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学中“火”与疾病

  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火的直观观察,中华民族以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将火从物质文化向观念文化扩展,将火演化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就“火”的中医涵义来讲,其主要涵义有以下四种:生理之火、病理之火、六气之火、药物气味之火。生理之火又称“正火”,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关。病理之火又称“邪火”,包括病因层次的火与病机层次的火。本文从“正火虚衰”与“邪火亢盛”两个角度论述中医学中“火”与疾病的相关理论。

  正火虚衰

  “生理之火”主要包括人体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火禀受于父母,是生命的原动力,其对人体生命发展的作用是以推动气化来实现。火之所以能够推动气化,在于火是人体之气的内在动力。火还是脏腑功能特性的概括,因而火又有心火、肝火、肾火、胆火、三焦火等分别。动力之火是脏腑之火的根源,脏腑之火支撑动力之火。正火虚衰,是指生理之火虚损,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

  1.正火虚衰的原因

  先天因素  母体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早期,因感受外邪,或患内伤杂病,或饮食不调,或情志不舒,或遇精神刺激,致母体脏腑功能失常或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提供充足的气血以滋养胎儿,而使胎儿先天之火不足;不但胎儿不能正常发育,胎儿出生后亦表现为发育迟缓,形体瘦小,骨骼软弱,面色无华,惊悸不宁,善惊易恐,气怯声低,健忘等。

  后天因素  寒邪为阴邪,其性寒凉、凝滞、收引,可使生理之火凝滞或缓滞,导致其推动和温煦之力下降,脏腑机能减退。湿邪、水饮、痰浊等为阴邪,也可阻滞火之推动作用。火气一体,久病伤气则火衰;或久病伤阴,精、血、津液不足无以化气,也能导致正火虚衰。此外,随着年老体衰而正火逐渐衰微,而火灭则神灭。饮食不节,恣食生冷,导致阴寒内盛而火衰;房劳过度,耗伤阴精,精伤而火源不足而火衰。

  2. 正火虚衰的表现

  脏腑功能失常  人体体温的恒定,以及各脏腑均需火的温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功能活动。因此,火衰可导致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失常。如火衰而心神失其温养,则见神倦形瘦,表情淡漠,心悸易惊;火衰而血脉失其温通,则手足不温或手足逆冷,畏寒喜暖,面色苍白;火衰而肺失其温养,宣发肃降功能减弱,从而出现呼吸气短,形寒怯冷,语声低微,虚寒肺痿等;火衰而脾胃失其温煦,则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喜热饮,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则纳食减少,泛吐清涎,大便清稀;火肾失其温养则腰部冷痛拘急。

  气、血、津液运行失常  气、血、津液在体内的正常运行,全赖火的推动、宣散作用。若火衰推动、宣散无力,则会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导致其运行迟缓,甚或出现停留阻滞的病理变化。若气行不畅,运行窒碍,则在其病变部位出现胀闷、疼痛、胀多于痛、时轻时重等特征。若气的运行方向受到影响,则导致气的升降失常。或导致肺、胃、肝气逆,而咳嗽、喘促、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反胃等;或导致中气下陷,而食少、腹胀肛坠、泄泻等气陷症状。若影响血液运行,可致血行不畅,瘀积凝滞,进而闭塞血脉,或血溢脉外。因血液瘀积的部位不同,火衰所致的血脉瘀阻病理表现也各不相同,若心脉瘀阻,症见心悸、怔忡、手足逆冷、心区疼痛或胸痛彻背,唇甲发绀,舌紫暗等。火衰而津液运行受阻,可导致津液的敷布障碍,表现为脏腑、五体、官窍等津液不足,或导致津液停蓄,发生水、湿、痰、饮等病理变化。

  此外,火衰可影响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及相互转化,以及汗、尿、糟粕的排泄等,引起多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邪火亢盛

  凡病因中的六淫之火,在病因作用下呈现的机能亢进的状态,皆为邪火。邪火是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的贼邪,既可由外而来,也可由内而生,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邪火的来源有六淫侵袭、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逸过度、体质因素、医药所误等。

