,在国家《宪法》、《民族区域自冶法》发展民族传统医药的规定和精神指引下,班氏在努力攀登中医妇科学术高峰的同时,还以很多的精力和心血,着手自己的民族——壮族医药的发掘工作。1984年6月,他出任广西中医学院壮医研究室丰fE,直接指导我国第一家壮医门诊部的筹建和诊疗工作;1985年 9月,招收第一批专攻壮族医药史的硕士研究生,1985年11月,他担任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顾问。班秀文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自己学而不厌,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诲而不倦,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医德和献身祖国医学的坚强决心,激励师生们在中医事业中不断奋进。他培养的18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和3名高级职称的学术继承人均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骨干力量。
班氏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和基层中医工作,他兼任《广西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和主编,不辞辛劳,多次应邀到广东、安徽、太原、武汉等兄弟院校讲学,还抽空到区内一些地、县和基层单位检查指导工作,为振兴中医事业、发扬中医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班氏早年曾担任乡、县医务所所长.兼医师,县中学校医,县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地区人民医院医师、省民族卫生1二作队医生。1957年开始担任现广西中医学院的前身——中医专科学校教帅,执教全今。先后担任广西中医学院妇儿科、中国医学史、答家学说、《金匮要略》等教研室主任和壮陕研’ 究室土任。几十年来,班氏存教学和医疗一线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他先后讲授过诊断学、内科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妇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各家学说等十多门课程。每讲授一门课程,他都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理论和临床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深得学生的好评。1978年他晋升为广西中医学院副教授,1982年晋升为教授,1979~ 1984年任广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1989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聘为澳大利亚自然疗法学院客座教授,被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编入《中国当代名人录》。
班老还先后兼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南宁市城北区人民代表、全国六届人大代表、广西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广西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广西高校职称砰委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中国南阳张仲景学说研究会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及妇科委员、中华医史学会理事、广西中医学会副会长、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顾问、广西民族仂、会副会长、南宁中医学会理事长、《广西中医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及主编、《广两医学》编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