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郭某,女,61岁,2017年8月初诊。诉“口干口苦半年”,伴夜眠多梦,心烦,双目干涩,双脚发凉,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且胁痛已多年。辨为肝胆气机不畅,郁而化热,兼夹脾寒。
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金铃子散加味,药用柴胡24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瓜蒌根15克,生牡蛎20克(先煎),炙甘草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2克,郁金12克,炒白术15克。7剂。
水煎取汁400毫升,早晚分服。
二诊诉诸症皆减,近2日出现右后侧下牙痛,舌脉同前,于上方加生石膏20克,细辛4克。续服7剂。后随症加减,服药4周后诸症消除。
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金铃子散加味,药用柴胡24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瓜蒌根15克,生牡蛎20克(先煎),炙甘草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2克,郁金12克,炒白术15克。7剂。
水煎取汁400毫升,早晚分服。
二诊诉诸症皆减,近2日出现右后侧下牙痛,舌脉同前,于上方加生石膏20克,细辛4克。续服7剂。后随症加减,服药4周后诸症消除。
按:此两例患者,从其症状舌脉入手,不难辨出病涉少阳而化热,但均无水饮内结之症,余通过“下肢发凉”症状,结合“脾主四肢”这一基本理论,从而辨出“脾寒”这一病机。再结合刘渡舟教授“清少阳之热,兼温太阴之寒,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论述,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而获效。观2案用药均清多于温,案一加黑附片、肉桂后病情反加重,但患者双下肢发凉的症状均得以解除,我认为是清泻少阳郁热后,使其疏泄功能正常,从而使脾运得健,四肢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