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堂>正文

养生堂20221119:高莹,贫血也会引起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2022年11月19日晚上17:25分播出《警惕慢性失血》关键词:高莹,贫血,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

高莹,女,肺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业务专长肺血管病,1948年9月出生,1974年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1980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心内科进修,199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实验室进修大学毕业后,在空军郑州医院心肾内科任军医。

主要介绍影响心脏的因素有哪些,肥胖也会贫血,贫血的检查,补充哪种营养才能起到最好的补血效果等相关内容。
 
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血管畸形,以及贫血。
 
血液的主要作用就是运输营养成分、氧气,因此贫血会造成心脏失养、缺氧,是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专家告诉我们,高血压、高血糖等本质都是通过动脉粥样硬化来影响心脏健康的,但是贫血造成的血色素降低,就会有血容量增加,直接需要心脏来代偿,导致心脏处在一个高负荷运转的状态,久之出现心脏变大、肥厚,就是缺铁性心脏病。
 
肥胖并不意味着不会贫血,脂肪和红细胞、血色素的营养并不直接关联,因此无论胖瘦都要关注贫血问题。
 
贫血可以直接导致心脏病,称为贫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脏变大、心功能不全等;贫血可以加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衰等;但是贫血性心脏病,只要纠正贫血就能够治愈心脏病。
 
专家提醒:正常人的血色素:男性120-160克/升,女性110-150克/升,当血色素<70克/升的时候,就是明显偏低了,要引起重视。
 
贫血性心脏病,还有一个比一般的心脏病显著特别的特点:由于能够使稳定的心脏病加重,因此贫血是心梗的加速器。
 
当血管狭窄70%以下的时候本来没有症状,但是贫血会加重机体的缺氧症状,就会有部分心肌由于过度缺氧发生坏死,因此心脏病人群要特别关注贫血的情况。
 
数据显示,36%的心脏病人都伴有贫血,也就是说每10个心脏病患者里大约有4个都会贫血。
 
临床发现,这些心脏病伴贫血的患者,远期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心脏病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等,都比单纯心脏病人群要高,也就是说,贫血严重影响了心脏病患者的预后。
 
贫血是通过验血检查:全血细胞分析发现的,主要关注红细胞计数和血色素含量这两项,心脏病人群体检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03|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头晕、无力、体位变化时眼前发黑、呼吸困难、水肿
 
正常血管和体液发生交换是平衡的,但是贫血造成血色素下降的时候,就表现为血压下降,会促使体液更多地进入血管,也就是血容量增加。
 
血容量越大,所需心脏驱动力量越大,更多地做功使心脏肥厚;心脏回流血液增多,心脏逐渐变大。
 
贫血的表现:头晕、无力、体位变化时眼前发黑等。
 
心脏病的表现,主要两点: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水肿,水肿范围会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逐渐扩大。
 
专家提醒:心脏病还在单纯心脏扩大阶段还不至于出现症状,这时候治疗效果最好;出现症状的时候已经有了心功能不全,一定要重视。
 
气短是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难的表现,而气喘更多指向呼吸系统疾病。
 
贫血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上,专家提醒我们,这些高危因素要关注。
 
女性:女性月经是重要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节食、偏食是现代常见的营养不良的原因,铁、维生素B12、叶酸摄入不足,绿叶蔬菜吃得少,可能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血红细胞蛋白是由铁和蛋白质构成的,因此蛋白质也很重要。
 
药物因素。
 
慢性炎症,尤其是泌尿系统、妇科的炎症。
 
心脏支架人群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避免支架长血栓,但药物同时会让血小板功能下降,同时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胃黏膜刺激作用,长期服用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专家提醒:无症状的慢性出血特别容易被忽视,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关注牙龈出血、皮肤淤青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尤其要特别关注大便出血的情况。
 
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通过饮食补充不到位的,推荐补充铁剂,临床常用硫酸亚铁,但需要注意及时复查,血色素恢复之后应停止铁剂补充。
 
铁锅中能析出的铁元素少,并且进入人体之后也需要转化才能吸收,吸收率只在3%,因此通过铁锅炒菜补铁非常有限。
 
一般主要推荐肉类补铁,如猪肝补铁最好,猪血、瘦肉,红枣、红豆、蛋黄等都推荐。
 
光补铁还不够,叶酸、维生素、蛋白质也要跟上,因此要多吃蔬菜、水果。
 
促进铁吸收的食物:苹果、橙子、橘子、樱桃等。韭菜、油菜可以增加叶酸,但是其中也含有鞣酸,最好焯水后使用。
 


养生堂20221119:高莹,贫血也会引起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

上一篇:养生堂20221118:高莹,特别怕冷小心是大病,甲状腺结节,脑血管病

下一篇:养生堂20221120:张建军,控好血压护心脏,心梗如何防治,窦房结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