  1. 邪火内生机制

  邪火内生机制为阴虚火旺、阳虚生火、气虚生火、郁而化火、阳盛化火。

  阴虚火旺  阴液亏损,往往导致其对阳气的制约功能减弱,阳气相对偏盛而变生火热,常见肾、肝、肺、胃的阴液不足而化火。另外,血虚不复,亦可形成虚火上炎的病理变化。因血属阴类,血虚则阴气不足,阳气偏盛(血虚则阳无以配而独盛)而化热生火。血虚火炎与阴虚火旺有所不同,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血虚不复必致阴虚,故血虚火炎为阴虚火旺的前期病变,阴虚火旺为血虚火炎的发展结果。

  阳虚生火  阳虚之火是“假火”,是“真寒假热”,又称“戴阳”、“无根之火”、“格阳”。乃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虚衰之阳气失其依附,被逼迫浮越而变生火热之象。阳虚而致的火热,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下焦阴寒太盛,虚惫之阳气被格拒于外,而表现为内寒外热之象。二是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头面咽喉而表现为下寒上热之象。总之,元阳虚衰为火浮的根本。

  气虚生火  气虚生火,是指元气或脏腑之气虚衰而导致的内火亢盛。气虚生火的关键,在于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和七情过度所致的脾胃气虚。脾胃气虚生火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阻塞中焦,阳气不能升发敷布致阳分,则下陷阴分,化而为火;其二,脾胃气虚则阴血生化不足,阴血虚而导致火旺;其三,气虚外邪侵袭,邪正相搏而发热。

  郁而化火  郁而化火包括气郁化火、湿郁化火、血郁(瘀)化火、痰郁化火、食郁化火五种情况。其中气郁是郁而化火的基本病机。气郁化火,即王履所说的“气郁成热”。气在人体运行不止而贵在流布通畅,若气的运行窒碍,则可化而为火。痰、食、湿、血等郁滞化火,均与气机郁滞有关。

  阳盛化火  阳邪侵袭人体,或过食辛辣食物、过服辛温药物,或暴怒所触等均可导致体内阳气亢盛而产生内火,故说“气有余则便是火”。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肝体阴而用阳,肝气易有余,因而脏腑阳盛化火多见于心、肝二脏。

  2. 邪火致病特点

  邪火的致病特点为动血、伤津、耗气、扰神、生风、动痰、成毒。 

  动血  火热熏灼是血溢脉外的主要病因之一。火热内盛,或迫血妄行,或灼伤血络,以致血不循经和逼血外溢,会发生各种血证。

  伤津(阴)  火热之邪,直接燔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外泄,可导致津液损伤,进而引起阴精不足、津液枯涸。

  耗气  火热伤气的病机变化,多因温邪外受,渐次入里,火势渐炽;或其它邪气化热入里,热盛成火,火热迫津外泄,则津液虚少无以化气,气随液耗,导致火盛气伤的病机演变。

  扰神  血热炽盛,燔灼心经,扰乱心神,而见心神恍惚、躁扰不宁等邪火扰神之兆。

  生风  风火同出于阳气之变动。临床所见内风病证,常因火起。究其原理,与肝密切相关。肝藏血而主筋,血热炽盛,淫热于肝,燔灼筋脉,遂致筋脉拘引挛急,发为肝风内动的病变火能生风,有虚有实。其实者,为火极生风或称热盛动风,通常皆由高热引起,发病颇急。其虚者,主要因于阴液亏虚。一来阴虚火旺,燔灼筋脉,二来筋脉失于濡养,故而引动内风。

  动痰  “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火热炽盛,引动停滞之痰,形成痰火内扰之势,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此外,火邪还可煎熬津液、灼津成痰。因而痰火互结,无处不致,为害多端。

  成毒  火热炽盛之极,往往聚而成毒。火(温)毒之成,或因感受温热之邪,蕴酿成毒,或冬令过暖,人感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亦有恣食肥甘厚味,而致蕴热于中,化火成毒者。

上一篇:营卫运行是睡眠机枢

下一篇:中医魅力引我走上学医路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