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用“反治法”疗病的李中梓

李中梓是明代末期著名医学家,上海松江人。他幼年业儒,博览群书,潜心钻研岐黄之术,熟谙古籍经旨,对宋元医家研究有素,故对医学理论造诣较深,临证经验丰富,奇效过人,求者众多,终成一代名家。 1642年他的代表作《内经知要》横空出世,成为当时中医教科书的范本。在他的医案中,用反治法治病是他的一大特点,这是他活用经典的表现。

有一次,一位伤寒病人病程五天,症状为泄泻不止、心中烦乱、两目上视,请遍当地名医,用了各种止泻药都不见好转。病人家属慕名邀请李中梓诊治。李中梓审察脉象后发现,病人寸关尺三部脉沉而数;切按腹部扪到结粪。故速下方:用大黄、厚朴、枳实三味药直捣病所,且大黄加倍量使用。病人服药后连续拉了两次,但神奇的是泄泻竟止住了,心中烦乱消失。

众人不解,请李中梓谈谈治此病的奥秘所在,“为什么用止泻药不效,你用泻药却立竿见影呢?”李中梓说:“这叫反治法。二干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精辟提出‘通因通用’的具体应用。此病继续用止泻方法,积秽阻滞,腹胀更甚,还可造成严重后果。就腹胀而言,用消导药排出腹内积气食滞,腹胀自消。我用通泻之术将积滞排尽,泻自然止住。”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拍案称奇,齐称“神医”再世。

有一个夏天,李中梓遇到 ‘位病人烦躁不安,面赤身热,昏烦闷绝,不时求冷饮,手扬足掷,一派热证表现。李中梓切脉发现其脉象浮且像丝线一般细小,这说明阴证似阳的表现。他立刻拟出一剂温里药为主的回阳方剂,并嘱病人家属,将药煎好后放入冰冷的井水中,待其变冷时再服。服药一剂后,病人狂躁即去,再服一剂则神清气爽而告愈。

病人家属感到疑惑不解,问道:“病人一派热象,为何用温热药,岂不是‘火上浇油’吗?”李中梓回答道:“这一派热象症状乃是假象,是阴盛至极造成的,烦躁而赤且脉重按细如丝线,可知病属寒证,故必须当机立断,用附子、干姜等温热药来温补阳气。”此时,又有一位老者问:“李先生你为何又要将煎好的药液置于井中呢?”李中梓答道:“病人外热是假象,在此时服温热药极易发生呕吐,特别是热服或温服还更易发生,但内寒非热药难解,所以我把药液置于井水中冰凉,达到热药冷服的目的。夏季井水冰凉故是降温的好方法。”病人家属听后无不佩服李中梓的医技高超,称他是个博学精深的好郎中,万分感谢,设宴款待他并重金酬谢。

用反治法治疗危症,必须要有高超的诊断技巧和犀利的洞察力,还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辨证思维,李中梓重用反治法治疗危症而能力挽狂澜,由此可见一斑。李中梓医技超人,他的业绩和佳话被后世所传颂至今。

上一篇:服中药要怎样忌口

下一篇:药邪 即药误用而变为邪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