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经方是指一个医学体系

  2013年3月30日门诊,一青年患者从诊室走出,一会儿又走回来问:“给我开的是经方?还是普通中药方?”引在座者皆笑,我却无语,不禁想起10年前人们对经方还生疏,或谓“用经方不赚钱!”近10年来通过业内人士弘扬经方、宣传经方,人们的观念出现重大改变,出现了经方热,老百姓相传“有病找经方!”学术界亦倡发展经方,甚者开学术会多标以经方为时尚。这是可喜可贺的事,但何为经方?经方的概念?经方的定义?至今尚不明晰。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人们自古祟尚经方,但真正认识经方是非常不容易的。常可听到人们议论“经方派”、“时方派”等,但何谓为经方?一般人又是很难说得清楚,即便是业内人士及古今文献也莫衷一是。如有的认为:“经方者,乃经典著作中之药方也,或曰:经,常也。经方者,谓其乃医家所谓常用之药方也。”《中医词释》谓指汉代以前的方剂:“①《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十一家,实际上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②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③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目前持此说的人占多数。”《辞海》谓:“经方,中医学名词,古代方书的统称,后世称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还有的认为:“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经方的涵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的有效方剂;二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而一般多指后者。”造成说法不一的原因很多,值得探讨。更重要的是面对经方热,业内人士有必要共同讨论形成共识,以利于继承和弘扬经方。今从学习文献考证及《伤寒论》主要内容入手略述己见。

  经方是指一个医学体系

  首先要明了中医存在两大医学体系,这两大体系在汉代已经明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分列记载了医经和经方,是在说明中医学在汉代已经形成各具特点的两大医学体系,已明确指明经方是独具特点的医学体系,其概念和特点是:“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即是说其主要理论是用八纲的医学体系,显然与医经(以《黄帝内经》为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主要理论的体系不同。

  经方源于方证治病经验总结

  经方起源于上古用药经验总结: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于2008年11月1日至3日连续报道了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至1995年在河北省蔚县、阳原县等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这些考古资料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为了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即用八纲(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概念,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其基础理论即用八纲。同时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在表的证,用发汗的相对药物,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治表证经验;并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 

  最初人们总结的治病经验是单味药治愈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那时虽没有文字,但其经验代代相传,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公元前24年~公元206年)的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药证对应而治愈疾病,即积累了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方证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六经

  方证治病经验代代相传,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这样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

  历经几代几十代单复方证经验的积累,促使对理论的认识和发展。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主要理论是用八纲,病位只有表和里(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而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须要说明的是,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未在民间流传,至西晋王叔和整理部分内容,改名为《伤寒论》又称《伤寒杂病论》。

  以上说明《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是指医学体系,是在汉代已较成熟的医学体系,这个医学体系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初用单味药治病,理论用八纲,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药证相对,亦即单方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后来历经秦汉渐渐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又历经汉晋集成《伤寒杂病论》。经方的发展史说明,经方不仅指《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方药,更重要的是指其医学理论体系。

  认清了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明晰了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形成史,这样就能确切地把握经方的概念和定义,用简单一句话可概括即:经方,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

  这里要强调,所谓方证理论,是指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说《伤寒论》的主要组成是诸多方证,其理论是八纲、六经。理论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注意此定义和概念是对《汉书·艺文志》对经方定义的注释,明示经方的主要理论是八纲,而更强调了用六经。这里的概念要明确,凡提经方,不仅只指《伤寒论》等书中的方剂,而且包涵方证的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所谓经方者、经方家,不只是治病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药、方剂,更重要的是用其方证理论。即严格来说,只用其方剂,不用其理论称谓经方者、经方家欠妥;反之经方者、经方家用方证理论治病,所用方药、方剂不仅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书所记载的原方药、方剂,据证用其方剂加减、或用时方或自拟方,方证对应治愈疾病亦属经方者、经方家,胡希恕先生常用桑杏汤治疗太阳阳明咳嗽者即是其例。这里很明确,凡提经方,不只指处方用药,而是指医学体系。

  明此,则再不会像前述青年人再问“给我开的是经方?还是普通中药方”了吧?

上一篇:服中药汤剂有讲究

下一篇:中医治病辨证用药量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