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秘方>中药验方>正文

张元素《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出自张元素《医学启源》。原方主治湿热相博,外受风邪、遍身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微黄腻,脉弦数证候。此方具有清热利湿,疏风止痛之功,凡风湿热内蕴,或风湿化热所致之证,均可灵活应用。

  尿路感染

  王某,女,35岁,2009年5月6日初诊。

  患者自述小便淋漓涩痛2年余,每因气候变化或进食油腻、辛辣刺激食品诱发加重,均需抗感染治疗一周左右。自觉症状时轻时重,时好时坏,终未根治。

  刻诊:小便频急不畅,淋漓涩痛,尿黄混浊或见血尿,小腹拘急,腰部酸痛,心烦口苦,时有恶心呕吐,口唇时有黄水疮,舌红、苔微黄腻,脉滑数。尿常规:白细胞(2+),红细胞少许,西医诊断“尿路感染”。

  辨证:湿热久蕴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热利湿,分消止痛。

  处方:当归10克,羌活10克,苦参10克,葛根15克,苍白术各10克,防风6克,知母1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升麻6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茵陈30克,黄芩 30克。      

  二诊:服上方10剂,小便涩痛显著改善。药已中的,上方加白花蛇舌草15克,琥珀粉6克(冲服)。

  服7剂,自觉症状改善。续服7剂,诸症若失,后随访未发。

  按: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其病机是湿热互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故出现小便频急,滴沥刺痛等主要表现。湿热蕴阻中焦,出现恶心、呕吐、心烦口苦;阻滞上焦,出现头面黄水疮,舌红、苔黄腻等。治以清利湿热,分消止痛,利尿排毒,方用当归拈痛汤。

  方中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苦寒泄之,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法;猪苓、泽泻甘淡咸寒,导其湿热下行从小便而走,羌、防散风除湿,分消风湿热互结,升葛味薄而上行,苦以发散头面风湿热,苍白术健脾燥湿;湿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而血不流灼伤膀胱络脉,故见尿涩痛;当归辛温活血,畅络以散之,党参、甘草以养正气,扶正解毒,又能使苦寒不伤脾胃。

  二诊时守方加白花蛇舌草、琥珀解毒凉血,清利湿热。全方共凑清利湿热,分消走泄,排毒利尿,使毒无所居。

  过敏性紫癜

  云某,女,15岁,2009年10月19日初诊。

  患者感冒高烧寒战一周,寒热往来,日哺为甚。经中西药治疗,高热、寒战已愈。近日双膝以下、臀部渐渐出现紫癜。伴关节肿痛,腹痛、呕恶,在市某医院诊为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经脱敏、抗感染、激素、维生素对症冶疗,有所好转,但不稳定;也曾用犀角地黄汤合过敏煎冶疗半月,紫癜时轻时剧。患者家长要求服中药治疗。

  刻诊:双膝、臂部可见紫斑,色泽鲜红,伴有痒感,关节肿痛,腹痛呕恶。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舌红,苔微黄,脉缓。血尿常规正常。

  辨证:湿热内蕴,迫血妄行。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解毒。

  处方:当归6克,苦参3克,羌活6克,防风6克,升麻6克,葛根6克,苍白术各9克,人参3克(冲服),甘草5克,黄芩9克,知母9克,茵陈10克,泽泻6克,猪苓9克。

  9剂后,紫癜渐消,头目清利,神情转爽,查血尿常规正常。二诊守方加水牛角15克,焦地榆10克,连服2周,紫癜已愈,至今未复发。

  按: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病机多为热毒血瘀,气不摄血,阴虚火旺,血热外溢。而本例表现湿热内蕴,迫血妄行。故见紫癜泛发,湿热上蒸,故见头重身困,阻滞中焦,可见腹痛呕恶。湿热流注经络关节,可见关节肿痛,湿热交争,故见身热不扬。

