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

  老师常言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而出的。何时该用何药,该取何方;面对一个病人,该从何入手,首方如何,之后该如何接方都是讲究策略的。

  见老师治过一早泄案例,案中病人于初诊时即表现为一派虚象,脾气虚、肾阳虚。然而湿象亦很明显,纳差,舌苔白黏腻。考虑到虚不受补,老师于首方中仅取苍术9克以运脾,待得脏腑功能恢复,方依次加入白术9克,党参6克,人参6克,熟地9克以补虚。之后,老师有言:“先医非不知辨证,乃不明用药次序,故病难愈尔。” 

  笔者喜读叶天士之书,每被其用方之精炼,用药之轻浅折服。纵然伤寒诸家,多有批叶氏用药轻浅如儿戏者,笔者深不以为然。立方之道在于辨证而非其他,若以病之大小轻重而论,实属谬矣!当代大家程门雪有言:“药物的作用,是导引,是调整,是流通。所谓四两能拨千斤是也。”可谓一语道破用药玄机。至于大剂量药物的使用,笔者亦不敢轻言是非,然深服经方大师曹颖甫所言:“予之用大量,实由渐逐加而来,非敢以人命为儿戏也。”纵用大剂量,也应为病情需要,不可以之为常。

  读蒲辅周医案,见一例:陈某,男,4岁。1963年8月15日突然发热,恶心呕吐,4小时抽风2次。住院治疗,患儿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之象。翌日,面色转为灰暗,寒战高热,呼吸微弱,经人工降温16小时后方得平稳呼吸。诊时:患儿呼吸促迫,唇色淡红,腹满不硬,午前寒战,午后高热。右脉沉滞,左脉弦大而急,舌淡,苔薄白而腻。粉葛根6克,桂枝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2枚。药后,患儿体温渐降,四肢转温。仍有脓血及里急后重,前方去桂、芍,加健脾化湿之品,调理一周而愈。本案之症不可谓不重,然蒲老不落俗之窠臼,四两拨千斤以除之,不得不令人称赞。

  还有一案,出自杨德明之手。刘某,女,45岁。口噤不能语20余天,西医诊断为咀嚼肌痉挛症。诊见右颞颌关节僵硬,疼痛,不能咬嚼食物,张口约0.5厘米。舌淡苔薄白脉紧。葛根、白芍各60克,甘草30克,桂枝12克,麻黄4克,生姜、大枣各10克。水煎服,同时用药渣敷患处。药后诸症消失,未有复发。方中,虽葛根、白芍用至60克,甘草用至30克,实乃病情需要,非以此不能达到舒经缓急之功。

  临床需要的是“不落窠臼”而非“以此类推”,是“圆机活法”而非“墨守成规”。老师临证亦自有其独特的用药思路,“治人而非治病”,这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下面是一则老师治疗“癫痫”的病案。

  樊某,男,76岁,2012年7月4日就诊。中风后继发癫痫,发作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目睛上吊,需持续数分钟方可缓解。左上肢僵直,下肢行动不遂。言语正常,小便不禁,大便偏干,口干,不喜饮水。舌质暗红,舌苔薄腻,脉结代。处方:全瓜蒌15克,薤白12克,姜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枳实9克,竹茹9克,全蝎6克,蜈蚣2条,鸡内金15克,胆南星9克,炙甘草3克。7剂,水煎服。

  药后,诸症好转。其后就诊,老师或用温胆汤,或用五苓散,或取血府逐瘀汤,皆以随证变方。至六诊时,除行动仍有不利外,与就诊之初,情况大有好转。转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最后方中黄芪虽用至240克,亦以60克、120克、160克渐加而来。从老师的处方中,看到的是“圆机活法”,是“方随证出”,是“另辟蹊径”。“怪病多由痰生”,老师说初时治此病,可看作是治痰,但“疾病的痊愈除药物的作用外,更主要是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而此案中所有的治疗都是着眼于恢复患者脏腑的协调功能。

上一篇:切脉 中医学诊病的特色

下一篇:五脏六腑互为表里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