  方中羌活、防风通利关节,散风化湿,脱敏消风;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苦寒清热除湿;升麻、葛根发散风热,解毒透疹;配合当归养血祛风,使血行归经。猪苓、泽泻利尿清热,使其湿热从小便而走;苍白术、人参健脾燥湿,扶正统血,脾旺气能摄血。二诊加用水牛角、生地榆,凉血解毒,使其风湿热毒,分消走泄,开门引邪外出。

  慢性盆腔炎

  薛某,女,40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小腹常灼热疼痛,伴带下黄黏稠臭秽,阴道灼热痒3年余。在市某医院妇科B超示:“盆腔少量积液”。诊断为“盆腔炎”。虽抗感染治疗,终未治愈。

  刻诊:黄带臭秽,小腹热痛,心中烦热,口苦咽干,关节时有疼痛不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脉滑数。腹部B超“盆腔少量积液”。

  辨证:湿热下注胞宫,蕴郁胞络。

  治法:清热燥湿,利浊止带,活血定痛。

  处方:当归10克,苦参6克,黄芩10克,知母15克,茵陈3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苍白术各15克,升麻10克,葛根30克,人参6克(冲服),羌活10克,防风10克,忍冬藤30克。共服药45剂。腹痛带下均消失,腹部B超正常。

  按: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炎症累及范围和临床表现有轻重不同,但防治原则是一致的。一但发病应彻底治疗,避免转成慢性炎症。本病例乃风湿热瘀,四邪久稽下焦,蕴郁胞络,以致带下如脓黄臭黏,少腹拘急,腰臀酸痛,甚则状若临盆,苦楚不堪,采用当归拈痛汤加忍冬藤清热燥湿,活血解毒,止带止痛,升清降浊。治疗一月半,基本症状消失。

  所以,临证治疗应洞悉病情,灵活变通,以变法应变证,出奇制胜。本案印证了张子和治疗赤白带下“皆可以治湿之法治之”、“下小溲,分水道,则自愈也”的观点。张子和的带下论经受了数百年的临床验证,至今仍指导着临床。

  湿疹

  刘某,女,30岁,2011年11月10日初诊。

  患者面部起丘疹,渗出瘙痒一年。经某综合医院诊断为湿疹,口服赛哽定、维生素C、扑尔敏、依匹斯汀,配合消风散治疗,时有好转,但每因情绪不佳、休息不好、劳累、饮食不适而加重,遂邀中医诊治。

  刻诊:面部散在丘疹、脓疮、部分出现糜烂,渗出,瘙痒水肿,身热不扬,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湿疮”,西医诊断为“湿疹”。

  辨证:风湿热邪,浸淫肌肤。

  治法:清热利湿,消瘀止痒。

  处方:茵陈30克,苦参6克,黄芩3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猪苓30克,知母10克,泽泻10克,苍白术各10克,甘草10克,当归30克,马齿苋30克,薏仁30克。1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外用方:龙胆草10克,苦参10克,白鲜皮15克,马齿苋30克。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约10~15分钟。

  半月后渗出减少,糜烂有所收敛,瘙痒续减,守方续服,外用同前。服用20天后,二便通调,渗出止,糜烂收敛,瘙痒渐止,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嘱其忌辛辣刺激。

  按:急性湿疹起病急,发展快,皮疹广泛而对称,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因各种刺激可继发糜烂、渗液。经久不愈,而成慢性湿疹,皮损主要为红色浸润性斑片,皮损肥厚、粗糙,甚者有色素沉着或色素退变。

  本例湿疹患者,久服中西药,终未治愈。脉症分析,辨证为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采用当归拈痛汤去人参,加马齿苋、薏仁守方服用。

  方中当归活血养血,黄芩、茵陈、苦参、知母、马齿苋清肺胃大肠湿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润燥;防风、羌活、葛根祛风解毒,透疹止痒;泽泻、猪苓利尿渗湿、泄热;苍白术、薏仁燥湿健脾,使脾健肌肉四肢健壮,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风止痒,血活络通,皮肤健康。

上一篇:建中汤所治虚劳诸证

下一篇: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医学解读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